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铝冷连接背靠式电池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9845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全铝冷连接背靠式电池框,包括若干上下堆叠设置的框架主体和盖合于顶层的框架主体表面的顶盖框架,所述框架主体包括下框组件、与下框组件对应的上框组件、及设于上框组件和下框组件之间的纵向设置的若干第一支撑梁,所述下框组件包括一相对边设置的下边框、另一相对边设置的下侧框,相邻下边框与下侧框之间设有下转角连接件,相对的下边框之间设有横向设置的若干第二支撑梁,所述上框组件包括一相对边设置的上边框、另一相对边设置的上侧框,相邻上边框与上侧框之间设有上转角连接件,对应的上转角连接件与下转角连接件之间设有纵向的边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采用冷连接方式安装电池框,电池框重量轻,连接工艺简单,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All aluminum cold connection back-to-back battery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铝冷连接背靠式电池框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全铝冷连接背靠式电池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由于空间要求,部分动力电池布置于驾驶室后和货厢前,横跨于车架之上,电池背靠在车架上,动力电池固定于电池框内,因此,电池框为背靠式固定在车架上。现有的电池框为钢板结构,采用5

6mm厚的钢板焊接而成,不利于轻量化设计,影响整车的性能,同时电池框焊接会发生局部变形,影响总装工艺及零件自身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全铝冷连接背靠式电池框,从而实现采用冷连接方式安装电池框,电池框重量轻,连接工艺简单,降低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4]全铝冷连接背靠式电池框,包括若干上下堆叠设置的框架主体和盖合于顶层的框架主体表面的顶盖框架,所述框架主体包括下框组件、与下框组件对应的上框组件、及设于上框组件和下框组件之间的纵向设置的若干第一支撑梁,所述下框组件包括一相对边设置的下边框、另一相对边设置的下侧框,相邻下边框与下侧框之间设有下转角连接件,相对的下边框之间设有横向设置的若干第二支撑梁,所述上框组件包括一相对边设置的上边框、另一相对边设置的上侧框,相邻上边框与上侧框之间设有上转角连接件,对应的上转角连接件与下转角连接件之间设有纵向的边梁,相邻框架主体之间的上边框和下边框通过若干螺栓贯穿固定。
[0005]具体的,位于底层的所述框架主体的下边框侧边设有一组间隔设置的用于安装于车架上的角件。
[0006]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均包括支撑部、对接支撑部两端的T型部,T型部插入支撑部的内腔中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T型部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固定上边框和下边框或用于固定相对下边框的孔位。
[0007]具体的,所述下转角连接件和上转角连接件均包括直角件、设于直角件水平两端相对垂直方向上的若干第一安装部、设于直角件纵向一端的若干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有若干用于连接下框组件或上框组件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安装部设有若干用于连接边梁的第二连接孔。
[0008]具体的,所述顶盖框架包括一相对边设置的顶边框、连接顶边框两端的顶侧框,相对的顶边框之间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三支撑梁,第三支撑梁和第一支撑梁为相同结构。
[0009]具体的,所述顶边框与顶侧框的连接处设有直角板。
[0010]具体的,相邻所述框架主体之间的上侧框和下侧框通过若干螺栓贯穿固定。
[0011]具体的,顶层的所述框架主体的上边框与顶边框通过若干螺栓贯穿固定。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全铝冷连接背靠式电池框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0013]通过设置层叠的框架主体,使得多块动力电池叠加倚靠固定,连接结构稳定,采用冷连接代替传统的焊接作业,保证整体框架总成的精度;安装方式简易,缩短安装工时,装配效率提高;上转角连接件和下转角连接件使得上框组件和下框组件支撑牢固,达到一定连接强度,保证动力电池放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电池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施例全铝冷连接背靠式电池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施例框架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施例上转角连接件或下转角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实施例第一支撑梁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实施例第一支撑梁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实施例顶盖框架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数字表示:
[0022]1框架主体、11下框组件、12上框组件、13第一支撑梁、14第二支撑梁、15边梁、2顶盖框架、21顶边框、22顶侧框、23第三支撑梁、24直角板、3下边框、31下侧框、32下转角连接件、33角件、4上边框、41上侧框、42上转角连接件、5支撑部、51T型部、52孔位、6直角件、61第一安装部、62第二安装部、63连接腔、64纵隔板、65横隔板、66第一连接孔、67第二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实施例:
[0025]参照图1

7所示,本实施例为全铝冷连接背靠式电池框,包括若干上下堆叠设置的框架主体1和盖合于顶层的框架主体1表面的顶盖框架2。
[0026]框架主体1包括下框组件11、与下框组件11对应的上框组件12、及设于上框组件11和下框组件12之间的纵向设置的若干第一支撑梁13。
[0027]下框组件11包括一相对边设置的下边框3、另一相对边设置的下侧框31,相邻下边框3与下侧框31之间设有下转角连接件32,相对的下边框3之间设有横向设置的若干第二支撑梁14。
[0028]上框组件12包括一相对边设置的上边框4、另一相对边设置的上侧框41,相邻上边框4与上侧框41之间设有上转角连接件42,对应的上转角连接件42与下转角连接件32之间设有纵向的边梁15。
[0029]位于底层的框架主体1的下边框3侧边设有一组间隔设置的用于安装于车架上的角件33。
[0030]第一支撑梁13和第二支撑梁14为相同结构,均包括支撑部5、对接支撑部5两端的T型部51,T型部51插入支撑部5的内腔中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T型部51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固定上边框4和下边框3或用于固定相对下边框3的孔位52。
[0031]下转角连接件32和上转角连接件42为相同结构,均包括直角件6、设于直角件6水平两端相对垂直方向上的若干第一安装部61、设于直角件6纵向一端的若干第二安装部62,直角件6内设有开口向外的连接腔63,连接腔63内设有纵隔板64,纵隔板64上设有横隔板65,用于加强直角件6的连接强度。第一安装部61设有若干用于连接下框组件11或上框组件12的第一连接孔66,第二安装部62设有若干用于连接边梁15的第二连接孔67。
[0032]下转角连接件32的直角件6两端的第一安装部61分别连接下边框3和下侧框31,上转角连接件42的直角件6两端的第一安装部61分别连接上边框4和上侧框41,相邻上转角连接件42的第二安装部62和下转角连接件32的第二安装部62分别连接边梁15的两端。
[0033]顶盖框架2包括一相对边设置的顶边框21、连接顶边框21两端的顶侧框22,相对的顶边框21之间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三支撑梁23,第三支撑梁23和第一支撑梁13为相同结构。顶边框21与顶侧框22的连接处设有直角板24,直角板24通过螺栓固定顶边框21和顶侧框22。
[0034]相邻框架主体1之间的上边框4和下边框3通过若干螺栓贯穿固定,相邻框架主体1之间的上侧框41和下侧框31通过若干螺栓贯穿固定。顶层的框架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全铝冷连接背靠式电池框,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上下堆叠设置的框架主体和盖合于顶层的框架主体表面的顶盖框架,所述框架主体包括下框组件、与下框组件对应的上框组件、及设于上框组件和下框组件之间的纵向设置的若干第一支撑梁,所述下框组件包括一相对边设置的下边框、另一相对边设置的下侧框,相邻下边框与下侧框之间设有下转角连接件,相对的下边框之间设有横向设置的若干第二支撑梁,所述上框组件包括一相对边设置的上边框、另一相对边设置的上侧框,相邻上边框与上侧框之间设有上转角连接件,对应的上转角连接件与下转角连接件之间设有纵向的边梁,相邻框架主体之间的上边框和下边框通过若干螺栓贯穿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铝冷连接背靠式电池框,其特征在于:位于底层的所述框架主体的下边框侧边设有一组间隔设置的用于安装于车架上的角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铝冷连接背靠式电池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均包括支撑部、对接支撑部两端的T型部,T型部插入支撑部的内腔中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T型部的两端分别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宿佳敏张剑峰田永义孙营舒增聪徐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奥杰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