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式脏器牵拉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0215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附式脏器牵拉装置及其应用方法,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主吸盘组、副吸盘组、浮动机构、牵引机构、气泵。每个吸盘由铰接相连的主吸盘组和副吸盘组组成,能够实现对吸合面平整度的适应,提高吸附质量,防止脱落、漏气,主吸盘组和副吸盘组通过管道系统与气泵相连接,气泵设置在体外,能够实现持续性吸附以及对吸附力度的控制,主吸盘组和副吸盘组铰接,能够在吸附时根据吸附面平整度进行适应性调节,以便进一步提高吸附质量,防止漏气、脱落的风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吸附质量差、容易脱落的问题。容易脱落的问题。容易脱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附式脏器牵拉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指一种吸附式脏器牵拉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微创外科手术是未来趋势和最终目标,通过在体腔建立的单孔道或多孔道实现,从而有效减少术后疼痛以及加快术后恢复。在进行脏器手术时,需要将相关脏器牵开从而暴露出手术部位。
[0003]现有技术中的牵开方法为通过手术助手使用器械将脏器拨开的方式使手术位置暴露,但此方法会长时间占用助手一只手来维持脏器的牵开,使助手不能完成其它操作,对手术过程造成极大不便;另外现有技术有通过在胸壁、腹壁上设置牵引线来牵拉脏器,此种方式对人体有所损伤。
[0004]现有技术中还有通过吸盘吸附的形式进行牵引牵开,但由于吸盘规格尺寸固定,无法折叠或收缩,微创手术通道创口较小,大尺寸的吸盘不能适用于微创手术,小尺寸的吸盘在使用时又会因尺寸较小造成吸附不稳、吸附力不够的现象。另外由于脏器为不规则平面,现有吸盘的吸附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气、吸盘贴合不紧密、脱落等现象,或因吸附过紧造成吸合面毛细血管破裂对人体造成损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吸附式脏器牵拉装置及其应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吸附质量差、容易脱落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吸附式脏器牵拉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吸盘,吸盘之间通过牵引机构相连接,吸盘通过管道系统与气泵相连接;吸盘包括铰接相连的主吸盘组和副吸盘组,主吸盘组及副吸盘组上连接有浮动机构,牵引机构与浮动机构相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主吸盘组和副吸盘组均包括至少两组吸附组件,吸附组件通过管道系统与气泵相连接,吸附组件侧壁均设有第一球铰,两组吸附组件之间相对的第一球铰通过衔接件相连接,主吸盘组与副吸盘组之间通过衔接件和衔接架相连接,浮动机构设置在衔接架上。
[0008]优选的,所述吸附组件包括折叠骨架,第一球铰设置在折叠骨架外侧壁,折叠骨架开口端设有环形气囊,折叠骨架内侧壁之间设有柱形气囊,折叠骨架外侧壁设有充气气嘴和负压气嘴,环形气囊、柱形气囊均与充气气嘴相连通,折叠骨架外套设有密封蒙皮,环形气囊、折叠骨架、密封蒙皮形成一面开口的半开放空间,负压气嘴与半开放空间相连通;所述密封蒙皮在充气气嘴、负压气嘴、第一球铰处均设有结构开口,结构开口处的密封蒙皮与折叠骨架粘接密封。
[0009]优选的,所述折叠骨架包括两个侧立板、四个端立板和两个顶板,两个侧立板和四个端立板依次首尾铰接形成六边形环且两个侧立板设置在对立面上,两个侧立板同一侧的
侧边分别和两个顶板铰接,两个顶板之间铰接且铰接处设有与两顶板配合的开合弹簧,充气气嘴、负压气嘴、第一球铰均设置在侧立板上,柱形气囊设置在两侧立板之间,环形气囊固定设置在六边形环一侧且与六边形环相匹配。
[0010]优选的,所述浮动机构包括浮动杆,浮动杆两端均设有第二球铰,浮动杆一端通过第二球铰与衔接架相连接,浮动杆另一端通过第二球铰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上滑动设有担杆,担杆上铰接设有拉板,拉板与浮台铰接,浮台与牵引机构可拆卸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浮动杆包括伸缩杆体,伸缩杆体两端连接有帽台,两帽台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担杆两端设有限位台,所述衔接架上设有两个方向相反角度相同的折弯,衔接架与其所连接的同一吸附组件上的另一衔接件之间设有复位簧丝。
[0012]优选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软线绳,软线绳两端连接有金属绳,金属绳两端均设有磁铁,浮台上设有与磁铁相配合的磁吸滑槽,软线绳上设有收绳器;所述收绳器包括壳体,壳体内滑动设有的夹块,夹块上设有若干凸起,凸起与壳体上的若干凹槽相配合,软线绳设置在凸起和凹槽之间。
[0013]优选的,所述管道系统包括负压主管道、正压主管道和主控板,气泵包括负压泵和增压泵,负压主管道一端通过毛细负压管与主吸盘组和副吸盘组相连通,负压主管道另一端与负压泵相连通;正压主管道一端通过毛细正压管与主吸盘组和副吸盘组相连通,正压主管道另一端与增压泵相连通,正压主管道入口端与负压泵之间设置有连通管道,连通管道上设有通断控制阀,增压泵出口处设有单向阀,单向阀与正压主管道入口端相连接,吸附组件内设有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通断控制阀、增压泵、负压泵均与主控板电性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负压主管道共设置两根,两根负压主管道一端分别通过毛细负压管与不同的吸附组件相连通,两根负压主管道另一端分别与不同的负压泵或不同的负压输出口相连接。
[0015]一种吸附式脏器牵拉装置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将两个吸盘恢复初始折叠状态,并将管道系统连接完毕,将两组吸盘及牵引机构送入胸腔;S2:开启增压泵,通过正压主管道给吸附组件的环形气囊和柱形气囊充气使两者膨胀,从而带动吸附组件展开进入正常状态;S3:开启负压泵,将两个吸盘分别吸附在脏器和腹壁上,调节牵引装置从而控制脏器牵拉程度;S4:通过主控板交替控制两个负压泵所连接的吸附组件内的气压,实现不同吸附组件吸附的松紧交替;S5:牵拉完成,主控板控制负压泵气压恢复正常,将两个吸盘分别从腹壁及脏器上取下,吸盘的吸附组件在开合弹簧的作用下折叠复位,最后将两个吸盘从胸腔内取出。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每个吸盘由铰接相连的主吸盘组和副吸盘组组成,能够实现对吸合面平整度的适应,提高吸附质量,主吸盘组和副吸盘组通过管道系统与气泵相连接,气泵设置在体外,能够实现持续性吸附以及对吸附力度的控制;2:通过设置两组负压主管道以及两组负压泵,两组负压主管道分别与不同的吸附组件相连接,将整个吸盘的吸附组件分为两组,通过控制两组负压泵产生不同强度的负压,
实现两组吸附组件交替吸附,从而使被吸附的脏器或腹壁轮换休息,避免因长时间吸附造成毛细血管破裂等对人体损伤的影响;3:吸附组件之间铰接,能够使整个吸盘的不同吸附组件对所吸附面在吸附时进行适应性调节,以便提高吸附质量,防止漏气、脱落的风险;4:吸附组件包含有折叠骨架,折叠骨架上设置用于使用前撑开骨架的柱形气囊以及使用后用以自动折叠骨架的开合弹簧,能够实现对吸附组件使用前折叠以减小初始尺寸,降低对手术开口程度的要求;使用时展开加大吸附面积以增加吸附可靠度和吸附质量;5:折叠骨架上设有环形气囊和密封蒙皮,以提高吸附组件在吸附时的密封性,防止漏气,设置环形气囊作为吸盘与人体的接触缓冲以及作为吸附组件的柔性骨架,能够提高吸附结合面的贴合程度,提高吸附的密封性和吸附质量,增大吸盘与人体接触面积,避免漏气;6:浮动机构能够均衡牵拉时对单个吸附组件的拉力,避免局部拉力过大使吸盘脱落,并且能够折叠,方便手术前后对吸盘的送入和取出;7:牵引机构通过软线绳与夹块和壳体相配合,能够实现在手术过程中通过夹紧夹块和壳体增加软线绳在夹块和壳体内的长度,从而调节软线绳的长度,软线绳两端连接有金属绳,金属绳能够实现弯折程度调整,从而在牵拉操作时进行适应性调整;8:本装置适用于微创手术的脏器牵拉,体积小且可折叠,能够通过微创通道,通过吸盘吸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附式脏器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吸盘,吸盘之间通过牵引机构(4)相连接,吸盘通过管道系统与气泵相连接;吸盘包括铰接相连的主吸盘组(1)和副吸盘组(2),主吸盘组(1)及副吸盘组(2)上连接有浮动机构(3),牵引机构(4)与浮动机构(3)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式脏器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吸盘组(1)和副吸盘组(2)均包括至少两组吸附组件,吸附组件通过管道系统与气泵相连接,吸附组件侧壁均设有第一球铰(5),两组吸附组件之间相对的第一球铰(5)通过衔接件(6)相连接,主吸盘组(1)与副吸盘组(2)之间通过衔接件(6)和衔接架(7)相连接,浮动机构(3)设置在衔接架(7)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式脏器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包括折叠骨架(8),第一球铰(5)设置在折叠骨架(8)外侧壁,折叠骨架(8)开口端设有环形气囊(9),折叠骨架(8)内侧壁之间设有柱形气囊(10),折叠骨架(8)外侧壁设有充气气嘴(11)和负压气嘴(12),环形气囊(9)、柱形气囊(10)均与充气气嘴(11)相连通,折叠骨架(8)外套设有密封蒙皮(13),环形气囊(9)、折叠骨架(8)、密封蒙皮(13)形成一面开口的半开放空间,负压气嘴(12)与半开放空间相连通;所述密封蒙皮(13)在充气气嘴(11)、负压气嘴(12)、第一球铰(5)处均设有结构开口(14),结构开口(14)处的密封蒙皮(13)与折叠骨架(8)粘接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附式脏器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骨架(8)包括两个侧立板(15)、四个端立板(16)和两个顶板(17),两个侧立板(15)和四个端立板(16)依次首尾铰接形成六边形环且两个侧立板(15)设置在对立面上,两个侧立板(15)同一侧的侧边分别和两个顶板(17)铰接,两个顶板(17)之间铰接且铰接处设有与两顶板(17)配合的开合弹簧(18),充气气嘴(11)、负压气嘴(12)、第一球铰(5)均设置在侧立板(15)上,柱形气囊(10)设置在两侧立板(15)之间,环形气囊(9)固定设置在六边形环一侧且与六边形环相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附式脏器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机构(3)包括浮动杆(19),浮动杆(19)两端均设有第二球铰(20),浮动杆(19)一端通过第二球铰(20)与衔接架(7)相连接,浮动杆(19)另一端通过第二球铰(20)连接有连接件(21),连接件(21)上滑动设有担杆(22),担杆(22)上铰接设有拉板(23),拉板(23)与浮台(24)铰接,浮台(24)与牵引机构(4)可拆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纪伟刘宝兴马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