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732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7 00:21
一种高效换热器,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密闭筒体,筒体的两端分别密封固定设置有左封头和右封头,左封头上设置有A液入口和B液出口,右封头上设置有A液出口和B液入口,筒体内部设置有若干第一换热管和若干第二换热管,第一换热管连接A液入口与A液出口,第二换热管连接B液入口与B液出口,第一换热管套接在第二换热管外,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之间设置有过液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一换热管套接在第二换热管外,第二换热管内通入冷的液体,第一换热管内通入热的液体,用热的液体包裹冷的液体,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避免了两根管道之间的接触面积小,换热效率高的问题,将冷液和热液分别从不同端通入,从而提高了温度的转移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化工生产中换热器用于将A流体和B流体的热量互换,但是现有的列管式换热器,接受换热的B流体直接从接管流经换热器后流出,造成B流体在换热器内的流速快,与A流体换热接触时间短,造成换热效果差;而且,A流体由换热器的一端流入,充满换热器后,经换热器的另一端流出,在A流体由一端流入至另一端的过程中,A流体与B流体的温差逐渐变低,具有换热功能的A流体更换频率慢,从而导致B流体与A流体之间的换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换热器,此高效换热器换热效率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高效换热器,包括密闭筒体,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密封固定设置有左封头和右封头,所述左封头上设置有A液入口和B液出口,所述右封头上设置有A液出口和B液入口,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若干第一换热管和若干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连接所述A液入口与所述A液出口,所述第二换热管连接所述B液入口与所述B液出口,所述第一换热管套接在所述第二换热管外,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第二换热管之间设置有过液通道。
[0006]其中,若干所述第一换热管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隔板a和第一隔板b,所述第二换热管长度长于所述第一换热管,若干所述第二换热管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隔板a和第二隔板b,所述第一隔板a和所述第二隔板a密封固定在所述左封头内,所述第一隔板b和所述第二隔板b密封固定在所述右封头内,所述第一隔板a与第二隔板a之间围成A液进料腔,所述第一隔板b与所述第二隔板b之间围成A液出料腔,所述A液入口连通所述A液进料腔,所述A液出口连通所述A液出料腔,所述第二隔板a与所述左封头之间围成B液出料腔,所述第二隔板b与所述右封头之间围成B液进料腔,所述B液入口连通所述B液进料腔,所述B液出口连通所述B液出料腔。
[0007]其中,所述第二换热管外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设置在所述过液通道内。
[0008]其中,所述第二换热管内设置有液流分割器,所述液流分割器包括若干挡板,若干所述挡板交错设置。
[0009]其中,所述左封头和所述右封头分别与所述筒体之间通过连接箍密封固定。
[0010]其中,所述筒体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架,所述筒体外侧设置有护板,所述安装架固定在所述护板上。
[0011]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由于本技术一种高效换热器包括密闭筒体,筒体的两端分别密封固定设置有左封头和右封头,左封头上设置有A液入口和B液出口,右封头上设置有A液出口和B液入口,
筒体内部设置有若干第一换热管和若干第二换热管,第一换热管连接A液入口与A液出口,第二换热管连接B液入口与B液出口,第一换热管套接在第二换热管外,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之间设置有过液通道。本技术通过将第一换热管套在第二换热管外,第二换热管内通入冷的液体,第一换热管内通入热的液体,通过用热的液体包裹冷的液体,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避免了两根管道之间的接触面积小,换热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将冷液和热液分别从不同端通入,从而实现了液体之间的逐渐变温,从而提高了温度的转移率。
[0013]通过设置A液进料腔、A液出料腔、B液出料腔、B液进料腔,从而可以使每根管道之间的液体在进液端和出液端进行混合,从而保证液体整体温度一致的问题。
[0014]通过设置螺旋叶片和液流分割器,一方面降低液流的流速,保证液流之间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换热,而螺旋叶片传热效率高,另一方面可以对液流进行切割混合,保证液流温度均匀,提高换热效率。
[0015]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高效换热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液体换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增加液流之间的接触面积和降低液流流速,从而可以增大液流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高效换热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的剖视图;
[0018]图3是图1中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图3中第一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图4中液流分割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筒体,11、左封头,111、A液入口,112、B液出口,12、右封头,121、A液出口,122、B液入口,2、第一换热管,21、第一隔板a,22、第一隔板b,3、第二换热管,30、螺旋叶片,31、第二隔板a,32、第二隔板b,33、A液进料腔,34、A液出料腔,35、B液出料腔,36、B液进料腔,4、液流分割器,41、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3]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以附图所示方位为准,仅代表相对的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的位置关系。
[0024]如图1、图2和图3共同所示,一种高效换热器,包括筒体1,筒体1的两端分别密封固定设置有左封头11和右封头12,左封头11和右封头12分别与筒体1之间通过连接箍密封固定。筒体1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架,筒体1外侧设置有护板,安装架固定在护板上。左封头11上设置有A液入口111和B液出口112,右封头12上设置有A液出口121和B液入口122。筒体1内部设置有若干第一换热管2和若干第二换热管3,第一换热管2套在第二换热管3外,第二换热管3长度长于第一换热管2,从而可以保证第二换热管3的两端分别穿出第一换热管2。第一换热管2连接A液入口111与A液出口121,第二换热管3连接B液入口122与B液出口112,第一换热管2与第二换热管3之间设置有过液通道。若干第一换热管2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隔板a21和第一隔板b22,若干第二换热管3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隔板a31和第二隔板b32,第一隔
板a21和第二隔板a31密封固定在左封头11内,第一隔板b22和第二隔板b32密封固定在右封头12内,第一隔板a21与第二隔板a31之间围成A液进料腔33,第一隔板b22与第二隔板b32之间围成A液出料腔34,A液入口111连通A液进料腔33,A液出口121连通A液出料腔34,第二隔板a31与左封头11之间围成B液出料腔35,第二隔板b32与右封头12之间围成B液进料腔36,B液入口122连通B液进料腔36,B液出口112连通B液出料腔35。热的A液通过A液入口111进入到A液进料腔33,然后通过第一换热管2进入到A液出料腔34,然后通过A液出口121排出;冷的B液通过B液入口122进入到B液进料腔36,然后通过第二换热管3进入到B液进料腔36,然后通过B液出口112排出。
[0025]如图4和图5共同所示,为了降低液体的流速,所以在第二换热管3外设置有螺旋叶片30,螺旋叶片30设置在过液通道内。从而当热的A液通过过液通道时,A液沿着螺旋叶片30进行旋转前进,从而可以使A液在前进方向上不断改变流向,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密封固定设置有左封头和右封头,所述左封头上设置有A液入口和B液出口,所述右封头上设置有A液出口和B液入口,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若干第一换热管和若干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连接所述A液入口与所述A液出口,所述第二换热管连接所述B液入口与所述B液出口,所述第一换热管套在所述第二换热管外,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第二换热管之间设置有过液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换热管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隔板a和第一隔板b,所述第二换热管长度长于所述第一换热管,若干所述第二换热管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隔板a和第二隔板b,所述第一隔板a和所述第二隔板a密封固定在所述左封头内,所述第一隔板b和所述第二隔板b密封固定在所述右封头内,所述第一隔板a与所述第二隔板a之间围成A液进料腔,所述第一隔板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明魏守胜高鑫夏鹏翔董文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梓源特种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