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暖手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631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2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暖手杯,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外壳和内胆在口部进行焊接,外壳的底部与杯底上端部进行焊接,外壳、内胆和杯底之间的间隙抽真空形成真空层,所述真空层设有导热物质,所述导热物质为液态金属,所述液态金属的熔点低于50℃;凝固的导热物质沉积在内胆下方时与内胆接触,熔化后液态的导热物质沉积在内胆下方时不与内胆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暖手杯,具有暖手作用的同时还具有保温功能,结构简单,安全性高。安全性高。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暖手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温杯,尤其涉及一种能保温又能暖手的保温杯。

技术介绍

[0002]单层或双层的非保温水杯,冬天用于喝水的同时还可以用于暖手,但不能长久的保温;而现有的保温杯多采用真空技术来实现保温,内胆内热水的温度无法向外壳传递,因此保温杯在实现保温功能的同时,也失去了暖手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暖手杯,具有暖手作用同时还具有真空保温功能,结构简单,安全性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暖手杯,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外壳和内胆在口部进行焊接,外壳的底部与杯底上端部进行焊接,外壳、内胆和杯底之间的间隙抽真空形成真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层设有导热物质,所述导热物质可以在真空层内流动,在杯子正立时,所述导热物质在可流动的状态下沉积在内胆的下方且不与内胆接触。
[0006]作为优选,所述导热物质为金属或合金制成的导热粉末颗粒或者混合物。
[0007]作为优选,所述导热物质为铁或铜或不锈钢粉末颗粒。
[0008]作为优选,所述导热物质为铁或铜或不锈钢粉末颗粒的混合物。
[0009]作为优选,所述导热物质为液态金属,所述液态金属的熔点低于50℃;凝固的导热物质沉积在内胆下方时与内胆接触,融化后液态的导热物质沉积在内胆下方时不与内胆接触。
[0010]作为优选,所述导热物质为镓或镓金属合金。
[0011]作为优选,所述内胆在口部外翻并向下弯折构成翻折部,所述翻折部的下端与所述外壳内折部根部的平台焊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真空层起到保温作用,导热物质起到将热水热量传导到外壳的作用,使杯子外壁加热可暖手,同时可以使热水温度加速下降,便于饮用。
[0013]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导热物质采用金属或合金制成的导热粉末颗粒或者混合物,具体为铁、铜、不锈钢粉末颗粒或其混合物,导热性能和流动性能都较好,能够有效的导热。
[0014]再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导热物质为液态金属,具体为镓或镓金属合金,根据其固液转换的温度要求特性和固液状态下的体积变化情况,设计使固液不同状态与内胆的相对位置不同,巧妙的实现了固液转化功能,液态的导热物质使内胆和外壳的连接更加紧密,提高导热效率。
[0015]再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杯口焊接位置在外侧下方,不与口部接触也不与食品接
触,即使焊接部位脱焊导致导热物质泄露也不会使使用者误饮,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导热物质可流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导热物质凝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导热物质可流动状态下杯子倒立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1至4,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本技术是一种暖手杯,其内胆2和外壳1在口部进行焊接连接固定,外壳1的底部与杯底3的上端部焊接连接固定,杯底3设有有抽真空孔,所述内胆2、外壳1和杯底3之间的间隙抽真空形成真空层,所述内胆2和外壳1之间的间隙填充有导热物质4,由于抽真空的温度高达450

600度,因此所述的导热物质4要求在抽真空的高温环境中能够稳定,不能被蒸发、沸腾或熔化;为满足要求,所述导热物质4可以选择金属或合金制成的导热粉末颗粒或者混合物(如铁、铜、不锈钢粉末颗粒或其混合物),也可以选择液态金属(如镓或镓金属合金)。
[0022]当所述导热物质4为金属或合金制成的导热粉末颗粒或者混合物(如铁、铜、不锈钢粉末颗粒或其混合物),在保温杯正立时,所述导热物质4沉淀在内胆2下方,且不与内胆接触,此时保温杯处于保温状态,在保温杯倒立时,所述导热物质4填充在内胆2和外壳1之间,此时处于导热状态,所述内胆2内的热水通过内胆2和导热物质4传递到外壳1外表面,从而达到加热保温杯外表面的作用,进而使用者可以通过保温杯外表面进行暖手,同时热水也可以达到降温的目的,便于使热水快速用于饮用。
[0023]当所述导热物质4为液态金属(如镓或镓金属合金),镓或镓金属合金的熔点在10度左右,常温环境为液态,而沸点远远高于抽真空温度,而其在低温环境中会凝固,且凝固状态的体积大于液态状态的体积,基于上述镓或镓金属合金的特性,在保温杯正立时,导热物质4在内胆下方,凝固的导热物质4

1与内胆底部接触,而在熔化后,液态的导热物质4

2由于体积变小而不与内胆4的底部接触,在保温杯倒立时,液态的导热物质4

2填充在内胆和外壳之间,此时处于导热状态。此种设计下,保温杯处于低温环境时,导热物质4凝固在内胆2下方并与内胆2的底部接触,此时,倒入热水,内胆2的底部将热量传递给凝固的导热物质4

1,凝固的导热物质4

1熔化成液态的导热物质4

2,此时液态的导热物质4

2的液面不与内胆2的底部接触,将保温杯倒立使液态的导热物质4

2填充在内胆2和外壳1之间进行导热,此时,内胆2内的热水便可通过内胆2和液态的导热物质4

2传递到外壳1的外表面,从而达到加热保温杯外表面的作用,进而使用者可以通过保温杯外表面进行暖手,同时热水也可以达到降温的目的,便于使热水快速用于饮用。
[0024]所述内胆2在口部外翻并向下弯折构成翻折部21,所述翻折部21的下端与所述外壳内折部11根部的平台12焊接。这种结构,将焊接部位设置在口部外侧下方,不与口部接
触,可以防止焊接部位脱焊时导热物质泄露被使用者误饮,引发事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暖手杯,包括外壳(1)和内胆(2),所述外壳(1)和内胆(2)在口部进行焊接,外壳(1)的底部与杯底(3)上端部进行焊接,外壳(1)、内胆(2)和杯底(3)之间的间隙抽真空形成真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层设有导热物质(4),所述导热物质(4)为液态金属,所述液态金属的熔点低于50℃;凝固的导热物质(4

1)沉积在内胆(2)下方时与内胆(2)接触,熔化后液态的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杨海刘润军朱飞阚涛简威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