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耗能连铸坯直轧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4755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连铸坯直轧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低耗能连铸坯直轧工艺方法,其融入智慧模块,实现连铸质量的智能化监控,便于钢材质量的可溯化管理,连铸直轧生产过程中,对轧制的控制效果较好,能够对检测出问题的连铸坯进行及时移出,并且对于移出的连铸坯可以再次上线轧制,使用灵活性较好,包括出坯连铸机、轧钢车间和炼钢车间,出坯连铸机安装在炼钢车间内,出坯连铸机的左侧设置有出坯辊道段,出坯辊道段的下侧设置有辊底保温炉,出坯辊道段的左侧设置有自动切断装置,自动切断装置的左侧安装有升降台,升降台上安装有横移台架,位于横移台架段配套有问题坯料下料床,升降台的左侧安装有升温加热炉。装有升温加热炉。装有升温加热炉。

A low energy consumption continuous casting billet direct roll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耗能连铸坯直轧工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连铸坯直轧
,具体涉及一种低耗能连铸坯直轧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在热轧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这些能耗真正用于钢材轧制环节的比例极少,而用于钢坯加热环节的能耗占比巨大,为降低能耗,缩减生产成本,连铸坯热送直接轧制被提出,且该技术伴随着不断的利用日趋成熟,但是伴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提出一种低耗能连铸坯直轧工艺方法,用于辅助进一步优化连铸坯直轧工艺。
[0003]经检索,2017年10月27日授权公告的,公告号为CN105080968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超级双相不锈钢的连铸坯轧制方法,其大致描述为,包括生产连铸坯,并对连铸坯进行空冷处理,将连铸坯放入第一预热炉中进行预热处理,并对预热后的连铸坯进行空冷处理,将连铸坯放入第二预热炉中进行预热处理,并对预热后的连铸坯进行空冷处理将连铸坯放入修磨机中进行全磨处理,将连铸坯放入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处理,将连铸坯输送到轧机中进行轧制,将连铸坯放入第一预热炉中进行预热处理的步骤包括:在放入连铸坯之前,将第一预热炉内的温度升至350℃

450℃;在放入连铸坯之后,将第一预热炉内的温度以50

80℃/h的速度升至700℃

800℃,并保温4.5h,将连铸坯放入第二预热炉中进行预热处理的步骤包括:在放入连铸坯之前,将第二预热炉内的温度升至900℃

1100℃;在放入连铸坯之后,将第二预热炉内的温度以80℃

100℃/h的速度升至1220℃

1260℃,并保温7.5h,并且2018年8月3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835607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连铸坯轧制方法,其大致技术方案是:从连铸工序出来的高温连铸坯经过调温介质调温后进入轧机进行轧制,所述调温介质为雾化水或压缩气体,调温介质通过调温介质喷吹装置喷吹在高温连铸坯的表面上,所述调温介质喷吹装置包含调温介质管路、调温介质喷嘴和自动调节阀,调温介质管路上设有自动调节阀和多个调温介质喷嘴,所述调温介质喷嘴沿着高温连铸坯的四个面均匀布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从连铸工序出来的高温连铸坯,通过调温后,缩小高温连铸坯头尾表面温度差,再送入轧机进行轧制,提高轧材性能稳定性,有效保障了产品质量。
[0004]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实现连铸坯的直轧,但是其在连铸直轧生产过程中,对轧制质量的控制效果较差,并且只能实现连铸直轧生产,使用灵活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耗能连铸坯直轧工艺方法,其融入智慧模块,实现连铸质量的智能化监控,便于钢材质量的可溯化管理,连铸直轧生产过程中,对轧制的控制效果较好,能够对检测出问题的连铸坯进行及时移出,并且对于移出的连铸坯可以再次上线轧制,使用灵活性较好。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耗能连铸坯直轧工艺方法基于一种连铸坯直轧生产线实现,一种连铸坯直轧生产线,包括出坯连铸机,还包括轧钢车间和炼钢车间,其中所述出坯连铸机安装在所述炼钢车间内,出坯连铸机的左侧设置有出坯辊道段,所述出坯辊道段的下侧设置有辊底保温炉,出坯辊道段的左侧设置有自动切断装置,所述自动切断装置的左侧安装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上安装有横移台架,位于横移台架段配套有问题坯料下料床,升降台的左侧安装有升温加热炉,所述出坯辊道段、辊底保温炉、自动切断装置、升降台、横移台架、问题坯料下料床和升温加热炉均布置于所述炼钢车间内,炼钢车间安装有冷坯料上料台,所述冷坯料上料台与问题坯料下料床之间设置有辅助加热炉,所述炼钢车间内安装有智慧模块,其中所述轧钢车间位于所述炼钢车间的左侧,轧钢车间与炼钢车间之间相互连通,轧钢车间内安装有多级轧制辊组。
[0009]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智慧模块包括多级检测终端,所述多级检测终端连通有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连通有智能模块,所述智能模块连通有命令下达模块,所述自动切断装置、升降台和横移台架均与所述命令下达模块连通。
[0010]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炼钢车间内安装有与横移台架和升温加热炉配套的输送移动辊。
[0011]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的,所述出坯辊道段通过安装架支架在辊底保温炉的上方。
[0012]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所述冷坯料上料台,与问题坯料下料床之间设置有双向输送辊组。
[0013]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所述问题坯料下料床上设置有升降转台。
[0014]一种低耗能连铸坯直轧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运行过程中,出坯连铸机实现对于连铸的坯料的生产;
[0016]S2、出坯连铸机生产出的坯料经过出坯辊道段转运,此过程中,辊底保温炉对坯料进行保温,智慧模块对通过的坯料进行检测;
[0017]S3、切断装置和升降台接收智慧模块的检测数据,对有问题的坯料进行切断和移出生产线;
[0018]S4、无问题的坯料进入升温加热炉,并经过升温加热炉加温后进入多级轧制辊组完成轧制;
[0019]S5、有问题的坯料在横移台架的作用下进入问题坯料下料床冷却后进入冷坯料上料台进行精检查,若坯料的问题不影响生产时,辅助加热炉加热后再次进入问题坯料下料床,并通过控制进入横移台架反向移料后再次进入升温加热炉升温,完成后续的轧制,若坯料的问题影响生产,将坯料卸除,作废处理。
[0020](三)有益效果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耗能连铸坯直轧工艺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智慧模块的融入,能够对经过出坯辊道段的连铸坯进行线上检测,实现连铸质量的智能化监控,便于钢材质量的可溯化管理,连铸直轧生产过程中,对轧制的控制效果较好。
[0023]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升降台、横移台架和问题坯料下料床的配合,能够实现对于检测出问题的连铸坯进行及时移出,可以较好的保证连铸坯生产而出的钢材的质量。
[0024]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冷坯料上料台的安装,便于实现冷坯料的反向上料,对于移出的连铸坯可以再次上线轧制,使用灵活性较好。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轧制流程框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冷坯料反向轧制上料流程框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智慧模块的框架示意图。
[0029]图中:1、出坯连铸机;2、轧钢车间;3、炼钢车间;4、出坯辊道段;5、辊底保温炉;6、切断装置;7、升降台;8、横移台架;9、问题坯料下料床;10、升温加热炉;11、冷坯料上料台;12、辅助加热炉;13、输送移动辊;14、安装架;15、双向输送辊组;16、升降转台。
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耗能连铸坯直轧工艺方法基于一种连铸坯直轧生产线实现,一种连铸坯直轧生产线,包括出坯连铸机(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轧钢车间(2)和炼钢车间(3),其中所述出坯连铸机(1)安装在所述炼钢车间(3)内,出坯连铸机(1)的左侧设置有出坯辊道段(4),所述出坯辊道段(4)的下侧设置有辊底保温炉(5),出坯辊道段(4)的左侧设置有自动切断装置(6),所述自动切断装置(6)的左侧安装有升降台(7),所述升降台(7)上安装有横移台架(8),位于横移台架(8)段配套有问题坯料下料床(9),升降台(7)的左侧安装有升温加热炉(10),所述出坯辊道段(4)、辊底保温炉(5)、自动切断装置(6)、升降台(7)、横移台架(8)、问题坯料下料床(9)和升温加热炉(10)均布置于所述炼钢车间(3)内,炼钢车间(3)安装有冷坯料上料台(11),所述冷坯料上料台(11)与问题坯料下料床(9)之间设置有辅助加热炉(12),所述炼钢车间(3)内安装有智慧模块,其中所述轧钢车间(2)位于所述炼钢车间(3)的左侧,轧钢车间(2)与炼钢车间(3)之间相互连通,轧钢车间(2)内安装有多级轧制辊组(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坯直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模块包括多级检测终端,所述多级检测终端连通有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连通有智能模块,所述智能模块连通有命令下达模块,所述自动切断装置(6)、升降台(7)和横移台架(8)均与所述命令下达模块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铸坯直轧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炼钢车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海芬高学伟张鹏飞李秀梅王志红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港陆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