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雾化制粉用高气密性粉料输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8155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气雾化制粉用高气密性粉料输送设备,包括:输送基架、正压补偿输送机构、发料舱和补偿输送组件,输送基架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密相输送管,发料舱的底端与密相输送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正压补偿输送机构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并固定于输送基架的顶面,密相输送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接驳端管和二级密相输送管路。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正压输送辅助结构,在传动螺旋输送机的基础上增加正压气相输送结构,利用增压涡轮组件和补偿输送组件的配合效率在输送粉料时,泵入外部气流通过气流的直线运动带动粉料沿螺旋输送叶表面和密相输送管的内壁运动,实现快速输送,提高粉料输送工作效率。送工作效率。送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雾化制粉用高气密性粉料输送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粉料输送
,具体为气雾化制粉用高气密性粉料输送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球形金属粉末由于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稳定的松装密度等优点,因而成为金属3D打印、表面熔覆、喷涂、金属注射成型等领域的必备原料和耗材。采用气体雾化技术制造球形金属粉成为工业上普遍使用的方法之一,尤其对于钛、锆及其合金的球形金属粉末制造领域更是如此。目前普遍采用的技术是用高频锥形线圈、无坩埚感应加热方式熔化原料棒,形成连续或半连续液滴,再利用高压气体通过气体雾化喷嘴制造球形金属及合金粉末。
[0003]在气雾化制粉中粉体的常见输送方式有管链输送,提升输送和气力输送等多种输送方式,其中螺旋输送机式提升输送结构由于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被广泛应用,然而在螺旋输送机使用过程中,其工作效率受螺旋铰杆运转速度的限制,输送效率低下,输送量受铰笼的直径影响较大,大直径铰笼虽输送效率大大提高但在面对小剂量粉料输送中即无法进行适用,且粉料推动提升时受一端负压影响,粉料易发生负压回流等问题,造成输送系统稳定性差,存在一定缺陷。
[0004]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气雾化制粉用高气密性粉料输送设备,来解决目前存在的输送效率低且稳定性差、以及无法输送小剂量粉料的问题,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气雾化制粉用高气密性粉料输送设备,包括:输送基架、正压补偿输送机构、发料舱和补偿输送组件,所述输送基架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密相输送管,所述发料舱的底端与密相输送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正压补偿输送机构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并固定于输送基架的顶面,所述密相输送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接驳端管和二级密相输送管路;所述正压补偿输送机构包括加压传动端盒以及位于加压传动端盒内部的增压涡轮组件,所述增压涡轮组件的外周设有若干进气导槽,所述增压涡轮组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若干鼓风扇叶,所述进气导槽和鼓风扇叶呈相邻间隔布置,所述增压涡轮组件的一侧设有曝气出口端,所述曝气出口端的端口对向密相输送管的内部;所述补偿输送组件包括运动转杆以及布置于运动转杆表面的进气斗和螺旋输送叶,所述运动转杆的一端设有固定套接于增压涡轮组件内侧的防脱轴端,所述运动转杆为空心管状结构且运动转杆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固定于密相输送管另一端的轴承座,所述进气斗一端与曝气出口端的表面相对布置,所述运动转杆的表面设有若干分级补气槽,所述分级补气槽的表面开设有曝气孔。
[0007]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发料舱呈垂直方向布置于密相输送管的顶面,所述发料舱的底端设有与密相输送管表面相连通的密封接驳料斗,所述密封
接驳料斗的端口设有放料阀,所述密封接驳料斗与密相输送管的表面密封焊接,所述发料舱的顶面设有保压舱盖。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密闭的发料舱进行物料装填并保证管路的密封,采用低正压、全密封输送,外界物质不能进入管内,因此不会引起所需物料性质的任何改变,输送质量高。
[0009]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密相输送管呈密封管状结构,所述密相输送管的另一端通过接驳端管与二级密相输送管路的顶面垂直连通,使物料进行自由下落传递,所述螺旋输送叶的外侧与密相输送管的内壁相互贴合滑动,所述密相输送管的内壁为圆滑光面结构,利用接驳端管的组接二级输送管路,实现整个输送线路的密封传递。
[0010]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曝气出口端的直径大于补偿输送组件的直径,所述增压涡轮组件、补偿输送组件和输送基架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螺旋输送叶的内径大于运动转杆的直径,同心传动提高设备稳定性。
[0011]进一步的,所述增压涡轮组件的表面设有若干传动凸齿,所述传动凸齿呈圆周环形分布于增压涡轮组件表面的边沿,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与传动凸齿传动啮合的驱动锥齿。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增压涡轮组件旋转运动的同时,增压涡轮组件将外周气流通过进气导槽和鼓风扇叶导入并通过曝气出口端导出,利用增压涡轮组件的旋转运动鼓入外部气流使输送系统处于正压状态,避免因输送负压导致输送不稳定的现象,外界物质不能进入管内,因此不会引起所需物料性质的任何改变,输送质量高。
[0013]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气斗的端口靠近曝气出口端的端部,且所述进气斗呈倒锥形喇叭口结构,所述进气斗另一端开设有若干与运动转杆内腔相连通的导孔,所述曝气孔与进气斗的内腔相连通。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螺旋输送叶将部分气流导入运动转杆的内部并通过曝气孔导出,部分气流直接通过曝气出口端对密相输送管的内部进行加压,将物料鼓吹至密相输送管的另一端进入二级密相输送管路,部分气流通过进气斗进入运动转杆的内部,并通过若干间隔布置的分级补气槽和曝气孔进行导出,从而对每级螺旋输送叶之间的物料进行鼓吹,实现快速输送,提高粉料输送工作效率。
[0015]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分级补气槽的数量为若干并呈均匀分布于运动转杆的表面,所述分级补气槽呈螺旋线状分布且螺旋方向与螺旋间距与螺旋输送叶的螺旋方向与螺旋间距相同,所述分级补气槽的一侧呈倾斜平行于螺旋输送叶表面的切向方向,所述曝气孔位于所述斜面表面并正对螺旋输送叶的表面。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若干间隔在螺旋输送叶之间的分级补气槽进行曝气补偿,对粉料进行多级的气流助推作用,将粉料沿螺旋输送叶和密相输送管的表面输送,若干分级补气槽和曝气孔进行多级气动补偿,粉料在气流输送中进行多级鼓风加速,进一步提高输送效率,且可实现少量粉料的直接气动输送,避免输送机构内部残余,提高该输送系统的实用性。
[0017]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螺旋输送叶的两端与运动转杆的表面焊接固定,所述螺旋输送叶的表面为圆滑光面结构,且螺旋输送叶的表面做镜面硬化
处理。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镜面硬化处理提高螺旋输送叶表面光滑度,保证粉料在气流推动作用下可顺利沿螺旋输送叶的表面进行贴合滑动,实现气动辅助输送。
[0019]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正压输送辅助结构,在传动螺旋输送机的基础上增加正压气相输送结构,利用增压涡轮组件和补偿输送组件的配合效率在输送粉料时,泵入外部气流通过气流的直线运动带动粉料沿螺旋输送叶表面和密相输送管的内壁运动,实现快速输送,提高粉料输送工作效率。
[0020]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特殊的补偿输送组件结构,利用进气斗进行气流的导入并利用若干分级补气槽和曝气孔进行多级气动补偿,粉料在气流输送中进行多级鼓风加速,进一步提高输送效率,且可实现少量粉料的直接气动输送,避免输送机构内部残余,提高该输送系统的实用性。
[0021]3.本专利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气雾化制粉用高气密性粉料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基架(100)、正压补偿输送机构(200)、发料舱(300)和补偿输送组件(400),所述输送基架(100)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密相输送管(110),所述发料舱(300)的底端与密相输送管(110)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正压补偿输送机构(200)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20)并固定于输送基架(100)的顶面,所述密相输送管(1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接驳端管(111)和二级密相输送管路(130);所述正压补偿输送机构(200)包括加压传动端盒(210)以及位于加压传动端盒(210)内部的增压涡轮组件(220),所述增压涡轮组件(220)的外周设有若干进气导槽(221),所述增压涡轮组件(220)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若干鼓风扇叶(222),所述进气导槽(221)和鼓风扇叶(222)呈相邻间隔布置,所述增压涡轮组件(220)的一侧设有曝气出口端(223),所述曝气出口端(223)的端口对向密相输送管(110)的内部;所述补偿输送组件(400)包括运动转杆(410)以及布置于运动转杆(410)表面的进气斗(420)和螺旋输送叶(430),所述运动转杆(410)的一端设有固定套接于增压涡轮组件(220)内侧的防脱轴端(411),所述运动转杆(410)为空心管状结构且运动转杆(410)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固定于密相输送管(110)另一端的轴承座,所述进气斗(420)一端与曝气出口端(223)的表面相对布置,所述运动转杆(410)的表面设有若干分级补气槽(412),所述分级补气槽(412)的表面开设有曝气孔(4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化制粉用高气密性粉料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料舱(300)呈垂直方向布置于密相输送管(110)的顶面,所述发料舱(300)的底端设有与密相输送管(110)表面相连通的密封接驳料斗(310),所述密封接驳料斗(310)的端口设有放料阀,所述密封接驳料斗(310)与密相输送管(110)的表面密封焊接,所述发料舱(300)的顶面设有保压舱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化制粉用高气密性粉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海波张雪宁彭炜
申请(专利权)人:盘星新型合金材料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