一种副车架碰撞折弯吸能纵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0222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副车架碰撞折弯吸能纵梁,包括纵梁本体,纵梁本体的后端连接副车架本体,纵梁本体的前端连接副车架的前端横梁总成,所述纵梁本体为方管,方管靠近副车架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折弯面,折弯面由两个间距布置的溃缩孔、以及远离两个溃缩孔的一个凹槽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两个溃缩孔和一个凹槽构成折弯面,发生碰撞时,纵梁本体将力传递到副车架的前端横梁总成,此时受力开始折弯吸能,折弯方向为前端向上、后端向下,减少了对车内人员的伤害。员的伤害。员的伤害。

A subframe collision bending energy absorbing longitudinal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副车架碰撞折弯吸能纵梁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铝合金结构件
,具体涉及一种副车架碰撞折弯吸能纵梁。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来,汽车轻量化需求越来越高,而铝合金由于其比强度高,在汽车各系统结构件中得到大量应用,特别在底盘副车架领域,铝合金应用越来越多。另外,汽车安全等级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车型在碰撞过程中都是防撞梁及车身吸能,减少对前舱人员的伤害,而新的车企及车型要求副车架在碰撞过程中也要起到碰撞吸能作用。
[0003]发生碰撞时,如何让副车架纵梁在碰撞时能够折弯吸能,如何减少对后端驾驶舱人员伤害,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副车架碰撞折弯吸能纵梁,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副车架碰撞折弯吸能纵梁,包括纵梁本体,纵梁本体的后端连接副车架本体,纵梁本体的前端连接副车架的前端横梁总成,所述纵梁本体为方管,方管靠近副车架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折弯面,折弯面由两个间距布置的溃缩孔、以及远离两个溃缩孔的一个凹槽构成。
[0006]本技术采用两个溃缩孔和一个凹槽构成折弯面,发生碰撞时,纵梁本体将力传递到副车架的前端横梁总成,此时受力开始折弯吸能,折弯方向为前端向上、后端向下,减少了对车内人员的伤害。
[0007]优选,所述方管绕轴线方向的四个首尾相接的面分别为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两个溃缩孔为对称布置的直角结构,两个直角结构的一边在同一个第一侧面上。两个所述直角结构的另一边分别位于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
[0008]本技术采用两个对称布置的直角结构溃缩孔,在碰撞过程中更容易在直角结构的角点处主动溃缩,增强了溃缩孔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1]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2]图4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13]图中:1.纵梁本体;2.副车架本体;3.前端横梁总成;101.第一溃缩孔;102.第二溃缩孔;10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5]实施例一、一种副车架碰撞折弯吸能纵梁,参考图1、图3,包括纵梁本体1,纵梁本体1的后端连接副车架本体2,纵梁本体1的前端连接副车架的前端横梁总成3,所述纵梁本体1为方管,方管靠近副车架本体2的一侧设置有折弯面,折弯面由两个间距布置的溃缩孔、以及远离两个溃缩孔的一个凹槽103构成。本技术采用两个溃缩孔和一个凹槽构成折弯面,发生碰撞时,纵梁本体将力传递到副车架的前端横梁总成,此时受力开始折弯吸能,折弯方向为前端向上、后端向下,减少了对车内人员的伤害。
[0016]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参考图1、图2,所述方管绕轴线方向的四个首尾相接的面分别为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两个溃缩孔为对称布置的直角结构,两个直角结构的一边在同一个第一侧面上。两个所述直角结构的另一边分别位于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本技术采用两个对称布置的直角结构溃缩孔,在碰撞过程中更容易在直角结构的角点处主动溃缩,增强了溃缩孔的效果。
[0017]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参考图3、图4,所述凹槽103为圆弧面,圆弧面为劣弧面,凹槽103贯穿所在的第三侧面,劣弧面的开口远离纵梁本体1。所述凹槽103两端设置有倒角,两个倒角分别位于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的交界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的交界处。本技术采用贯穿第三侧面的凹槽,当汽车受到撞击时,贯穿的凹槽能够引导纵梁本体进行压缩变形,从而降低纵梁本体在撞击初始阶段受到的撞击力,减小撞击力对纵梁本体的损害,从而对车内的人员起到了保护作用。
[0018]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两个所述溃缩孔分别对应第一溃缩孔101、第二溃缩孔102,直角结构的任意一边均为半椭圆形,半椭圆形的圆弧底均靠近其所在面的纵梁本体1中心线一侧。本技术的溃缩孔为两个半椭圆形孔组成的直角结构,便于纵梁本体在折弯时形变。
[0019]实施例五、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参考图2,所述的第一侧面的轴向中部设置有间距布置的第三溃缩孔和第四溃缩孔,第三溃缩孔、第四溃缩孔分别位于第一溃缩孔101和第二溃缩孔102中心连线的两侧,其中第三溃缩孔靠近副车架本体2的一侧,第三溃缩孔靠近第一溃缩孔101和第二溃缩孔102的中心连线;第三溃缩孔、第四溃缩孔均为通孔。
[0020]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参考图4,所述的第三侧面的轴向中部设置有间距布置的第五溃缩孔和第六溃缩孔,第五溃缩孔、第六溃缩孔分别位于凹槽103的两侧,其中第五溃缩孔靠近副车架本体2的一侧,第五溃缩孔靠近凹槽103;第五溃缩孔、第六溃缩孔均为通孔。
[0021]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车架碰撞折弯吸能纵梁,包括纵梁本体(1),纵梁本体(1)的后端连接副车架本体(2),纵梁本体(1)的前端连接副车架的前端横梁总成(3),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本体(1)为方管,方管靠近副车架本体(2)的一侧设置有折弯面,折弯面由两个间距布置的溃缩孔、以及远离两个溃缩孔的一个凹槽(103)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车架碰撞折弯吸能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绕轴线方向的四个首尾相接的面分别为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两个溃缩孔为对称布置的直角结构,两个直角结构的一边在同一个第一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副车架碰撞折弯吸能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世兵姚李军万光强周卫林于亚静杨振王立忠刘宇张兴状李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泽升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