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候实验室用飞机发动机结冰和吞水试验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5434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6: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候实验室用飞机发动机结冰和吞水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安装桶、喷雾网盘和喷水网盘;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初步降低气候实验室内的环境温度;二、进行飞机发动机结冰和吞水试验装置的安装;三、再次降低气候实验室内的环境温度;四、进行飞机发动机结冰试验;五、升高气候实验室内的环境温度;六、进行飞机发动机吞水试验。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气候实验室内设置喷雾网盘和喷水网盘,可利用气候实验室现有的喷雾系统和降水系统,同时满足飞机发动机进气结冰试验和吞水试验的要求;喷雾网盘和喷水网盘的布置方式可保证飞机发动机的受试部位结冰和吞水的均匀性,又可满足不同型号发动机的进气结冰试验和发动机吞水试验需求,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广。

An aircraft engine icing and water swallowing test device and method for climate laborato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候实验室用飞机发动机结冰和吞水试验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飞机发动机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气候实验室用飞机发动机结冰和吞水试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飞机气候实验室是通过各种环境模拟设备在室内实现高温、低温、湿热、降雨、降雪、吹风、结冰、太阳辐射等典型气候环境的大型试验设施,并利用该设施模拟的气候环境条件实现对飞机气候环境适应性进行验证,发现设计缺陷,找出改进措施,为恶劣气候条件下的飞行提供安全保障。其中发动机启动运行是飞机地面试验必须考核的重点项目,包括的主要内容有:高低温启动和运行试验、进气道结冰试验、吞冰雹试验、吞水试验、吞沙试验等。
[0003]低温、高温、湿热、降雨、吹风、降雪、降雾以及太阳辐射环境已在飞机气候实验室或国内其他行业气候环境实验室中实现,但是还没有完整的发动机开车环境模拟技术,尤其是发动机进气结冰和发动机吞水试验没有在气候实验室开展的先例,缺乏相应的试验装置。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气候实验室现有可模拟低温和淋雨环境的基础条件及设施,来满足飞机发动机进气道结冰和发动机吞水的试验要求,是如今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候实验室用飞机发动机结冰和吞水试验装置,通过在气候实验室内设置喷雾网盘和喷水网盘,可利用气候实验室现有的喷雾系统和降水系统,同时满足飞机发动机进气结冰试验和发动机吞水试验的要求;喷雾网盘和喷水网盘的布置方式可保证飞机发动机的受试部位结冰和吞水的均匀性,又可满足不同型号发动机的进气结冰试验和发动机吞水试验需求,可操作性高,适用范围广。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候实验室用飞机发动机结冰和吞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水平布设的安装桶,以及沿安装桶的轴线方向由前至后布设在安装桶内的喷雾网盘和喷水网盘;所述喷雾网盘包括四个沿安装桶周向布设的喷雾单元,所述喷雾单元包括设置在安装桶外侧壁上的第一进水管和垂直安装在安装桶内侧壁上的喷雾管,喷雾管与第一进水管连通,四个喷雾管的轴线与竖直面的锐角夹角均相同,喷雾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开口向前的单向喷雾嘴,喷雾管的长度大于飞机发动机的叶片长度,单向喷雾嘴上设置有喷雾堵帽。
[0006]上述的一种气候实验室用飞机发动机结冰和吞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网盘包括设置在安装桶内的竖向主喷水管、两个对称设置在竖向主喷水管两侧的竖向辅喷水管、以及多个连接在竖向主喷水管与竖向辅喷水管之间的喷水支管,竖向主喷水管的轴线与安装桶的一个竖向直径重合,竖向主喷水管的两端均与安装桶的内侧壁连接,安装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竖向主喷水管连通的第二进水管,竖向主喷水管、竖向辅喷水管和
喷水支管上均设置有多个开口朝前的单向喷水嘴,单向喷水嘴上设置有喷水堵帽。
[0007]上述的一种气候实验室用飞机发动机结冰和吞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安装桶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连接在安装桶上的三角形支撑底架,以及设置在三角形支撑底架底部的滚轮和丝杠支腿,所述丝杠支腿与三角形支撑底架螺纹连接。
[0008]上述的一种气候实验室用飞机发动机结冰和吞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主喷水管的内径大于喷水支管的内径,喷水支管的内径大于竖向辅喷水管的内径;所述喷水支管上相邻的两个单向喷水嘴的间距小于竖向主喷水管上相邻的两个单向喷水嘴的间距,竖向辅喷水管上相邻的两个单向喷水嘴的间距等于竖向主喷水管上相邻的两个单向喷水嘴的间距。
[0009]上述的一种气候实验室用飞机发动机结冰和吞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内径大于第一进水管的内径。
[0010]上述的一种气候实验室用飞机发动机结冰和吞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支管的长度为安装桶内径的1/4~2/5。
[0011]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可在气候实验室内进行飞机发动机结冰和吞水试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初步降低气候实验室内的环境温度:初步降低气候实验室内的环境温度,使气候实验室内的环境温度达到7℃~10℃;步骤二、进行飞机发动机结冰和吞水试验装置的安装:移动安装桶,使其到达飞机发动机正前方,安装桶前端与飞机发动机具有间距,将气候实验室中的喷雾系统的供水管连接至第一进水管,所述喷雾系统的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供水阀门,将气候实验室中的降雨系统的供水管连接至第二进水管,所述降雨系统的供水管上设置有第二供水阀门;步骤三、再次降低气候实验室内的环境温度:再次降低气候实验室内的环境温度,使气候实验室内的环境温度达到

7℃~

10℃;步骤四、进行飞机发动机结冰试验;步骤五、升高气候实验室内的环境温度:升高气候实验室内的环境温度,使气候实验室内的环境温度达到21℃~24℃;步骤六、进行飞机发动机吞水试验。
[001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区别特征为:通过在气候实验室内设置喷雾网盘和喷水网盘,可利用气候实验室现有的喷雾系统和降水系统,同时满足飞机发动机进气结冰试验和发动机吞水试验的要求;喷雾网盘和喷水网盘的布置方式可保证飞机发动机的受试部位结冰和吞水的均匀性,又可满足不同型号发动机的进气结冰试验和发动机吞水试验需求,可操作性高,适用范围广。
[0013]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流程框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1

安装桶;
ꢀꢀꢀꢀꢀꢀ2‑
第一进水管;
ꢀꢀꢀꢀ3‑
喷雾管;4

单向喷雾嘴;
ꢀꢀꢀꢀꢀꢀ5‑
飞机发动机;
ꢀꢀꢀꢀ6‑
喷雾堵帽;7

竖向主喷水管; 8

竖向辅喷水管; 9

喷水支管;10

第二进水管;
ꢀꢀꢀ
11

单向喷水嘴;
ꢀꢀꢀ
12

喷水堵帽;13

三角形支撑底架;
ꢀꢀꢀ
14

滚轮;
ꢀꢀꢀꢀꢀꢀꢀꢀ
15

丝杠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呈水平布设的安装桶1,以及沿安装桶1的轴线方向由前至后布设在安装桶1内的喷雾网盘和喷水网盘;所述喷雾网盘包括四个沿安装桶1周向布设的喷雾单元,所述喷雾单元包括设置在安装桶1外侧壁上的第一进水管2和垂直安装在安装桶1内侧壁上的喷雾管3,喷雾管3与第一进水管2连通,四个喷雾管3的轴线与竖直面的锐角夹角均相同,喷雾管3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开口向前的单向喷雾嘴4,喷雾管3的长度大于飞机发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候实验室用飞机发动机结冰和吞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水平布设的安装桶(1),以及沿安装桶(1)的轴线方向由前至后布设在安装桶(1)内的喷雾网盘和喷水网盘;所述喷雾网盘包括四个沿安装桶(1)周向布设的喷雾单元,所述喷雾单元包括设置在安装桶(1)外侧壁上的第一进水管(2)和垂直安装在安装桶(1)内侧壁上的喷雾管(3),喷雾管(3)与第一进水管(2)连通,四个喷雾管(3)的轴线与竖直面的锐角夹角均相同,喷雾管(3)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开口向前的单向喷雾嘴(4),喷雾管(3)的长度大于飞机发动机(5)的叶片长度,单向喷雾嘴(4)上设置有喷雾堵帽(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候实验室用飞机发动机结冰和吞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网盘包括设置在安装桶(1)内的竖向主喷水管(7)、两个对称设置在竖向主喷水管(7)两侧的竖向辅喷水管(8)、以及多个连接在竖向主喷水管(7)与竖向辅喷水管(8)之间的喷水支管(9),竖向主喷水管(7)的轴线与安装桶(1)的一个竖向直径重合,竖向主喷水管(7)的两端均与安装桶(1)的内侧壁连接,安装桶(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竖向主喷水管(7)连通的第二进水管(10),竖向主喷水管(7)、竖向辅喷水管(8)和喷水支管(9)上均设置有多个开口朝前的单向喷水嘴(11),单向喷水嘴(11)上设置有喷水堵帽(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候实验室用飞机发动机结冰和吞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安装桶(1)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连接在安装桶(1)上的三角形支撑底架(13),以及设置在三角形支撑底架(13)底部的滚轮(14)和丝杠支腿(15),所述丝杠支腿(15)与三角形支撑底架(13)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候实验室用飞机发动机结冰和吞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战鹏曹琦李冬梅马建军唐扬刚孟姝君吴相甫吴敬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