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医药用液滴定瓶,包括滴定瓶,所述滴定瓶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两组所述限位杆中间活动安装有螺杆,所述滴定瓶内部活动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杆活动连接,所述挤压板中间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螺杆相互拧合,所述螺杆上侧固定连接有六角接口,所述滴定瓶上侧外壁套接有外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壳套接在滴定瓶外壁后,使六角接头与六角接口相互对接,在驱动电机使螺杆转动,转动的螺杆会带动挤压板向下移动,从而挤压板会挤压滴定瓶内输液,有效的避免滴定瓶一直放置在高处,可以随身携带过程中滴定瓶继续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药用液滴定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医药用液滴定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临床治疗中,通过打点滴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相较于口服吞药而言,打点滴见效快,因此,在临床治疗中使用较为常见
[0003]而在输液的过程中,还存有一定弊端:1.需要一直将滴定瓶放置在高度,导致患者无法从事其他工作;2.在寒冷的天气,较为冰凉的输液输进身体内时,会产生较为强烈的刺痛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药用液滴定瓶,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药用液滴定瓶,包括滴定瓶,所述滴定瓶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两组所述限位杆中间活动安装有螺杆,所述滴定瓶内部活动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杆活动连接,所述挤压板中间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螺杆相互拧合,所述螺杆上侧固定连接有六角接口,所述滴定瓶上侧外壁套接有外壳,所述外壳内部中间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输出端与传动轴传动连接,且传动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六角接头,所述六角接头与所述六角接口相互对应。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壳左侧中间开设有第二螺孔。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螺孔内拧合连接有定位螺栓。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内壳,所述内壳和外壳之间设置有多组等距分布的电热丝。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壳前侧下端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和所述电热丝均电性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1.本技术通过外壳套接在滴定瓶外壁后,使六角接头与六角接口相互对接,在驱动电机使螺杆转动,转动的螺杆会带动挤压板向下移动,从而挤压板会挤压滴定瓶内输液,有效的避免滴定瓶一直放置在高处,可以随身携带过程中滴定瓶继续使用。
[0012]2.本技术内壳和电热丝,可以对滴定瓶内的溶液进行加热,避免在寒冷的天气中,较为冰凉的输液输进身体内时,会产生较为强烈的刺痛感。
附图说明
[001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医药用液滴定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医药用液滴定瓶的滴定瓶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医药用液滴定瓶的电热丝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滴定瓶;2、限位杆;3、螺杆;4、挤压板;5、限位孔;6、第一螺孔;7、六角接口;8、外壳;9、电机;10、六角接头;11、控制器;12、第二螺孔;13、定位螺栓;14、内壳;15、电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参阅图1
‑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药用液滴定瓶,包括滴定瓶1,所述滴定瓶1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两组所述限位杆2中间活动安装有螺杆3,所述滴定瓶1内部活动连接有挤压板4,所述挤压板4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5,所述限位孔5与所述限位杆2活动连接,所述挤压板4中间开设有第一螺孔6,所述第一螺孔6与所述螺杆3相互拧合,所述螺杆3上侧固定连接有六角接口7,所述滴定瓶1上侧外壁套接有外壳8,所述外壳8内部中间固定安装有电机9,所述电机9驱动输出端与传动轴传动连接,且传动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六角接头10,所述六角接头10与所述六角接口7相互对应,通过在滴定瓶1、限位杆2、螺杆3、挤压板4、限位孔5、第一螺孔6、六角接口7、外壳8、电机9和六角接头10,当外壳8套接在滴定瓶1外壁后,使六角接头10与六角接口7相互对接,在驱动电机9使螺杆转动,转动的螺杆3会带动挤压板4向下移动,从而挤压板4会挤压滴定瓶1内输液,有效的避免滴定瓶1一直放置在高处,可以随身携带过程中滴定瓶1继续使用。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8前侧下端安装有控制器11,通过控制器11可以控制电机9转动速度。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8左侧中间开设有第二螺孔12,所述第二螺孔12内拧合连接有定位螺栓13,通过拧合定位螺栓13可以将外壳8固定在滴定瓶1上。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8内部设置有内壳14,所述内壳14和外壳8之间设置有多组等距分布的电热丝15,可以对滴定瓶1内的溶液进行加热,避免在寒冷的天气中,较为冰凉的输液输进身体内时,会产生较为强烈的刺痛感。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11与所述电机9和所述电热丝15均电性连接。
[0023]在一种医药用液滴定瓶使用的时候,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医药用液滴定瓶,各个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0024]使用时,通过在滴定瓶1、限位杆2、螺杆3、挤压板4、限位孔5、第一螺孔6、六角接口7、外壳8、电机9和六角接头10,当外壳8套接在滴定瓶1外壁后,使六角接头10与六角接口7相互对接,在驱动电机9使螺杆转动,转动的螺杆3会带动挤压板4向下移动,从而挤压板4会挤压滴定瓶1内输液,有效的避免滴定瓶1一直放置在高处,可以随身携带过程中滴定瓶1继续使用,同时在外壳8内部设置有内壳14,且内壳14和外壳8之间设置有多组等距分布的电热丝15,可以对滴定瓶1内的溶液进行加热,避免在寒冷的天气中,较为冰凉的输液输进身体内时,会产生较为强烈的刺痛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药用液滴定瓶,包括滴定瓶(1),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定瓶(1)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两组所述限位杆(2)中间活动安装有螺杆(3),所述滴定瓶(1)内部活动连接有挤压板(4),所述挤压板(4)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5),所述限位孔(5)与所述限位杆(2)活动连接,所述挤压板(4)中间开设有第一螺孔(6),所述第一螺孔(6)与所述螺杆(3)相互拧合,所述螺杆(3)上侧固定连接有六角接口(7),所述滴定瓶(1)上侧外壁套接有外壳(8),所述外壳(8)内部中间固定安装有电机(9),所述电机(9)驱动输出端与传动轴传动连接,且传动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六角接头(10),所述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善惠,梁琼芳,张奔,
申请(专利权)人:黄善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