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活性污泥反应器,包括反应池、沉淀池、污泥提升泵、污水入口、污水出口、固定板、曝气装置、驱动轮、横梁、动力传动装置和刮泥装置,所述沉淀池位于反应池的底部,所述污泥提升泵设于沉淀池中,所述污水入口设于反应池的上部,所述污水出口设于反应池的下部,所述固定板设于反应池的内壁上,所述曝气装置设于固定板上,所述驱动轮与曝气装置相连接,所属横梁设于反应池的上端,所述动力传动装置设于横梁上,所述刮泥装置与动力传动装置相连接且位于反应池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可对反应沉淀后的污泥进行及时清除排出、大大提高反应效率的污水处理用活性污泥反应器。大提高反应效率的污水处理用活性污泥反应器。大提高反应效率的污水处理用活性污泥反应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活性污泥反应器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是指一种污水处理用活性污泥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活性污泥可分为好氧活性污泥和厌氧颗粒活性污泥,活性污泥主要用来处理污废水。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有机污水的一类好氧处理方法,现有的活性污泥处理装置,对反应后沉淀的污泥没有能够及时的排出,会造成反应池沉积过多反应后的活性污泥,影响污水处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对反应沉淀后的污泥进行及时清除排出、大大提高反应效率的污水处理用活性污泥反应器。
[0004]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污水处理用活性污泥反应器,包括反应池、沉淀池、污泥提升泵、污水入口、污水出口、固定板、曝气装置、驱动轮、防护罩、横梁、动力传动装置和刮泥装置,所述沉淀池位于反应池的底部,所述污泥提升泵设于沉淀池中,所述污水入口设于反应池的上部,所述污水出口设于反应池的下部,所述固定板设于反应池的内壁上,所述曝气装置设于固定板上,所述驱动轮与曝气装置相连接,所述防护罩设于曝气装置的外部,所属横梁设于反应池的上端,所述动力传动装置设于横梁上,所述刮泥装置与动力传动装置相连接且位于反应池的内部;所述刮泥装置包括换向轮一、换向轮二、换向轮三、换向轮四和刮板带,所述换向轮一、换向轮二、换向轮三和换向轮四均转动设于反应池的内部,所述换向轮一与动力传动装置动力连接且与换向轮三处于一个竖直面上,所述换向轮三与换向轮四处于一个水平面上,所述刮板带传动设于换向轮一、换向轮二、换向轮三和换向轮四上。
[0005]进一步地,所述动力传动装置包括电机、转动轮一、支杆、转动轮二、皮带一、皮带二和皮带三,所述电机设于横梁上,所述转动轮一设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所述支杆设于横梁上,所述转动轮二转动设于支杆上,所述皮带一传动设于转动轮一和转动轮二上,所述皮带二传动设于转动轮二和驱动轮上,所述皮带三传动设于转动轮一和换向轮一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滚筒、曝气孔和刮泥板,所述滚筒转动设于固定板上且与驱动轮相连接,所述曝气孔均匀且贯通设于滚筒的外圈,所述刮泥板均匀设于滚筒的外表面。
[0007]优选地,所述曝气装置设有多组。
[0008]优选地,所述曝气装置的下部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设于反应池的内壁上。
[0009]优选地,所述防护罩的上部与反应池密封连接,所述防护罩的下端与过滤板之间有缝隙。
[0010]优选地,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0011]本技术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活性污泥反应器通过设置刮泥装置可以把反应后的活性污泥及时的刮送到沉淀池中,并通过污泥提升泵及时的排出,以免沉淀的活性污泥积累过多,影响污水的处理,通过动力传动装置带动曝气装置,可以使得活性污泥与污水充分反应,加快反应的速度,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污水处理用活性污泥反应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污水处理用活性污泥反应器的曝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1、反应池,2、沉淀池,3、污泥提升泵,4、污水入口,5、污水出口,6、固定板,7、曝气装置,8、驱动轮,9、防护罩,10、横梁,11、动力传动装置,12、刮泥装置,13、换向轮一,14、换向轮二,15、换向轮三,16、换向轮四,17、刮板带,18、电机,19、转动轮一,20、支杆,21、转动轮二,22、皮带一,23、皮带二,24、皮带三,25、滚筒,26、曝气孔,27、刮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如图1
‑
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活性污泥反应器,包括反应池1、沉淀池2、污泥提升泵3、污水入口4、污水出口5、固定板6、曝气装置7、驱动轮8、防护罩9、横梁10、动力传动装置11和刮泥装置12,沉淀池2位于反应池1的底部,污泥提升泵3设于沉淀池2中,污水入口4设于反应池1的上部,污水出口5设于反应池1的下部,固定板6设于反应池1的内壁上,曝气装置7设于固定板6上,驱动轮8与曝气装置7相连接,防护罩9设于曝气装置7的外部,所属横梁10设于反应池1的上端,动力传动装置11设于横梁10上,刮泥装置12与动力传动装置11相连接且位于反应池1的内部;刮泥装置12包括换向轮一13、换向轮二14、换向轮三15、换向轮四16和刮板带17,换向轮一13、换向轮二14、换向轮三15和换向轮四16均转动设于反应池1的内部,换向轮一13与动力传动装置11动力连接且与换向轮三15处于一个竖直面上,换向轮三15与换向轮四16处于一个水平面上,刮板带17传动设于换向轮一13、换向轮二14、换向轮三15和换向轮四16上。
[0018]动力传动装置11包括电机18、转动轮一19、支杆20、转动轮二21、皮带一22、皮带二23和皮带三24,电机18设于横梁10上,转动轮一19设于电机18的动力输出端,支杆20设于横梁10上,转动轮二21转动设于支杆20上,皮带一22传动设于转动轮一19和转动轮二21上,皮
带二23传动设于转动轮二21和驱动轮8上,皮带三24传动设于转动轮一19和换向轮一13上。
[0019]曝气装置7包括滚筒25、曝气孔26和刮泥板27,滚筒25转动设于固定板6上且与驱动轮8相连接,曝气孔26均匀且贯通设于滚筒25的外圈,刮泥板27均匀设于滚筒25的外表面。
[0020]曝气装置7设有多组。
[0021]曝气装置7的下部设有过滤板,过滤板设于反应池1的内壁上。
[0022]防护罩9的上部与反应池1密封连接,防护罩9的下端与过滤板之间有缝隙。
[0023]电机18为伺服电机。
[0024]具体使用时,污水经过污水入口4进入到反应池1中,电机18驱动转动轮一19旋转,通过皮带一22传动,转动轮二21旋转,通过皮带二23传动,带动驱动轮8旋转并驱动滚筒25旋转,压缩的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活性污泥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池、沉淀池、污泥提升泵、污水入口、污水出口、固定板、曝气装置、驱动轮、防护罩、横梁、动力传动装置和刮泥装置,所述沉淀池位于反应池的底部,所述污泥提升泵设于沉淀池中,所述污水入口设于反应池的上部,所述污水出口设于反应池的下部,所述固定板设于反应池的内壁上,所述曝气装置设于固定板上,所述驱动轮与曝气装置相连接,所述防护罩设于曝气装置的外部,所属横梁设于反应池的上端,所述动力传动装置设于横梁上,所述刮泥装置与动力传动装置相连接且位于反应池的内部;所述刮泥装置包括换向轮一、换向轮二、换向轮三、换向轮四和刮板带,所述换向轮一、换向轮二、换向轮三和换向轮四均转动设于反应池的内部,所述换向轮一与动力传动装置动力连接且与换向轮三处于一个竖直面上,所述换向轮三与换向轮四处于一个水平面上,所述刮板带传动设于换向轮一、换向轮二、换向轮三和换向轮四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活性污泥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装置包括电机、转动轮一、支杆、转动轮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兰明,郑依平,
申请(专利权)人:蕉岭伟态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