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压回转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9623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锻压回转台,包括防护主体、回转台面和转动支撑组件,转动支撑组件设于防护主体内,回转台面设于转动支撑组件上且设于防护主体内,转动支撑组件包括蜗轮蜗杆传动组件、支撑转轴和承重盘,防护主体上端内凹形成转动槽,回转台面设有转动槽内,转动槽底部中间设有支撑腔,支撑腔沿与防护主体底部垂直方向向下延伸,支撑腔底部连通有承重腔,承重腔两端沿与防护主体底部平行方向向防护主体两侧延伸,防护主体内承重腔下方中空设置形成控制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锻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能够通过蜗轮蜗杆的机械传动进行转动,无需人工操作转动,且能够承受锻压零件的冲击,稳定性强的锻压回转台。稳定性强的锻压回转台。稳定性强的锻压回转台。

A forging rotary 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锻压回转台


[0001]本技术属于锻压
,尤其涉及一种锻压回转台。

技术介绍

[0002]锻压机是金属和机械冷加工用的设备,它只改变金属的外形状,锻压机包括卷板机,剪板机,冲床,压力机,液压机,油压机,折弯机等,随着国内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锻造行业向着锻造精密成形、少无切屑加工技术和锻造设备现代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0003]在锻压
,有时锻压工件需要根据情况不断转动毛坯料,使毛坯均匀的受力,锻造成所需的形状。现有的回转台多为人工操作进行转动,转动的稳定性较差,且在锻压时回转台容易受到冲击力的影响发生转动,从而影响锻造后物件的质量,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使用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锻压回转台,能够通过蜗轮蜗杆的机械传动进行转动,无需人工操作转动,且能够承受锻压零件的冲击,稳定性强。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锻压回转台,包括防护主体、回转台面和转动支撑组件,所述转动支撑组件设于防护主体内,所述回转台面设于转动支撑组件上且设于防护主体内,所述转动支撑组件包括蜗轮蜗杆传动组件、支撑转轴和承重盘,所述防护主体上端内凹形成转动槽,所述回转台面设有转动槽内,所述转动槽底部中间设有支撑腔,所述支撑腔沿与防护主体底部垂直方向向下延伸,所述支撑腔底部连通有承重腔,所述承重腔两端沿与防护主体底部平行方向向防护主体两侧延伸,所述防护主体内承重腔下方中空设置形成控制腔,所述支撑腔与转动槽连通,所述承重盘转动设于承重腔内,所述支撑转轴一端设于回转台面底部,所述支撑转轴上部设于支撑腔内,所述支撑转轴另一端贯穿承重盘设于控制腔内,所述蜗轮蜗杆传动组件设于支撑转轴上且设于控制腔内。
[0006]进一步地,所述蜗轮蜗杆传动组件包括防护壳体、固定管、旋转电机、蜗杆和蜗轮,所述防护壳体设于防护主体外壁下部,所述防护壳体设于控制腔外侧,所述防护壳体与控制腔相通,所述固定管与防护壳体相对设置,所述固定管设于防护壳体外壁,所述固定管与控制腔相通,所述旋转电机安装在防护壳体内,所述蜗杆一端设于旋转电机输出端,所述蜗杆另一端转动设于固定管远离防护主体的一侧侧壁上,所述蜗轮设于支撑转轴上,所述蜗轮设于控制腔内,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控制支撑转轴转动,实现回转台面的转动。
[0007]进一步地,所述防护主体底部设有支撑围挡,对装置整体起到支撑效果。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转轴下端贯穿控制腔底部,所述支撑转轴下端连接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设于支撑围挡内底部,所述支撑转轴与支撑盘铰接,支撑盘对支撑转轴起到受力分散支撑的效果。
[0009]进一步地,所述防护主体圆柱形设置,所述回转台面圆形设置,所述承重盘整体圆
盘形,所述承重盘上端圆台型,所述承重盘下端到圆台型,所述承重腔与承重盘形状相同,对承重盘起到定位限位支撑的效果。
[0010]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锻压回转台,能够通过蜗轮蜗杆的机械传动进行转动,无需人工操作转动,通过设置的转动支撑组件配合承重腔,能够承受锻压零件的冲击,稳定性强。
附图说明
[00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2]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锻压回转台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锻压回转台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锻压回转台蜗轮蜗杆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锻压回转台俯视图。
[0016]在附图中:1、防护主体,2、回转台面,3、转动支撑组件,4、蜗轮蜗杆传动组件,5、支撑转轴,6、承重盘,7、转动槽,8、支撑腔,9、承重腔,10、防护壳体,11、固定管,12、旋转电机,13、蜗杆, 14、蜗轮,15、支撑围挡,16、支撑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19]如图1

4所示,一种锻压回转台,它包括防护主体1、回转台面2和转动支撑组件3,所述转动支撑组件3设于防护主体1内,所述回转台面2设于转动支撑组件3上且设于防护主体1内。
[0020]优选的,所述防护主体1底部设有支撑围挡15,对装置整体起到支撑效果。
[0021]如图1

4所示,所述转动支撑组件3包括蜗轮蜗杆传动组件4、支撑转轴5和承重盘6,所述防护主体1上端内凹形成转动槽7,所述回转台面2设有转动槽7内,所述转动槽7底部中间设有支撑腔8,所述支撑腔8沿与防护主体1底部垂直方向向下延伸,所述支撑腔8底部连通有承重腔9,所述承重腔9两端沿与防护主体1底部平行方向向防护主体1两侧延伸,所述防护主体1内承重腔9下方中空设置形成控制腔,所述支撑腔8与转动槽7连通,所述承重盘6转动设于承重腔9内,所述支撑转轴5一端设于回转台面2底部,所述支撑转轴5上部设于支撑腔8内,所述支撑转轴5另一端贯穿承重盘6设于控制腔内,所述蜗轮蜗杆传动组件4设
于支撑转轴5上且设于控制腔内。
[0022]优选的,所述支撑转轴5下端贯穿控制腔底部,所述支撑转轴5下端连接有支撑盘16,所述支撑盘 16设于支撑围挡15内底部,所述支撑转轴5与支撑盘16铰接,支撑盘16对支撑转轴5起到受力分散支撑的效果。
[0023]优选的,所述防护主体1圆柱形设置,所述回转台面2圆形设置,所述承重盘6整体圆盘形,所述承重盘6上端圆台型,所述承重盘6下端到圆台型,所述承重腔9与承重盘6形状相同,对承重盘6起到定位限位支撑的效果。
[0024]如图1

4所示,所述蜗轮蜗杆传动组件4包括防护壳体10、固定管11、旋转电机12、蜗杆13和蜗轮 14,所述防护壳体10设于防护主体1外壁下部,所述防护壳体10设于控制腔外侧,所述防护壳体10与控制腔相通,所述固定管11与防护壳体10相对设置,所述固定管11设于防护壳体10外壁,所述固定管 11与控制腔相通,所述旋转电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压回转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主体、回转台面和转动支撑组件,所述转动支撑组件设于防护主体内,所述回转台面设于转动支撑组件上且设于防护主体内,所述转动支撑组件包括蜗轮蜗杆传动组件、支撑转轴和承重盘,所述防护主体上端内凹形成转动槽,所述回转台面设有转动槽内,所述转动槽底部中间设有支撑腔,所述支撑腔沿与防护主体底部垂直方向向下延伸,所述支撑腔底部连通有承重腔,所述承重腔两端沿与防护主体底部平行方向向防护主体两侧延伸,所述防护主体内承重腔下方中空设置形成控制腔,所述支撑腔与转动槽连通,所述承重盘转动设于承重腔内,所述支撑转轴一端设于回转台面底部,所述支撑转轴上部设于支撑腔内,所述支撑转轴另一端贯穿承重盘设于控制腔内,所述蜗轮蜗杆传动组件设于支撑转轴上且设于控制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压回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蜗杆传动组件包括防护壳体、固定管、旋转电机、蜗杆和涡轮,所述防护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仕恒王海平高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达一重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