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轨伤损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6921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22:48
本文提供了一种钢轨伤损检测装置,包括控制器、轮组结构和涡流检测结构;轮组结构设有两个且分别与横梁的两端可拆卸连接,轮组结构用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沿钢轨行走;涡流检测结构设有两个且分别与横梁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涡流检测结构与轮组结构一一对应,涡流检测结构用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获取轮组结构行走过的钢轨表面的涡流信号并反馈给控制器。本文提供的装置设置有两个轮组结构和两个涡流检测结构,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沿两侧钢轨行走并对两侧钢轨同步进行伤损检测,无需多位操作人员配合,操作更加便利;并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且轮组结构和涡流检测结构均与横梁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便于拆装携带。结构简单便于拆装携带。结构简单便于拆装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轨伤损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钢轨检测
,尤其是一种对钢轨表面及浅表层伤损进行检测的钢轨伤损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铁路运输中,钢轨作为引导列车前进的关键基础设施之一,其平顺性检测及伤损情况检测至关重要。钢轨表面的伤损可能会引起轮轨冲击增大,容易导致钢轨使用寿命降低,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列车出轨、钢轨断裂等严重事故。
[0003]现有的对钢轨表面及浅表层伤损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采用涡流检测法,涡流检测建立在电磁感应原理之上,通过交变磁场使得导体内出现感应电流(涡流),通过测量感应电流的变化,实现对导体本身尺寸、伤损等的检测。但是,由于涡流探测方法需要依靠搭载于轨检小车上的涡流检测装置实现,因此仍存在着较多不足:需要现场操作人员手推轨检小车进行测量;可实现双侧钢轨同时检测的轨检小车大多体积较大、使用不便,需要4至6人配合作业;单侧钢轨检测的轨检小车虽大大减小了体积和重量,便利了操作,但检测速度较慢、效率较低且稳定性较差。
[0004]有鉴于此,本文旨在提供一种便于拆卸和携带、能够提高伤损检测效率的钢轨伤损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文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轨伤损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测效率低,检测操作不便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文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文提供一种钢轨伤损检测装置,包括控制器、轮组结构和涡流检测结构,所述轮组结构和所述涡流检测结构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0008]所述轮组结构设有两个且分别与横梁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轮组结构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沿钢轨行走;
[0009]所述涡流检测结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涡流检测结构分别与所述横梁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涡流检测结构与所述轮组结构一一对应,所述涡流检测结构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获取所述轮组结构行走过的所述钢轨表面的涡流信号并反馈给控制器。
[0010]具体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所述横梁的两端相连,位于所述横梁同一端的所述轮组结构和所述涡流检测结构均通过所述检测平台与所述横梁可拆卸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轮组结构包括第一轮组、第二轮组和电机;
[0012]所述第一轮组通过支架与所述检测平台相连,所述第一轮组与所述钢轨的顶面相接触;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电机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驱动所述第一轮组沿所述钢轨的顶面行走;所述第二轮组与所述检测平台相连,所述第二轮组用于在所述
第一轮组的带动下沿所述钢轨的内侧面行走。
[0013]优选地,所述轮组结构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轮组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轮组,所述第二轮组与所述第一轮组一一对应。
[0014]具体地,所述涡流检测结构设置在所述钢轨与所述检测平台之间,所述涡流检测结构位于同一端的两个所述第一轮组之间;
[0015]所述涡流检测结构包括涡流探头和固定板;
[0016]所述涡流探头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且朝向所述钢轨的表面,所述涡流探头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用于获取所述钢轨表面的涡流信号并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0017]进一步地,所述涡流检测结构还包括定位轮,所述固定板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
[0018]所述水平部和所述竖直部固定连接,所述水平部上的涡流探头用于探测钢轨顶面的涡流信号;所述竖直部上的所述涡流探头用于探测所述钢轨的内侧面的涡流信号;所述定位轮与所述水平部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轮的行走方向与所述轮组结构的行走方向相一致,所述定位轮用于使得所述水平部上的涡流探头与所述钢轨顶面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
[0019]优选地,所述横梁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横梁上设有弹簧阻尼器,所述弹簧阻尼器与所述第二轮组相配合使得所述竖直部上的涡流探头与所述钢轨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
[0020]优选地,所述横梁上还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弹簧阻尼器的外侧。
[0021]具体地,所述检测平台上还连接有电源。
[0022]具体地,所述横梁上设置有设备平台,所述设备平台用于承载所述控制器。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文所述钢轨伤损检测装置,设置有两个轮组结构和两个涡流检测结构,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沿两侧钢轨行走并对两侧钢轨同步进行伤损检测,无需多位操作人员配合,操作更加便利;并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且轮组结构和涡流检测结构均与横梁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便于拆装携带。
[0024]为让本文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文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文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示出了本文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轨伤损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示出了本文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轨伤损检测装置的正视图;
[0028]图3示出了本文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轨伤损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0029]图4示出了本文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轨伤损检测装置的侧视图;
[0030]图5示出了本文实施例中的涡流检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示出了本文实施例中的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示出了本文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轨伤损检测装置局部结构的示意图。
[0033]附图符号说明:
[0034]10、控制器;
[0035]20、横梁;
[0036]21、套筒;
[0037]22、弹簧阻尼器;
[0038]30、轮组结构;
[0039]31、第一轮组;
[0040]32、第二轮组;
[0041]40、涡流检测结构;
[0042]41、涡流探头;
[0043]42、固定板;
[0044]421、水平部;
[0045]422、竖直部;
[0046]43、定位轮;
[0047]50、检测平台;
[0048]60、电源;
[0049]70、设备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下面将结合本文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文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文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文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文保护的范围。
[0051]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轨伤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轮组结构和涡流检测结构,所述轮组结构和所述涡流检测结构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轮组结构设有两个且分别与横梁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轮组结构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沿钢轨行走;所述涡流检测结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涡流检测结构分别与所述横梁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涡流检测结构与所述轮组结构一一对应,所述涡流检测结构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获取所述轮组结构行走过的所述钢轨表面的涡流信号并反馈给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所述横梁的两端相连,位于所述横梁同一端的所述轮组结构和所述涡流检测结构均通过所述检测平台与所述横梁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组结构包括第一轮组、第二轮组和电机;所述第一轮组通过支架与所述检测平台相连,所述第一轮组与所述钢轨的顶面相接触;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电机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驱动所述第一轮组沿所述钢轨的顶面行走;所述第二轮组与所述检测平台相连,所述第二轮组用于在所述第一轮组的带动下沿所述钢轨的内侧面行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组结构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轮组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轮组,所述第二轮组与所述第一轮组一一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茁刘秀波张博马帅熊龙辉强伟乐张志川张彦博孙嘉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