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拖车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5899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包括底框架;上围组,所述上围组包括与所述底框架枢接的第一上围框架;所述第一上围框架与所述底框架枢接,以使所述第一上围框架从展开位置转动至与所述底框架呈叠置状态的收置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第一上围框架与底框架枢接,使得第一上围框架能处于展开位置,此时第一上围框架与底框架之间形成了供婴童乘坐的容置空间,及可供婴童进入容置空间的开放位置,当使用者专注于安置小孩童进入拖车时,大孩童也能自己进入拖车,使用者的目光可同时注意到大孩童,避免大孩童乱跑产生安全上的风险。险。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拖车骨架


[0001]本技术涉及婴童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婴儿拖车骨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婴儿拖车体积较大,相对重量也较重,当婴儿拖车从收折状态展开时,照顾者或使用者必须施以较大的力量来展车,可能发生力道控制不当,展车力度过大,造成展车不顺畅,费力而又无法顺利展车。再者,照顾者或使用者在手持物品或牵引孩童时,无法同时操作拖车进行展开或收折,因此在操作拖车的过程中,难以兼顾孩童,若孩童乱跑,增加孩童的安全隐患以及父母在照顾上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婴儿拖车骨架。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婴儿拖车骨架,包括
[0006]底框架,所述底框架下侧设有车轮,所述底框架上设有用于作用在骨架上使骨架移动的手拉杆;
[0007]上围组,所述上围组包括与所述底框架枢接的第一上围框架;
[0008]所述第一上围框架处于与所述底框架互呈夹角状态的展开位置时,两者之间形成可供婴童乘坐的容置空间,及可供婴儿进入容置空间的开放位置;
[0009]所述第一上围框架与所述底框架枢接,以使所述第一上围框架从展开位置转动至与所述底框架呈叠置状态的收置位置。
[0010]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所述第一上围框架一端部上设有供踩踏的脚踏部,所述脚踏部供所述第一上围框架自收置位置转动至展开位置。
[0011]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所述第一上围框架与所述底框架之间设有第一靠背部,所述第一靠背部底端与所述底框架一侧枢接,以供所述第一靠背部转动至相对所述底框架叠置的折收位置,或供所述第一靠背部转动至相对所述底框架展开的使用位置。
[0012]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所述第一靠背部与所述第一上围框架之间设有第一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一靠背部处于使用位置时,使所述第一上围框架保持位于展开位置上。
[0013]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上围框架上的定位部,以及可相对所述第一靠背部移动的销栓。
[0014]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所述第一靠背部与所述第一上围框架之间设有第一释放机构,所述第一释放机构用于解除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对所述第一上围框架的限制,以使所述第一上围框架自展开位置转动至收置位置。
[0015]如上或所述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所述上围组还包括第二上围框架,所述第二上围框架一端与所述第一上围框架枢接,所述第二上围框架处于展开位置时,其与所述第一
上围框架构成环绕所述底框架周侧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二上围框架处于收置位置时,所述第二上围框架相对所述第一上围框架叠置。
[0016]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所述第二上围框架与所述底框架之间设有第二靠背部,所述第二靠背部底端与所述底框架相应的一侧枢接,以供所述第二靠背部转动至相对所述底框架叠置的折收位置,或供所述第二靠背部转动至相对所述底框架展开的使用位置。
[0017]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所述第二靠背部与所述第二上围框架之间设有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二靠背部处于使用位置时,使所述第二上围框架保持位于展开位置上。
[0018]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所述第二靠背部与所述第二上围框架之间设有第二释放机构,所述第二释放机构用于解除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对所述第二上围框架的限制,以使所述第二上围框架自展开位置转动至收置位置。
[0019]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还包括连动件,所述连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上围框架、所述第二上围框架和所述底框架活动连接;
[0020]所述第一上围框架运动时通过所述连动件带动所述第二上围框架运动,使所述上围组在自收置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切换;或
[0021]所述第二上围框架运动时通过所述连动件带动所述第一上围框架运动,使所述上围组在自收置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切换。
[0022]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所述连动件中段与所述第一上围框架枢接,一端部与所述第二上围框架滑动连接,另一端部与所述底框架滑动连接。
[0023]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还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设于所述第二上围框架与所述连动件之间,并用于将所述上围组锁定在展开位置上;或
[0024]所述锁定机构,设于所述底框架与所述连动件之间,并用于将所述上围组锁定在展开位置上。
[0025]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所述第一靠背部与所述上围组的相应一侧之间设有靠背连动件,所述上围组自收置位置移动至展开位置时,所述靠背连动件,联动所述第一靠背部同步自收折位置转动至使用位置。
[0026]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所述第二靠背部与所述上围组的相应一侧之间设有靠背连动件,所述上围组自收置位置移动至展开位置时,所述靠背连动件,联动所述第二靠背部同步自收折位置转动至使用位置。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如下优点:
[0028]1.本技术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第一上围框架与底框架枢接,使得第一上围框架能处于展开位置,此时第一上围框架与底框架之间形成了供婴童乘坐的容置空间,及可供婴童进入容置空间的开放位置,当使用者专注于安置小孩童进入拖车时,大孩童也能自己进入拖车,使用者的目光可同时注意到大孩童,避免大孩童乱跑产生安全上的风险。
[0029]2.本技术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进一步搭配第二上围框架配置,使得上围组有不同的车架配置变化,以适用不同的使用情境。再者,上围组可以从展开位置转动至收置位置,此时上围组与底架呈叠置状态,当展开时,使用者除了可以用手拉起上围组外的展车方式外,还可以选择踩踏位于第一上围框架一端上的脚踏部,通过杠杆的方式展车,无需弯
腰操作,操作性更为直接快速。脚踏展车,操作方便,使用者可以解放双手进行持物或抱小孩,使用便利性大幅提升。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是实施例一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0032]图2是实施例一的半展开状态示意图;
[0033]图3是实施例一的收置状态示意图;
[0034]图4是实施例一的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一释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5是图4的右视图;
[0036]图6是实施例二的展开状态示意图一;
[0037]图7是实施例二的展开状态示意图二;
[0038]图8是实施例二的第二上围框架处于收置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0039]图9是实施例二的第一上围框架和第二上围框架均处于收置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拖车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框架(1),所述底框架(1)下侧设有车轮,所述底框架(1)上设有用于作用在骨架上使骨架移动的手拉杆;上围组(2),所述上围组(2)包括与所述底框架(1)枢接的第一上围框架(21);所述第一上围框架(21)处于与所述底框架(1)互呈夹角状态的展开位置时,两者之间形成可供婴童乘坐的容置空间,及可供婴儿进入容置空间的开放位置;所述第一上围框架(21)与所述底框架(1)枢接,以使所述第一上围框架(21)从展开位置转动至与所述底框架(1)呈叠置状态的收置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围框架(21)一端部上设有供踩踏的脚踏部(211),所述脚踏部(211)供所述第一上围框架(21)自收置位置转动至展开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围框架(21)与所述底框架(1)之间设有第一靠背部(31),所述第一靠背部(31)底端与所述底框架(1)一侧枢接,以供所述第一靠背部(31)转动至相对所述底框架(1)叠置的折收位置,或供所述第一靠背部(31)转动至相对所述底框架(1)展开的使用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靠背部(31)与所述第一上围框架(21)之间设有第一定位机构(41),所述第一定位机构(41)用于在所述第一靠背部(31)处于使用位置时,使所述第一上围框架(21)保持位于展开位置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41)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上围框架(21)上的定位部(411),以及可相对所述第一靠背部(31)移动的销栓(412)。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靠背部(31)与所述第一上围框架(21)之间设有第一释放机构(51),所述第一释放机构(51)用于解除所述第一定位机构(41)对所述第一上围框架(21)的限制,以使所述第一上围框架(21)自展开位置转动至收置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围组(2)还包括第二上围框架(22),所述第二上围框架(22)一端与所述第一上围框架(21)枢接,所述第二上围框架(22)处于展开位置时,其与所述第一上围框架(21)构成环绕所述底框架(1)周侧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二上围框架(22)处于收置位置时,所述第二上围框架(22)相对所述第一上围框架(21)叠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婴儿拖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围框架(22)与所述底框架(1)之间设有第二靠背部(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黃羽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乐美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