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沙土稻虾共作的稻虾生态种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稻虾共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沙土稻虾共作的稻虾生态种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沙土,分布于长江三角洲的如皋及周边海安、泰兴等地区,土质沙性,蓄水力差,属沙瘦型低产土壤。在此地区进行稻虾共作,一方面提高沙土的粘性,营养含量,但因为其本质的缺点,需要共作生产,提高产量。
[0003]已公开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1710676579.7,专利名称:一种沙土地区小龙虾养殖方法,申请日:2017
‑
08
‑
09,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沙土地区小龙虾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池塘选择,2)养殖前处理,3)虾苗放养4)饲料制备,5)饲料投喂,6)水质管理,7)捕捞。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沙土地区小龙虾养殖方法,针对沙土地区,能够提高小龙虾的成活率与产量,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沙土稻虾共作的稻虾生态种养方法,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沙土稻虾共作的稻虾生态种养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0005]步骤S1:清理稻田及周围环境,检测水质并适应性提升;
[0006]步骤S2:稻田改造:在田中间开挖“一”字形或“十”字形田间沟,沟宽1m~2m,沟深0.8m,坡比1:1.5;
[0007]步骤S3:抢栽水草,于3月下旬进行旬抢栽伊乐藻、种植苦草;
[0008]步骤S4:培育饵料,并投喂人工饲料和药剂;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沙土稻虾共作的稻虾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步骤S1:清理稻田及周围环境,检测水质并适应性提升;步骤S2:稻田改造:在田中间开挖“一”字形或“十”字形田间沟,沟宽1m~2m,沟深0.8m,坡比1:1.5;步骤S3:抢栽水草,于3月下旬进行旬抢栽伊乐藻、种植苦草;步骤S4:培育饵料,并投喂人工饲料和药剂;步骤S5:生长情况进行实时抽查,并对水质进行检测;步骤S6:对养殖情况进行定时记录;步骤S7:对洪灾、雨雪天气的情况进行实时记录并24小时观测,留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沙土稻虾共作的稻虾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一是动物性饵料,靠水体里小型底栖动物、有机碎屑以及投放的鲜螺蛳等天然饵料;二是人工投喂的复合饲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沙土稻虾共作的稻虾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性饵料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春松,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金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