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压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8390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型压滤装置,包括底座、第一装置本体和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装置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装置本体,所述第二装置本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污泥出口,所述第二装置本体的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污水进口,所述第二装置本体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离心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复合型压滤装置初段采用离心机构,通过第一转动轴的转动带动离心盘的转动,从而将质量较小的水,透过滤网进入周围水箱,实现初步脱水,且脱水螺旋叶片在浓缩阶段,随着螺旋轴径的逐步加大以及螺距的不断变小,进一步提高了排泥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排泥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排泥效率。

A compound filter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压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压滤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型压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供排水管网扩建,污水处理厂的增加,污泥产量越来越多,但是目前国内污泥处理处置水平很低,污泥经过常规的浓缩脱水后,主要是弃置,难以达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要求,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压滤机是较为常见的固液分离设备,污泥压滤机通常是利用模具压型的原理压缩污泥,以将污泥中的水分压出,以方便后续的污泥运输或处理;
[0003]现有的常用压滤装置对高含水率的污泥实行直接压滤,不能有效过滤水分,导致了最后成型的泥饼中富含较高的水分,从而使得泥饼容易滋生细菌,对自然环境和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且压滤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往往采用多部电机同时工作,对电力资源造成了较大地损耗,并且多部电机损坏不便于检修,还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复合型压滤装置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压滤装置,提高压滤效率,节约能耗。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型压滤装置,包括底座、第一装置本体和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装置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装置本体,所述第二装置本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污泥出口,所述第二装置本体的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污水进口,所述第二装置本体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离心盘,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行星减速机,所述行星减速机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脱水螺旋叶片,所述脱水螺旋叶片的外侧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装置本体,所述第二装置本体的外侧壁一端固定安装有污水出口。
[0006]优选的,所述污水进口的底端均匀开始有四个直径为二十五厘米的小孔。
[0007]优选的,所述电机为三相异步电机,电机通过控制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通过控制控制开关使得电机开始工作。
[0008]优选的,所述离心盘的四周均匀分布有若干小孔。
[0009]优选的,所述脱水螺旋叶片的螺旋轴径的逐步加大以及螺距的不断变小。
[0010]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装置本体,所述第一装置本体的外侧壁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污泥出口。
[0011]优选的,所述滤网的外侧壁均匀开始有若干个孔,且滤网外侧壁的孔径大于离心盘外侧壁的孔径。
[0012]综上,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1、本技术结构合理,复合型压滤装置初段采用离心机构,通过第一转动轴的
转动带动离心盘的转动,从而将质量较小的水,透过滤网进入周围水箱,实现初步脱水,分离出大量水,有效提高了后续螺旋脱水浓缩的效率,且脱水螺旋叶片在浓缩阶段,随着螺旋轴径的逐步加大以及螺距的不断变小,流通截面不断变小,污泥受到挤压,密度变大,并从挤出口挤出,进一步提高了排泥效率;
[0014]2、本技术中,压滤装置精简机构,在装置中只采用一台三相异步电机,避免了在压滤装置中同时设置多部电机进行工作,有效节约了电力能源的损坏,而且当电机损坏需要检修的时候,只需要检修一台三相异步电机即可,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脱水螺旋叶片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底座;2、第一装置本体;3、第一污泥出口;4、第二装置本体;5、第二污泥出口;6、污水进口;7、电机;8、第一转动轴;9、离心盘;10、行星减速机;11、第二输出轴;12、脱水螺旋叶片;13、滤网;14、污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参考图1

3所示的一种复合型压滤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装置本体2和第一转动轴8,第一装置本体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装置本体4,第二装置本体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污泥出口5,第二装置本体4的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污水进口6,第二装置本体4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7,电机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8,第一转动轴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离心盘9;
[0022]第一转动轴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行星减速机10,行星减速机10可以调整转速,避免速度过快,行星减速机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出轴11,第二输出轴11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脱水螺旋叶片12,脱水螺旋叶片12的外侧设置有滤网13,滤网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装置本体4,第二装置本体4的外侧壁一端固定安装有污水出口14,污水进口6的底端均匀开始有四个直径为二十五厘米的小孔,便于将污水均匀洒落在离心盘9上,电机7为三相异步电机;
[0023]电机7通过控制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通过控制控制开关使得电机7开始工作,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简单、运行可靠、重量轻、价格便宜,有效节约了电力能源且提高了产品
的实用性,离心盘9的四周均匀分布有若干小孔,便于将质量轻的污水甩出,脱水螺旋叶片12的螺旋轴径的逐步加大以及螺距的不断变小,流通界面不断变小,污泥受到挤压,密度变大,并从挤出口挤出,经脱水螺旋叶片12输送到下一阶段,底座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装置本体2,第一装置本体2的外侧壁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污泥出口3,便于将污泥排出,滤网13的外侧壁均匀开始有若干个孔,且滤网13外侧壁的孔径大于离心盘9外侧壁的孔径,便于将污水和污泥相分离。
[0024]本实用工作原理:首先,将污水通过污水进口6倒入,电机7通过控制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开关使得电机7开始工作,通过电机7的工作从而带动第一转动轴8的转动,再通过第一转动轴8的转动带动离心盘9的转动,从而将质量较小的水,透过滤网13进入周围水箱,实现初步脱水,质量较大的污泥落入下一阶段,在离心盘9的下方,由第二输出轴11降低输入转速,带动下方的脱水螺旋叶片12,污泥在脱水阶段,在脱水螺旋叶片12的挤压下,水由周边的滤网13渗透出来,进入周边的水箱,污泥进入下一阶段,在浓缩段,随着脱水螺旋叶片12的螺旋轴径的逐步加大以及螺距的不断变小,流通界面不断变小,污泥受到挤压,密度变大,并从挤出口挤出,经脱水螺旋叶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压滤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装置本体(2)和第一转动轴(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本体(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装置本体(4),所述第二装置本体(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污泥出口(5),所述第二装置本体(4)的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污水进口(6),所述第二装置本体(4)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8),所述第一转动轴(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离心盘(9),所述第一转动轴(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行星减速机(10),所述行星减速机(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出轴(11),所述第二输出轴(11)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脱水螺旋叶片(12),所述脱水螺旋叶片(12)的外侧设置有滤网(13),所述滤网(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装置本体(4),所述第二装置本体(4)的外侧壁一端固定安装有污水出口(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压滤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发新肖军蒋永官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桂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