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轴承冷却制冷联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569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轴承冷却制冷联合设备,包括回收机构和冷却机构,所述回收机构的一侧上方连接有用于冷却液输出的出液机构,用于轴承冷却的所述冷却机构连接在出液机构的输出端,且出液机构的前端安装有用于安装连接的安装机构。该高速轴承冷却制冷联合设备,与现有的装置相比,通过进液口,可以将冷却后回流的冷却油液进行连通到循环管板中,从而可以利用冷却油中剩余的低温将工作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带走,从而可以对装置自身的冷却液进行充分利用,以减少冷却能量的浪费,同时循环管板为曲管,可以增加流通的面积,使得利用最大化,通过散热扇,可以与循环管板配合,来提高对工作板的降温效率。来提高对工作板的降温效率。来提高对工作板的降温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轴承冷却制冷联合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具体为一种高速轴承冷却制冷联合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将Dmn值超过1.0x106mm.r/min的滚动轴承称为高速轴承。这里Dm为滚动轴承的平均直径,n为内圈的转速。在实际应用中,高速进口轴承的Dmn值已达到3.0x106mm.r/min,高速轴承要求轴承所在回转系统经过精密的动平衡,轴与座孔安装轴承的部位应具有高于一般要求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然而高速轴承在使用时常常要配合冷却制冷设备进行使用。
[0003]现有的高速轴承用制冷联合设备,存在使用时不能对循环的冷却液进行回收利用,从而会造成能量的浪费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速轴承冷却制冷联合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轴承冷却制冷联合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轴承冷却制冷联合设备,包括回收机构和冷却机构,所述回收机构的一侧上方连接有用于冷却液输出的出液机构,用于轴承冷却的所述冷却机构连接在出液机构的输出端,且出液机构的前端安装有用于安装连接的安装机构,所述冷却机构的外部上方设置有用于盖合的组合机构,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制冷箱、工作板、散热扇、进液口和循环管板,所述制冷箱的内部上方设置有工作板,且制冷箱的外部上方中部安装有散热扇,所述制冷箱的一侧上方连接有进液口,且进液口的输出端连接有循环管板。
[0006]进一步的,所述出液机构包括出液管、分散管和开合阀,所述出液管的前端连接有分散管,且分散管的上方中部设置有开合阀。
[0007]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下盘盖、冷却管和安装头,所述下盘盖的内部盘绕有冷却管,且冷却管的输入端设置有安装头。
[0008]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机构还包括支撑板,且支撑板安装在冷却管的中部,并且支撑板关于下盘盖呈环形分布。
[000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连接管、连接头和安装盖,所述连接管的前端中部固定有连接头,且连接头的外部设置有安装盖。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机构还包括密封垫,且密封垫设置在安装盖的内侧。
[0011]进一步的,所述组合机构包括上盘盖、中空槽和安装丝,所述上盘盖的内侧中部开设有中空槽,且上盘盖的上表面一周安装有安装丝。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速轴承冷却制冷联合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高速轴承用制冷联合设备,可以对装置自身的冷却液进行充分利用,以减少冷却能量的浪费,且可以进行分路连接,并且连接较为方便紧固,同时可以提高对冷却液的利
用率,使得冷却液能够充分的吸热,从而使得降温的效率更高。
[0013]1.本技术通过进液口,可以将冷却后回流的冷却油液进行连通到循环管板中,从而可以利用冷却油中剩余的低温将工作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带走,从而可以对装置自身的冷却液进行充分利用,以减少冷却能量的浪费,同时循环管板为曲管,可以增加流通的面积,使得利用最大化,通过散热扇,可以与循环管板配合,来提高对工作板的降温效率;
[0014]2.本技术通过出液管,可以将冷却液进行输出,通过分散管,可以分支呈多路管道,从而可以根据轴承数量的需求,来调整连接的路数,通过开合阀,可以将闲置的管路进行密封,通过连接头和安装盖,可以方便快速的将连接管与分散管之间安装连接,同时安装欧虎形成双重锁定,可以提高紧固度,避免发生松脱,通过密封垫,可以在连接管安装后提高密封性,避免冷却液发生泄漏;
[0015]3.本技术通过下盘盖,其设置在需要降温冷却轴承的外部,通过冷却管,其呈三支分布在下盘盖内,从而在循环流通时,可以增加在下盘盖内流动的时间以及面积,从而可以提高对冷却液的利用率,使得冷却液能够充分的吸热,从而使得降温的效率更高,通过支撑板,可以在冷却管连通后与下盘盖之间进行卡合,从而使得冷却管排布的更加整齐,同时在后续的维护时可以方便整体取出,通过安装丝,可以将上盘盖与下盘盖之间进行拆装,从而可以对内部进行维护,以及对冷却管进行组合,通过中空槽,可以更好的将热量进行传导,从而有利于提高降温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制冷箱正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冷却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上盘盖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回收机构;101、制冷箱;102、工作板;103、散热扇;104、进液口;105、循环管板;2、出液机构;201、出液管;202、分散管;203、开合阀;3、冷却机构;301、下盘盖;302、冷却管;303、安装头;304、支撑板;4、安装机构;401、连接管;402、连接头;403、安装盖;404、密封垫;5、组合机构;501、上盘盖;502、中空槽;503、安装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所示,一种高速轴承冷却制冷联合设备,包括回收机构1和冷却机构3,回收机构1的一侧上方连接有用于冷却液输出的出液机构2,回收机构1包括制冷箱101、工作板102、散热扇103、进液口104和循环管板105,制冷箱101的内部上方设置有工作板102,且制冷箱101的外部上方中部安装有散热扇103,制冷箱101的一侧上方连接有进液口104,且进液口104的输出端连接有循环管板105,通过进液口104,可以将冷却后回流的冷却油液进行连通到循环管板105中,从而可以利用冷却油中剩余的低温将工作板102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带走,从而可以对装置自身的冷却液进行充分利用,以减少冷却能量的浪费,同时循环管板105为曲管,可以增加流通的面积,使得利用最大化,通过散热扇103,可以与循环管板105配合,来提高对工作板102的降温效率,出液机构2包括出液管201、分散管202和开
合阀203,出液管201的前端连接有分散管202,且分散管202的上方中部设置有开合阀203,通过出液管201,可以将冷却液进行输出,通过分散管202,可以分支呈多路管道,从而可以根据轴承数量的需求,来调整连接的路数,通过开合阀203,可以将闲置的管路进行密封;
[0022]如图1

4所示,用于轴承冷却的冷却机构3连接在出液机构2的输出端,且出液机构2的前端安装有用于安装连接的安装机构4,冷却机构3的外部上方设置有用于盖合的组合机构5,冷却机构3包括下盘盖301、冷却管302和安装头303,下盘盖301的内部盘绕有冷却管302,且冷却管302的输入端设置有安装头303,支撑板304,且支撑板304安装在冷却管302的中部,并且支撑板304关于下盘盖301呈环形分布,通过下盘盖301,其设置在需要降温冷却轴承的外部,通过冷却管302,其呈三支分布在下盘盖301内,从而在循环流通时,可以增加在下盘盖301内流动的时间以及面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轴承冷却制冷联合设备,包括回收机构(1)和冷却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机构(1)的一侧上方连接有用于冷却液输出的出液机构(2),用于轴承冷却的所述冷却机构(3)连接在出液机构(2)的输出端,且出液机构(2)的前端安装有用于安装连接的安装机构(4),所述冷却机构(3)的外部上方设置有用于盖合的组合机构(5),所述回收机构(1)包括制冷箱(101)、工作板(102)、散热扇(103)、进液口(104)和循环管板(105),所述制冷箱(101)的内部上方设置有工作板(102),且制冷箱(101)的外部上方中部安装有散热扇(103),所述制冷箱(101)的一侧上方连接有进液口(104),且进液口(104)的输出端连接有循环管板(1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轴承冷却制冷联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机构(2)包括出液管(201)、分散管(202)和开合阀(203),所述出液管(201)的前端连接有分散管(202),且分散管(202)的上方中部设置有开合阀(2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轴承冷却制冷联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3)包括下盘盖(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汉唐源国际中医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