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轻复材加工尘雾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483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轻复材加工尘雾吸收装置,其包括尘雾处理装置,尘雾处理装置用于提供尘雾收集的负压动力源并进行清洁处理;防护罩,防护罩固定在机床的外周侧,防护罩的一侧底部边缘连接有变径管,变径管的一接口与尘雾处理装置连接;主轴箱过渡管,主轴箱过渡管两两成组且均固定在主轴箱的内部,主轴箱过渡管靠近切削主轴的一端连接有弯头,主轴箱过渡管的另一端与变径管的另外两接口连接;双通道吸收装置,双通道吸收装置包括第一吸收管组及第二吸收管组,第一吸收管组及第二吸收管组均固定在主轴箱上,第一吸收管组及第二吸收管组分别通过连接管与弯头连接;第一吸收管组及第二吸收管组均包括多节直管和弯管,直管与弯管为动密封连接。弯管为动密封连接。弯管为动密封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轻复材加工尘雾吸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难加工材料超声辅助五轴加工中心用可产生负压的干切削尘雾吸收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超轻复材加工尘雾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Si/C、石墨、酚醛等复合材料的加工多采用干切削,并配置超声振动方式进行去除材料加工,利用超声振动对工件进行超声加工时,工件加工处会产生大量灰尘及细屑,造成加工区及整个周边环境的污染严重,给机床使用方带来较大的健康问题。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超轻复材加工尘雾吸收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轻复材加工尘雾吸收装置,降低机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尘雾污染,保护环境及工作人员健康。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轻复材加工尘雾吸收装置,用以收集数控机床干切削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及细屑,其包括:
[0006]尘雾处理装置,所述尘雾处理装置用于提供尘雾收集的负压动力源并进行清洁处理;
[0007]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固定在机床的外周侧,所述防护罩的一侧底部边缘连接有变径管,所述变径管为变径三通管,所述变径管的一接口与尘雾处理装置连接;
[0008]主轴箱过渡管,所述主轴箱过渡管两两成组且均固定在主轴箱的内部,所述主轴箱过渡管的两端口分别延伸至主轴箱的外部,所述主轴箱过渡管靠近切削主轴的一端连接有弯头,所述主轴箱过渡管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连接管与变径管的另外两接口连接;
[0009]双通道吸收装置,所述双通道吸收装置包括第一吸收管组及第二吸收管组,所述第一吸收管组及第二吸收管组均固定在主轴箱上且靠近所述主轴的切削端,所述第一吸收管组及第二吸收管组分别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弯头连接;所述第一吸收管组及第二吸收管组均包括多节直管和弯管,所述直管与弯管采用动密封接触式连接。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尘雾处理装置连接变径管,变径管通过连接管与主轴箱过渡管连接,主轴箱过渡管通过连接管与双通道吸收装置连接,在尘雾处理装置的负压动力下,双通道吸收装置用于吸收主轴切削时产生的尘雾和细屑,双通道吸收装置上的第一吸收管组及第二吸收管组手动就可以改变直管或者弯管的方位位置,动密封接触式连接有一定的摩擦阻力,能够固定自身位置,密封性好,第一吸收管组及第二吸收管组的吸尘位置可以适当调整,给机床使用者提供清洁、环保的操作环境。除尘效率高,吸尘管路分两组不容易产生堵塞,清理方便、安全,具有推广应用的普遍性。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吸收管组包括第一直管及第一弯管,所述第一直管与第一弯管动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直管固定在托架上,所述托架固定在主轴箱上,所述第一直管通过连
接管与所述弯头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吸收管组包括三个第二直管和三个第二弯管,所述第二直管与第二弯管依次相接,所述第二弯管为90
°
弯管接头,所述第二吸收管组对应吸附的端部连接有喇叭管,所述喇叭管与第二直管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变径管的一接口的口径大于另外两接口的口径。
[0014]优选的,所述弯头为向上弯折90
°
的弯管接头,所述弯头上固定连接法兰,所述法兰固定在主轴箱上。
[0015]优选的,所述尘雾处理装置包括负压泵及过滤箱,所述负压泵的吸附口与所述变径管的一接口连接,所述负压泵的排气口连接过滤箱完成灰尘及细屑的清洁处理。
[0016]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为波纹软管。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超轻复材加工尘雾吸收装置的应用俯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超轻复材加工尘雾吸收装置的应用侧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超轻复材加工尘雾吸收装置的双通道吸收装置示意图一;
[0020]图4为本技术一种超轻复材加工尘雾吸收装置的双通道吸收装置示意图二。
[0021]1尘雾处理装置、2防护罩、3变径管、4主轴箱过渡管、5弯头、6连接管、7双通道吸收装置、701第一吸收管组、7011第一直管、7012第一弯管、702第二吸收管组、7021第二直管、7022第二弯管、7023喇叭管、8主轴箱、9机床、10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参阅本技术附图1至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超轻复材加工尘雾吸收装置,用以收集数控机床干切削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及细屑,其包括:
[0024]尘雾处理装置1,尘雾处理装置1用于提供尘雾收集的负压动力源并进行清洁处理;
[0025]防护罩2,防护罩2固定在机床9的外周侧,防护罩2的一侧底部边缘连接有变径管3,变径管3为变径三通管,变径管3的一接口与尘雾处理装置1连接;
[0026]主轴箱过渡管4,主轴箱过渡管4两两成组且均固定在主轴箱8的内部,主轴箱过渡管4的两端口分别延伸至主轴箱的外部,主轴箱过渡管4靠近切削主轴的一端连接有弯头5,主轴箱过渡管4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连接管6与变径管的另外两接口连接;
[0027]双通道吸收装置7,双通道吸收装置7包括第一吸收管组701及第二吸收管组702,第一吸收管组701及第二吸收管组702均固定在主轴箱8上且靠近主轴的切削端,第一吸收管组701及第二吸收管组702分别通过连接管6与弯头5连接;第一吸收管组701及第二吸收管组702均包括多节直管和弯管,直管与弯管为动密封接触式连接,保证密封性的同时,手动可以改变弯管与直管的相对位置,也就是通过弯管的转动改变吸附口方位,调节方便。
[0028]第一吸收管组701包括第一直管7011及第一弯管7012,第一直管7011与第一弯管7012动密封连接,第一直管7011固定在托架10上,托架10固定在主轴箱8上,第一直管7011通过连接管6与弯头5连接。具体的,弯管与直管动密封连接时开设滑槽和滑块,配合同轴密封圈,实现动密封接触式连接。
[0029]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吸收管组702包括三个第二直管7021和三个第二弯管7022,第二直管7021与第二弯管7022连接时对应一根直管一根弯管的顺序依次相接,第二弯管7022为90
°
弯管接头,第二吸收管组702对应吸附的端部连接有喇叭管7023,喇叭管7023与第二直管7021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弯管与第二直管之间可以相对转动90
°
,通过手动调节定位,可以改变第二吸收管组的吸收位置。第一吸收管组及第二吸收管组均采用凹形托架紧固于十字摆轴上。第二吸收管组延伸至主轴端面斜上方,第一吸收管组延伸至主轴加工件的侧面。...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轻复材加工尘雾吸收装置,用以收集数控机床干切削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及细屑,其特征在于,包括:尘雾处理装置(1),所述尘雾处理装置(1)用于提供尘雾收集的负压动力源并进行清洁处理;防护罩(2),所述防护罩(2)固定在机床(9)的外周侧,所述防护罩(2)的一侧底部边缘连接有变径管(3),所述变径管(3)为变径三通管,所述变径管(3)的一接口与所述尘雾处理装置(1)连接;主轴箱过渡管(4),所述主轴箱过渡管(4)两两成组且均固定在主轴箱(8)的内部,所述主轴箱过渡管(4)的两端口分别延伸至主轴箱的外部,所述主轴箱过渡管(4)靠近切削主轴的一端连接有弯头(5),所述主轴箱过渡管(4)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连接管(6)与变径管的另外两接口连接;双通道吸收装置(7),所述双通道吸收装置(7)包括第一吸收管组(701)及第二吸收管组(702),所述第一吸收管组(701)及第二吸收管组(702)均固定在主轴箱(8)上且靠近主轴的切削端,所述第一吸收管组(701)及第二吸收管组(702)分别通过连接管(6)与所述弯头(5)连接;所述第一吸收管组(701)及第二吸收管组(702)均包括多节直管和弯管,所述直管与弯管采用动密封接触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轻复材加工尘雾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收管组(701)包括第一直管(7011)及第一弯管(7012),所述第一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燕京邢俊岩尉渊张世珍杨学明徐梦琦牛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研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