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氢装置和新型氢燃料电池汽车,属于机械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储氢装置包括第一储氢部件和多个体积小于所述第一储氢部件的第二储氢部件;所有所述第二储氢部件均与所述第一储氢部件通过同一连接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用所述储氢装置的新型氢燃料电池汽车。本申请提供的储氢装置和新型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体积小、储氢能力强的第二储氢部件对氢燃料进行储存,从而解决常规氢燃料电池汽车储氢瓶容积大、储氢工作压力高等问题。工作压力高等问题。工作压力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氢装置和新型氢燃料电池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储氢装置和新型氢燃料电池汽车。
技术介绍
[0002]氢燃料电池是燃料电池汽车的主要动力源,它是将氢燃料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其原理是电解水的逆反应,产物是电能与水,同时产生热量。氢燃料电池能量转化过程不涉及燃烧,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能量转化率高达90%。氢燃料电池化学反应的产物仅为水,不产生CO、NOx、SOx、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物。氢燃料电池车的驱动力来自于车上的电动机,因此氢燃料电池车可以理解为一辆“自带氢燃料发电机的电动车”。
[0003]据最新统计,迄今为止推出的燃料电池汽车中,压缩氢气最受关注,这主要是因为这种车型的燃料供给在技术性上最为简单可行,一般采用高压储氢,如图2所示,即在车辆上布置一到两个大容积储氢瓶,但这种设计存在以下问题:储氢时的工作压力较大(30MP~70Mp),有爆炸的风险;为满足续航里程,单个储氢瓶容积做的特别大(50L~100L+不等),布置在地板下方或者后行李箱中会侵占车辆的室内空间。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储氢装置和新型氢燃料电池汽车,以解决常规氢燃料电池储氢瓶容积大、储氢工作压力高等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
[0007]一种储氢装置,包括第一储氢部件和多个体积小于所述第一储氢部件的第二储氢部件;所有所述第二储氢部件均与所述第一储氢部件通过同一连接管连通。
[0008]由于常规氢燃料电池容积大、储氢工作压力高,故将储氢装置设置为相互连接的第一储氢部件和多个体积小于所述第一储氢部件的第二储氢部件,所述第一储氢部件和多个所述第二储氢部件通过同一管道连通,方便通过所述第一储氢部件来对多个所述第二储氢部件集中供氢;通过第一储氢部件和多个第二储氢部件来共同储存氢气,第二储氢部件的储氢能力远超第一储氢部件,而且尺寸更小,能节省更多的室内空间,同时工作压力更低,安全性高。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储氢部件包括由侧壁和底壁包围形成的空腔结构;
[0010]所述第二储氢部件成排布设,所述第一储氢部件的侧壁和所有所述第二储氢部件的底壁通过同一连接管相接通。
[0011]第一储氢部件包括由侧壁和底壁包围形成的空腔结构,空腔内用于容纳氢气;第二储氢部件成排布设,排列更为紧密,方便将其设置在所需部位;所述第一储氢部件的侧壁和所有所述第二储氢部件的底壁通过同一连接管相接通,第一储氢部件的体积比第二储氢部件大,故将第一储氢部件与连接管的接口设置在其侧壁,通过同一连接管能够分别对每个第二储氢部件进行供氢。
[0012]优选的,本方案还提供一种包括所述储氢装置的新型氢燃料电池汽车,其包括车体;
[0013]所述储氢装置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内部的底部;所有所述第二储氢部件均位于所述连接管的同侧。
[0014]为了方便对汽车供氢,本方案中在车体的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储氢装置,储氢装置的体积更小,且安全性更高,可有效解决常规氢燃料电池储氢瓶容积大、储氢工作压力高等问题;所有所述第二储氢部件均位于所述连接管的同侧,布局合理不杂乱,更方便将其布设在车体的内部。
[0015]优选的,在所述车体的内部,从前地板下方至第二排座椅下方,串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储氢部件。
[0016]由于汽车内空间有限,而在汽车前地板下方至第二排座椅下方存在未被充分利用的空间,故在所述车体的内部,将所述第二储氢部件串联设置从前地板下方至第二排座椅下方,能有效利用车体内部闲置空间。
[0017]优选的,所述第二储氢部件在所述车体的第二排座椅下方的部分设置为上下两排,且上下两排所述第二储氢部件均位于所述连接管的同侧。
[0018]由于汽车前地板下方空间有限,故将所述第二储氢部件在所述车体的汽车前地板下方的部分设置为单层铺设;汽车第二排座椅下方空间较大,能够放置更多的储氢合金,且不占用汽车室内空间,故将该区域设置为双层铺设;上下两排所述第二储氢部件均位于所述连接管的同侧,连接管无需缠绕和弯折,可以利用最短的连接管来实现连接和供氢目的,既经济又安全。
[0019]优选的,所有所述第二储氢部件的尺寸均相同,且每个所述第二储氢部件的底壁均通过导管与所述连接管对应贯通连接。
[0020]为方便布设和安装,本方案的每个所述第二储氢部件的尺寸均相同,可以使其铺设成同一平面,且每个第二储氢部件的接口端分别通过导管与所述连接管对应贯通连接,从而实现第一储氢部件和第二储氢部件的连接。
[0021]优选的,所述第一储氢部件和所述第二储氢部件均为圆柱结构;在周长一定的情况下圆的面积最大,故本方案中所述第一储氢部件和所述第二储氢部件均为圆柱结构,目的是为了减少材料的消耗,另外车辆在行驶中会产生一定的跳动和机械振动,引起液体的晃动,对容器内壁产生冲击,如果部件是圆形的,震动所产生的冲击就会沿部件的圆周方向均衡地分散到壁上,而不会出现应力过于集中的现象,使瓶体破裂。
[0022]优选的,所述每个第二储氢部件的外径均小于或等于所述车体的第二排座椅下方的最大高度的1/2;当将所述车体的第二排座椅下方设置为双层第二储氢部件时,若区域空间不足,可能会导致无法放入足够的第二储氢部件,或不方便安装、拆卸或更换。
[0023]优选的,所述第一储氢部件和所有所述第二储氢部件均与所述车体的底部平行设置;将第一储氢部件和第二储氢部件均平行贴合铺设在所述车体的底部,既可有效利用车内现在空间,而且车体底部可为第一储氢部件和第二储氢部件在纵向上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无需设置其他支撑组件。
[0024]优选的,所述第一储氢部件上设置有加氢口,当第一储氢部件内氢气不足时,可及时通过加氢口进行补充。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储氢装置,将储氢装置设置为相互连接的第一储氢部件和多个体积小于第一储氢部件的第二储氢部件,第一储氢部件和第二储氢部件通过同一管道连通,方便通过第一储氢部件来对多个第二储氢部件集中供氢;第二储氢部件的储氢能力远超第一储氢部件,而且尺寸更小,能节省更多的室内空间,同时工作压力更低,安全性高;
[0027]本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储氢装置的新型氢燃料电池汽车,将储氢装置设置在车体内,第二储氢装置的储氢能力很强,体积小,能够灵活布设,分别布设在汽车地板下方以及座椅下方空间,能节省更多的室内空间,整车的室内空间、安全性相比传统的氢燃料汽车都有很大改善,而且本方案中第一储氢部件内氢气不足时,能及时通过加氢站进行补充,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储氢部件和多个体积小于所述第一储氢部件的第二储氢部件;所有所述第二储氢部件均与所述第一储氢部件通过同一连接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氢部件包括由侧壁和底壁包围形成的空腔结构;所述第二储氢部件成排布设,所述第一储氢部件的侧壁和所有所述第二储氢部件的底壁通过同一连接管相接通。3.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氢装置的新型氢燃料电池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所述储氢装置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内部的底部;所有所述第二储氢部件均位于所述连接管的同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氢燃料电池汽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体的内部,从前地板下方至第二排座椅下方,串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储氢部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氢燃料电池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氢部件在所述车体的第二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欢欢,左猛,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