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耐火性岩棉板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924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岩棉板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耐火性岩棉板制备工艺,针对当前现有的岩棉板制备技术仍存在制备过程使用的原料不环保以及导致产生的污染大、且制备出的岩棉板导热系数大导致耐火性能低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中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S2:高温熔化,S3:制备纤维,S4:制得产品,S5:性能检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使用玄武岩为原材料,不含有石棉、HFC、HCFC等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制备过程中环保率较高,同时通过在原材料中加入了阻燃剂,增强了制备出的岩棉板的耐火性。增强了制备出的岩棉板的耐火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耐火性岩棉板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岩棉板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强耐火性岩棉板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岩棉板(Stone wool board)又称岩棉保温装饰板,是以玄武岩为主要原材料,经高温熔融加工而成的无机纤维板,1981年6月量试成功岩棉板是一种新型的保温、隔燃、吸声材料。岩棉板是经过高温融熔加工成的人工无机纤维,具有质量轻、导热系数小、吸热、不燃的特点,初始研制在建筑中是常见的应用类型多用于工业建筑应符合《建筑绝热材料的应用类型和基本要求》的规定。岩棉是外墙外保温材料的一种,当市场占有量达90%的有机保温材料处于停滞观望之时,作为达到防火等级A级的外墙外保温无机材料岩棉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良机。
[0003]但是目前现有的岩棉板制备技术仍存在制备过程使用的原料不环保以及导致产生的污染大、且制备出的岩棉板导热系数大导致耐火性能低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强耐火性岩棉板制备工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现有的岩棉板制备技术仍存在制备过程使用的原料不环保以及导致产生的污染大、且制备出的岩棉板导热系数大导致耐火性能低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强耐火性岩棉板制备工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强耐火性岩棉板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原料准备:准备好所述工艺需要的原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处理;
[0008]S2:高温熔化:将处理好的原材料加入高温炉中进行高温熔化;
[0009]S3:制备纤维:将高温熔化后的熔融液倒入模具中制得岩棉板纤维,并对岩棉板纤维进行处理;
[0010]S4:制得产品:将处理后的岩棉板纤维进行固化处理制得强耐火性岩棉板;
[0011]S5:性能检验:将制得的强耐火性岩棉板进行性能检验,并进行数据对比;
[0012]优选的,所述S1中,选取黑色橄榄玄武岩、憎水剂和阻燃剂作为原材料,并采用碎石机将获取的玄武岩进行破碎,其中进行破碎时破碎时间为2

3h,且破碎后将玄武岩碎石放入孔径为10

20cm的振动网中,将筛出的碎石留下,将未筛出的碎石放入碎石机进行二次破碎,所述憎水剂为硬脂酸钙,所述阻燃剂为磷酸三丁酯,且进行岩棉板制备时橄榄玄武岩、憎水剂和阻燃剂的使用体积比为10:1:3;
[0013]优选的,所述S2中,将筛出的碎石与憎水剂、阻燃剂按比例将进行混合,并加入高温炉中进行高温熔化,其中高温炉再加入原材料前需先预热至200℃,加入原材料后对所述高温炉进行加热,直至温度上升至600

700℃停止加热,高温熔化过程中由人工通过高温炉顶装置的红外温度检测仪进行温度数据观测,其中进行数据观测时,人工通过与红外温度
检测仪连接的电子显示屏观测高温炉内温度数据,并通过观测到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温度数据保持在600

700℃不进行处理,温度低于600℃则由人工打开加热开关进行加热直至温度恢复至600

700℃停止加热;
[0014]优选的,所述S3中,将高温熔化后的熔融液倒入模具中进行加压成型制得岩棉板纤维,将制得的岩棉板纤维进行剪裁和铺叠,其中进行裁剪时自动裁剪机,进行铺叠时在剪应力状态下角度为0
°
的铺层对应正应力,角度为
±
45
°
的铺层对应剪应力;
[0015]优选的,所述S4中,完成剪裁和铺叠后将制得的岩棉板纤维进行加温加压固化,其中进行固化时是将层叠之后的岩棉板纤维放置在设置好温度的模具中,并在进行加温加压后闭合模具完成固化,其中进行加温加压时温度需增加至300℃,压力需增加至200Pa,层叠之后的岩棉板纤维在热压下固化并达到设定的固化度后停止固化,停止固化后将模具打开,在牵引装置牵引下离开热压模具完成固化制得耐火性岩棉板;
[0016]优选的,所述S5中,将制得的耐火性岩棉板进行性能测试,其中进行性能测试时测试内容包括防火性、保温时长、导热系数、憎水性以及环保性,并将测试数据与现有岩棉板数据进行对比,计算出所述制备出的耐火性岩棉板的性能提升率。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通过使用玄武岩为原材料,不含有石棉、HFC、HCFC等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制备过程中环保率较高。
[0019]2、通过在原材料中加入了阻燃剂,增强了制备出的岩棉板的耐火性。
[002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使用玄武岩为原材料,不含有石棉、HFC、HCFC等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制备过程中环保率较高,同时通过在原材料中加入了阻燃剂,增强了制备出的岩棉板的耐火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强耐火性岩棉板制备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实施例一
[0024]参照图1,一种强耐火性岩棉板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5]S1:原料准备:选取黑色橄榄玄武岩、憎水剂和阻燃剂作为原材料,并采用碎石机将获取的玄武岩进行破碎,其中进行破碎时破碎时间为2

3h,且破碎后将玄武岩碎石放入孔径为10

20cm的振动网中,将筛出的碎石留下,将未筛出的碎石放入碎石机进行二次破碎,所述憎水剂为硬脂酸钙,所述阻燃剂为磷酸三丁酯,且进行岩棉板制备时橄榄玄武岩、憎水剂和阻燃剂的使用体积比为10:1:3;
[0026]S2:高温熔化:将筛出的碎石与憎水剂、阻燃剂按比例将进行混合,并加入高温炉中进行高温熔化,其中高温炉再加入原材料前需先预热至200℃,加入原材料后对所述高温炉进行加热,直至温度上升至600

700℃停止加热,高温熔化过程中由人工通过高温炉顶装置的红外温度检测仪进行温度数据观测,其中进行数据观测时,人工通过与红外温度检测
仪连接的电子显示屏观测高温炉内温度数据,并通过观测到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温度数据保持在600

700℃不进行处理,温度低于600℃则由人工打开加热开关进行加热直至温度恢复至600

700℃停止加热;
[0027]S3:制备纤维:将高温熔化后的熔融液倒入模具中进行加压成型制得岩棉板纤维,将制得的岩棉板纤维进行剪裁和铺叠,其中进行裁剪时自动裁剪机,进行铺叠时在剪应力状态下角度为0
°
的铺层对应正应力,角度为
±
45
°
的铺层对应剪应力;
[0028]S4:制得产品:完成剪裁和铺叠后将制得的岩棉板纤维进行加温加压固化,其中进行固化时是将层叠之后的岩棉板纤维放置在设置好温度的模具中,并在进行加温加压后闭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耐火性岩棉板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准备好所述工艺需要的原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处理;S2:高温熔化:将处理好的原材料加入高温炉中进行高温熔化;S3:制备纤维:将高温熔化后的熔融液倒入模具中制得岩棉板纤维,并对岩棉板纤维进行处理;S4:制得产品:将处理后的岩棉板纤维进行固化处理制得强耐火性岩棉板;S5:性能检验:将制得的强耐火性岩棉板进行性能检验,并进行数据对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耐火性岩棉板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选取黑色橄榄玄武岩、憎水剂和阻燃剂作为原材料,并采用碎石机将获取的玄武岩进行破碎,其中进行破碎时破碎时间为2

3h,且破碎后将玄武岩碎石放入孔径为10

20cm的振动网中,将筛出的碎石留下,将未筛出的碎石放入碎石机进行二次破碎。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耐火性岩棉板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憎水剂为硬脂酸钙,所述阻燃剂为磷酸三丁酯,且进行岩棉板制备时橄榄玄武岩、憎水剂和阻燃剂的使用体积比为10: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耐火性岩棉板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将筛出的碎石与憎水剂、阻燃剂按比例将进行混合,并加入高温炉中进行高温熔化,其中高温炉再加入原材料前需先预热至200℃,加入原材料后对所述高温炉进行加热,直至温度上升至600

700℃停止加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强耐火性岩棉板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高温熔化过程中由人工通过高温炉顶装置的红外温度检测仪进行温度数据观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宾陈凯孙开颜程春景袁恩京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华能耐火保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