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MCU的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580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MCU监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MCU的监控系统,应用于多MCU的工控设备,工控设备包括若干MCU电路,包括主控模块、若干控制监控模块和若干电源监控模块,主控模块分别与若干控制监控模块和若干电源监控模块连接,控制监控模块的数量和电源监控模块的数量与工控设备MCU电路的数量保持一致,每个控制监控模块一一对应的与一个MCU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每个电源监控模块一一对应的与一个MCU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工控设备的MCU电路监控难度大、可靠性低以及工人巡检的工作量大的问题。可靠性低以及工人巡检的工作量大的问题。可靠性低以及工人巡检的工作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MCU的监控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MCU监控
,具体涉及一种多MCU的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或者单片机,是把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 Unit;CPU)的频率与规格做适当缩减,并将内存(memory)、计数器(Timer)、USB、A/D转换、UART、PLC、DMA等周边接口,甚至LCD驱动电路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组合控制。诸如手机、PC外围、遥控器,汽车电子、工业上的步进马达、机器手臂的控制等,都可见到MCU的身影。
[0003]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气装置的智能化程度逐渐提升,带来的挑战是工控设备的数据处理难度提升,现有的工控设备改变了传统技术中一个MCU控制所有电气设备的方式,采用多个MCU分别处理对应的数据和装置,这样的控制方式提高了对工控设备的MCU的工作状况进行监控的难度,当工控设备中MCU发生故障时需要多所有的MCU电路进行巡检,工人的工作量大,监控的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于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MCU的监控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工控设备的MCU电路监控难度大、可靠性低以及工人巡检的工作量大的问题。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多MCU的监控系统,应用于多MCU的工控设备,工控设备包括若干MCU电路,多MCU的监控系统包括主控模块、若干控制监控模块和若干电源监控模块,主控模块分别与若干控制监控模块和若干电源监控模块连接,控制监控模块的数量和电源监控模块的数量与工控设备MCU电路的数量保持一致,每个控制监控模块一一对应的与一个MCU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每个电源监控模块一一对应的与一个MCU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0008]进一步地,每个控制监控模块均包括结构相同的控制监控电路,控制监控电路的输入端与对应的MCU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且控制监控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连接。
[0009]进一步地,控制监控电路的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与节点+5V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与节点VA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并联有电阻R7,且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3与节点PWM连接,节点VA通过电容C4接地,节点+5V和节点VA均与主控模块连接,节点PWM与对应的MCU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
[0010]进一步地,每个电源监控模块均包括结构相同的电源监控电路,电源监控电路的输入端与对应的MCU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且电源监控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连接。
[0011]进一步地,电源监控电路的电阻R5的输入端分别与节点+5V、三极管Q2的集电极以及电阻R6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5的输出端分别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以
及电阻R7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7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节点VB连接,节点VB通过电容C2接地,三极管Q3的基极分别与节点Vcc和电阻R8的输入端连接,且三极管Q3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8的输出端和地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分别与节点EN和电阻R8的输入端连接,且三极管Q4的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8的输出端和地连接,节点+5V、节点VB以及节点EN均与主控模块连接,节点Vcc与对应的MCU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0012]进一步地,主控模块的主控芯片的具体型号为AT89S52。
[0013]进一步地,每个MCU电路还包括内存模块,所有内存模块与监控系统连接。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内存管理模块,内存管理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若干MCU电路的内存模块连接,且内存管理模块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连接。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的输入端与主控模块连接,且无线通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外部的监控中心。
[0016]本技术的多MCU的监控系统,针对多MCU的工控设备的每个MCU电路进行单独的监控,提高了MCU电路的监控的可靠性,同时控制监控模块监控MCU电路的控制情况,电源监控模块监控MCU电路的供电情况,提高了监控的智能化程度,降低了监控的难度,避免了当一个MCU发生故障而整体检修的情况,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量。
[0017]本技术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实施例1的多MCU的监控系统结构框图。
[0020]图2是控制监控电路原理图。
[0021]图3是电源监控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技术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此外,本文中记载的技术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还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意合适的方式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易于理解与本文提供的实施例有关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顺序还可以改变。附图和实施例中的任何顺序仅仅用于说明用途,并不暗示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除非明确说明要求按照某一顺序。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MCU的监控系统,应用于多MCU的工控设备,工控设备包括若干MCU电路,多MCU的监控系统包括主控模块、若干控制监控模块和若干电源监
控模块,主控模块分别与若干控制监控模块和若干电源监控模块连接,控制监控模块的数量和电源监控模块的数量与工控设备MCU电路的数量保持一致,每个控制监控模块一一对应的与一个MCU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每个电源监控模块一一对应的与一个MCU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0026]控制监控模块检测对应的MCU电路的PWM控制信号情况,若长时间无PWM信号输出,对应的MCU电路发生控制故障,电源监控模块检测对应的MCU电路的供电情况,若无电源电压输入,对应的MCU电路发生供电故障,主控模块接收各个控制监控模块和电源监控模块的监控信号进行处理。
[0027]本技术的多MCU的监控系统,针对多MCU的工控设备的每个MCU电路进行单独的监控,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MCU的监控系统,应用于多MCU的工控设备,所述的工控设备包括若干MCU电路,其特征在于:多MCU的监控系统包括主控模块、若干控制监控模块和若干电源监控模块,所述的主控模块分别与若干控制监控模块和若干电源监控模块连接,所述的控制监控模块的数量和电源监控模块的数量与工控设备MCU电路的数量保持一致,每个控制监控模块一一对应的与一个MCU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每个电源监控模块一一对应的与一个MCU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MCU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控制监控模块均包括结构相同的控制监控电路,所述的控制监控电路的输入端与对应的MCU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且控制监控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MCU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监控电路的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与节点+5V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与节点VA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并联有电阻R7,且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3与节点PWM连接,所述的节点VA通过电容C4接地,所述的节点+5V和节点VA均与主控模块连接,节点PWM与对应的MCU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MCU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电源监控模块均包括结构相同的电源监控电路,所述的电源监控电路的输入端与对应的MCU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且电源监控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芯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