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显示设备的驱动装置和方法及包括其的显示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9259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驱动显示设备的装置,包括:多个数据驱动集成电路,产生数据电压;信号控制器,将第一负载信号输入给多个数据驱动集成电路中的一个数据驱动集成电路以控制该数据驱动集成电路。多个数据驱动集成电路中的每个数据驱动集成电路包括负载信号转换器,产生下降时间与第一负载信号的下降时间不相同的第二负载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显示设备的装置、所述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具有所 述装置的显示设备。更特定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具有的减少电磁干扰(EMI)的显示设备的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液晶显示器(LCD)包括具有像素电极的第一面板、具有公共电 极的第二面板、以及插入它们中间的带有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层。将像素电 极基本上以矩阵的形式排列,并且将每个像素电极连接到例如薄膜晶体管 (TFT)的开关元件上,通过开关元件将数据信号依序施加到像素电极的行。 将公共电压施加于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基本上延伸到第二面板的表面的 整个区域。这样,在其间布置有液晶层的每个个体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形成 液晶电容器。被连接到所述液晶电容器的开关元件(例如,TFT)形成LCD 像素的基本单元。施加于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电压、例如施加于像素电极的数据电压和 施加于公共电极的地电压在液晶层中产生电场。改变电场强度来控制通过液 晶层的光的透光率,因而显示想要的图像。为了防止液晶层由于连续被施加 单向电场所造成的恶化,针对例如每一帧、像素或像素行反转数据信号关于 公共电压的电压极性。包括LCD的大部分显示设备都有电磁干扰(EMI)的问题,特别是在 例如具有增加的工作频率的LCD中。因而,希望开发具有减少的EMI的显 示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示范性实施例的驱动显示设备的装置包括多个数据驱动集 成电路(IC),产生数据电压;以及信号控制器,输入第一负载信号给多个 凄t据驱动IC中的凄t据驱动IC以控制所述数据驱动IC。所述多个数据驱动IC中的每个数据驱动IC包括负载信号转换器,产生 其下降时间与第 一 负载信号的下降时间不同的第二负载信号。负载信号转换器可以根据输入到负载信号转换器的随机信号来产生第 二负载信号。一种负载信号转换器,可以包括第一电压源;第二电压源;电流镜, 被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压源和第二电压源之间,并且具有电阻器和多个第一晶 体管;反相器,与所述电流镜相连;多个第二晶体管,其每个以电并联的方 式互相连接,并且被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压源和电流镜之间;以及伪随机二进 制序列(PRBS)产生器,与所述多个第二晶体管相连。所述PRBS产生器可以包括多个级联的触发器,并且可以将所述多个触 发器中的每个触发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二晶体管中的对应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所述多个触发器中的第一触发器可以通过逻辑电路来接收输入信号。所 述所述输入信号可以具有任意值,并且可以从所述伪随机二进制序列产生器 的多个级联触发器的每个触发器的输出端中来选择。所述多个第二晶体管中的每个第二晶体管的各自大小可以彼此不相同。可以将所述电流源的电阻器连接到所述第 一电压源,并且所述电流镜的 多个第一晶体管可以包括与所述电阻器相连的第三晶体管和被连接在所述第三晶体管和第二电压源之间的第四晶体管。可以将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 管、第七晶体管和第八晶体管以电串联的方式互相连接,并且可以将其全部 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压源和第二电压源之间,并且可以将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 制端和输入端连接到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端,并且将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 制端和输入端连接到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控制端。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控制端可以从所述信号 控制器接收第一负载信号,可以将所述多个第二晶体管中的每个第二晶体管 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第五晶体管的输出端和所述第六晶体管的输入端,并且 可以将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到所述第六晶体管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七晶 体管的输入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七晶体管和第八晶体管可以是N型晶 体管,并且所述第五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可以是P型晶体管。所述数据驱动IC可以进一步包括移位寄存器;锁存器,与所述移位寄存器相连;数模(D/A)转换器,与所述锁存器相连;以及緩沖器,与所 述D/A转换器相连。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示范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包括多个数据线;多个数 据驱动IC,将数据电压施加于所述多个数据线;以及信号控制器,输入第一 负载信号给所述多个数据驱动IC中的一个数据驱动IC,以控制该数据驱动 IC。所述多个数据驱动IC中的每个数据驱动IC包括负载信号转换器,其产生具有与第一负载信号的下降时间不同的下降时间的第二负载信号。所述负 载信号产生器可以根据输入到所述负载信号转换器的随机信号而产生第二 负载信号。所述负载信号转换器可以包括第一电压源;第二电压源;电流镜,被 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压源和第二电压源之间,并且具有电阻器和多个第一晶体 管;反相器,与所述电流镜相连;多个第二晶体管,其每个以电并联的形式 互相连接,并且被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压源和电流镜之间;以及PRBS产生器, 与所述多个第二晶体管相连。所述PRBS产生器可以包括多个级联的触发器,并且将所述多个触发器 中的每个触发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二晶体管中的相应第二晶体管 的控制端。所述多个触发器中的第 一触发器可以通过逻辑电路接收输入信号,并且 所述输入信号可以具有任意值并且可以从所述PRBS产生器的多个级联触发 器的每个触发器的输出端中选择。所述多个第二晶体管中的每个第二晶体管的各自大小可以互不相同。可以将所述电流源的电阻器连接到所述第 一电压源,并且所述多个第一 晶体管可以包括第三晶体管,与所述电阻器相连;第四晶体管,被连接在 所述第三晶体管和第二电压源之间;以及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七晶 体管和第八晶体管,以电串联的方式互相连接并且全部被连接在所述第一电 压源和第二电压源之间。可以将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和输入端连接到所 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端,并且可以将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和输入端连接 到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控制端。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控制端可以从所述信号 控制器接收第 一 负载信号,可以所述将多个第二晶体管中的每个第二晶体管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第五晶体管的输出端和所述第六晶体管的输入端,以及 可以将所述反相器的输入连接到所述第六晶体管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七晶体 管的输入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七晶体管和第八晶体管可以是N型晶 体管,以及所述第五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可以是P型晶体管。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示范性实施例的驱动显示设备的方法,包括将包含第 一负载信号的控制信号和数字图像信号输出到数据驱动集成电路;通过接收 所述第 一 负载信号以及转换所述第 一 负载信号的下降时间,利用所述数据驱 动集成电路来产生第二负载信号;响应于所转换的所述第二负载信号的下降 时间产生与所述数字图像信号对应的数据电压;以及将所述数据电压施加于数据线以显示图像。 附图说明通过参考附图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示范性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以上和 其它方面、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LCD)的框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的等效示意性电路图3是根据图1中的本专利技术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数据驱动器的 框图4是根据图3中的本专利技术示范性实施例的数据驱动器中的数据驱动集 成电路(IC)的框图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示范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驱动信号的信号时 序图6是根据图4中的本专利技术示范性实施例的数据驱动器中的负载信号转 换器的示意性电路图7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显示设备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多个数据驱动集成电路,产生数据电压;以及 信号控制器,输入第一负载信号到所述多个数据驱动集成电路中的一个数据驱动集成电路,以控制所述数据驱动集成电路, 其中,所述多个数据驱动集成电路中的每个数据驱动集成电路包括用于产生第二负载信号的负载信号转换器,并且所述第二负载信号开始从高电平下降到低电平的时间发生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根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