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特气保护退火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4644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阳能电池的特气保护退火炉,包括炉体和贯穿炉体的传输装置,炉体包括沿传输装置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烘干机构和冷却机构。烘干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供传输装置穿过的加热腔体,壳体上还开设有若干与加热腔体导通的特气注入口,每个特气注入口均通过管道与外部的特气供给装置连通。增加了特气注入,对太阳能电池起到保护及退火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特气保护退火炉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特气保护退火炉。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光伏电池制备时,硅片表面印刷完导电浆后需要进行烘干,目前的做法是采用退火炉加热,退火炉,通常包括烘干区和冷却区,将硅片放置于传输装置中在烘干区和冷却区内传送。首先将电镀后的电池片送入加热区进行退火,经过退火后的电池片进入降温区,进行降温。烘干区直接对硅片进行退火时,容易造成硅片内部非晶硅薄膜中的缺陷和界面悬挂键的产生,影响硅片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特气保护退火炉,增加了特气注入,对太阳能电池起到保护及退火作用。
[0004]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特气保护退火炉,包括炉体和贯穿所述炉体的传输装置,所述炉体包括沿传输装置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烘干机构和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供传输装置穿过的加热腔体,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若干与加热腔体导通的特气注入口,每个所述特气注入口均通过管道与外部的特气供给装置连通。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加热机构上增加了特气注入口,可朝向加热腔体注入氢氮混合气体。此时电镀后的太阳能电池在进入加热腔体,在氢氧混合气体保护下进行退火处理,对非晶硅内部进行修复,即将非晶硅薄膜中的缺陷和截面悬挂键饱和,来减少复合性缺陷密度以达到修复作用,同时对电镀铜进行应力释放。
[0006]进一步来说,所述壳体包括扣合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和下壳之间限定形成加热腔体,所述上壳或下壳的至少一个上开设有特气注入口。特气注入口可根据实际需要开设特气注入口,特气注入口可设置在上壳上,可设置在下壳上,也可为了提高特气的注入速度,在上壳和下壳上均开设特气注入口。特气注入口只要能将特气导入加热腔体即可。
[0007]进一步来说,所述特气注入口沿输送装置输送方向均匀设置,提高加热腔体内特气导入的均匀度。所述特气注入口设置在上壳上时,所述特气注入口开设在上壳的顶部或上壳的侧壁上;所述特气注入口设置在下壳上时,所述特气注入口开设在下壳的底部或上壳的侧壁上。
[0008]进一步来说,所述特气注入口还设置有流量调节阀,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流入加热腔体内的特气流量并能控制特气注入口的通断。
[0009]进一步来说,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与加热腔体导通的气体采集口,所述气体采集口通过采集管道与位于所述炉体外部的氧分析仪连接,所述采集管道上设置有提供动力的气泵。气泵间隔一定时间启动,从气体采集口采集加热腔内的气体,通过氧分析仪分析气体
中的特气含量,并通过分析出的特气含量控制流量调节阀动作,以调节流入加热腔体内的特气流量,保证加热腔内的特气含量始终稳定在设定范围内。
[0010]进一步来说,所述气体采集口开设在所述壳体靠近输送装置的位置。
[0011]进一步来说,所述传输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输送部件,所述输送部件穿过炉体并能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下循环穿过炉体。
[0012]进一步来说,所述输送部件包括输送网链或输送辊中的任意一种,输送网链和输送辊可兼容整片及半片的太阳能电池传输,即不同宽度的太阳能电池均可在输送部件上传输。所述传输辊可为陶瓷辊或石英辊,传输辊可为陶瓷辊或石英辊,耐高温性能好。
[0013]进一步来说,所述冷却机构包括下模组和位于下模组上方的上模组,所述上模组和下模组之间形成冷却腔室,所述输送装置从冷却腔室中穿过。
[0014]进一步来说,所述上模组上设置有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将外部空气导入冷却腔室内;所述下模组上设置有与冷却腔室导通的抽风管,所述抽风管的一端连接有位于外部的抽风机。冷却机构采用上部风冷和下部抽风的结构,一方面从上部朝向冷却腔室吹入冷风,另一方面将经过太阳能电池的热风从下部抽出,对进过冷却机构的太阳能电池进行快速降温,提高了降温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传输装置的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
[0019]1、传输装置;11、驱动装置;12、输送部件;2、烘干机构;21、上壳;22、下壳;31、下模组;311、冷却风扇;32、上模组;321、抽风管;4、特气注入口;5、气体采集口;6、氧分析仪。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1]实施例
[0022]参见附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特气保护退火炉,包括炉体和贯穿炉体的传输装置1,炉体包括沿传输装置1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烘干机构2和冷却机构。太阳能电池放置在传输装置1上,由传输装置1输送依次经过烘干机构2和冷却机构。
[0023]烘干机构2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供传输装置1穿过的加热腔体,壳体上还开设有若干与加热腔体导通的特气注入口4,每个特气注入口4均通过管道与外部的特气供给装置连通。
[0024]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特气注入口4均设置有流量调节阀,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流入加热腔体内的特气流量并能控制特气注入口4的通断。流量调节阀可为手动阀,手动调节。在另一实施例中,调节阀也可为电磁阀,电动控制。
[0025]参见附图1和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由上壳21和下壳22扣合而成,上壳21和
下壳22之间限定形成加热腔体。加热腔体中设置有加热单元,加热单元对加热腔体进行加热。传输装置1从上壳21和下壳22之间穿过,即上壳21和下壳22分别位于传输装置1的上下两侧。
[0026]在一个实施例中,特气注入口4设置在下壳22上,可位于下壳22的底部或下壳22的侧壁上。特气注入口4位置不限,只要能与加热腔体导通即可。特气注入口4沿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均匀设置,保证将特气均匀的输送到加热腔体内,即加热腔体内的各个位置的特气含量均匀。
[002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特气注入口4设置在上壳21上,可位于上壳21的顶部或上壳21的侧壁上。特气注入口4位置不限,只要能与加热腔体导通即可。特气注入口4沿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均匀设置,保证将特气均匀的输送到加热腔体内,即加热腔体内的各个位置的特气含量均匀。
[0028]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在上壳21和下壳22上均设置特气注入口4,特气注入口4分别位于上壳21的顶部和下壳22的底部,且上壳21上的特气注入口4和下壳22上的特气注入口4交错设置。上壳21和下壳22上均设置特气注入口4,提高特气注入的速度。同时交错结构,提高特气注入的均匀度。
[0029]壳体上还设置有与加热腔体导通的气体采集口5,气体采集口5通过采集管道与位于炉体外部的氧分析仪6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特气保护退火炉,包括炉体和贯穿所述炉体的传输装置,所述炉体包括沿传输装置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烘干机构和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供传输装置穿过的加热腔体,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若干与加热腔体导通的特气注入口,每个所述特气注入口均通过管道与外部的特气供给装置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特气保护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扣合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和下壳之间限定形成加热腔体,所述上壳或下壳的至少一个上开设有特气注入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特气保护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气注入口沿输送装置输送方向均匀设置,所述特气注入口设置在上壳上时,所述特气注入口开设在上壳的顶部或上壳的侧壁上;所述特气注入口设置在下壳上时,所述特气注入口开设在下壳的底部或上壳的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特气保护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气注入口还设置有流量调节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的特气保护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会谭建辉戴向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南北深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