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网络对相邻建筑的共享部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4476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网络对相邻建筑的共享部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适合部署共享微基站的相邻建筑区域;建筑物忙闲时段和区域监测方法;部署规划方案;在上述基站部署和网络规划的框架下,对共享微基站的内部实现,采用相应的适配和优化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无线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无线基站和网络的部署成本和维护成本,同时提升高负荷区域和时段的用户体验。段的用户体验。段的用户体验。

A shared deployment method of wireless network to adjacent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网络对相邻建筑的共享部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网络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网络对相邻建筑的共享部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5G NR无线网络技术因为引入高频段频谱,普遍应用大规模天线阵列,促使整个系统设计以波束为中心,这个是相对于前代系统(LTE)的显著变化;同时,为了在网络的覆盖和容量方面至少10倍以上的性能提升,大规模地引入微基站,跟宏基站联合组网,微基站具有覆盖范围较小(几十到几百米),部署密度大的特征,这个也是相对于前代系统的重大变化。
[0003]在上述背景下,从建网成本,能耗效率,用户体验等目的考虑,根据多样化的环境场景和用户需求特征,在网络部署的设计上,必然出现很多前代系统没有考虑过或者不能实现的,针对具体需求和问题的新的技术方案。
[0004]不同功能用途的建筑物存在于同一建筑群,近距离相邻混合分布,这一现象在目前的城市环境中大量存在。比如住宅和写字楼位于相邻的建筑体,距离在几十到几百米的量级上。无线网络的用户人群在此类相邻建筑物中的分布密度出现明显的时间相反的潮汐现象。比如,白天工作时段集中在写字楼,写字楼成为用户分布的热点区域,而旁边相邻的住宅楼中,可能出现80%以上的用户离开的状态。到了晚上下班后的休息时间,情况正好相反。这种相邻建筑因为功能不同,而出现这种时间相反的潮汐分布,在现实场景中大量存在。从建筑种类来说,同时还存在很多其他种类的建筑情况,比如,住宅和商场相邻,住宅和学校相邻,住宅和集会场馆相邻,写字楼和周边餐饮服务场地相邻等等。从时间分布来说,还存在一些其他情况,比如,除了在上述工作日的一天中的不同时段,还有工作日和节假日的全天时段,公共场馆的集会活动时段和非集会活动时段。
[0005]在上述场景下,部署的用于不同功能用途的相邻建筑的基站或微基站,有可能存在网络资源的低效利用。即当一种建筑物中的基站高负荷运行的时段,相邻建筑物中的基站处于资源较大程度闲置的状态,反之亦然。这种网络资源的低效利用,从部署成本,维护成本,能耗效率和用户体验等角度,都存在通过新的部署设计方案,获得较大幅度的优化和提升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无线网络对相邻建筑的共享部署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无线网络对相邻建筑的共享部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S1选择适合部署共享微基站的相邻建筑区域,判断是否满足几个必要的条件:
[0009]1.被选择的相邻的建筑因为功能种类不同,建筑中的无线网络用户人群的具有时间上相反的潮汐分布现象,即当一侧的建筑处于热点时段时,相邻的另一侧建筑正好处于
闲置时段,例如,住宅楼中从早上8点到晚上6点,处于闲置程度较高的时段,从晚上6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处于热点时段,相邻的写字楼的状态时段正好相反;
[0010]2.相邻建筑处于共享微基站的定向覆盖范围之内,即从共享微基站的部署位置,相邻建筑的距离,建筑物的穿透特性综合考虑,保证当共享微基站的波束定向覆盖到其中一侧的建筑时,被覆盖的建筑中的信号质量可以满足系统的吞吐率和覆盖距离关键性能指标;
[0011]S2建筑物忙闲时段和区域监测方法:
[0012]采用综合的探测方式,比如包括网络对不同方向区域的业务量统计,网络管理模块跟建筑本身的监控系统连接以获取通过例如视频监控方式获得的不同方向区域的忙闲状态信息,综合这些探测信息,实时地获得不同方向区域的忙闲状态程度,以及对同一侧的建筑物,也可以分区域地获得这种忙闲状态信息,这种信息,可以用于随后对不同方向的建筑物投射波束和投放网络资源,也可以更进一步对同一建筑物内的不同区域采用区别化的投放策略,因为同一建筑物内的不同区域的人群聚散时间并不完全同步;
[0013]S3部署规划方案;
[0014]S31预先制定共享微基站对相邻建筑的覆盖范围规划,确定微基站的波束投射和网络资源投放的主要方向在不同的建筑物之间切换时,各个微基站负责的覆盖范围,原则是保证信号接收质量和网络的KPI指标;
[0015]S32非均匀的共享微基站部署密度,因为建筑物的室内布局并不是均匀分布,即使同一建筑物在不同方位角上的室内人群密度也并不均匀,所以部署的共享微基站的密度,不一定采用均匀的方式,而是跟建筑室内布局和人群密度协调,保证信号接收质量;
[0016]S33非对称的角度范围的波束投射方式,对潮汐时间段互补的两侧建筑物,因为建筑物内的室内布局和人群密度并不对称,所以对每一个共享微基站,在波束的主要投射方向在两侧建筑物之间切换前后,对每一侧建筑物主要投射的波束的角度范围,采用非对称的方式,跟每一侧的室内布局和人群密度协调,保证信号接收质量;
[0017]共享微基站1对A1区域覆盖的角度范围,比对B1区域覆盖的角度范围更大,共享微基站2对A2区域覆盖的角度范围,比对B2区域覆盖的角度范围更小;
[0018]S34非统一方向的波束投射方式,两侧建筑物中各个室内区域的人群潮汐时间段并不完全一致,假设一侧建筑物A中有A1,A2两个区域,当A1已经开始空闲时,A2的人群还未离开,仍处于热点状态,另一侧建筑物B中B1,B2两个区域,B1处于热点状态,B2仍处于空闲状态,微基站1规划为负责A1和B1区域的覆盖,微基站2规划为负责A2和B2的覆盖,那么在上述情况下,当微基站1的波束主要投射方向从A1切换到B1后,微基站2的波束主要投射方向仍然保持在A2,即对每个共享微基站独立处理波束主要投射方向的切换,而不是对整个共享微基站群统一切换;
[0019]S4在上述基站部署和网络规划的框架下,对共享微基站的内部实现,采用相应的适配和优化方式;
[0020]S41网络管理模块下发定向模式信令;
[0021]网络管理模块在通过上述步骤S2获得的建筑物忙闲时段和区域分布信息后,通过复用现有协议框架下已有的信令接口,或者另外新设计的信令接口,把该信息下发到无线接入网协议栈内部的链路控制即调度模块;
[0022]S42调度模块的波束选择功能;
[0023]在调度模块内部,设计和实现专门支持这种潮汐切换的调度功能模块,在收到上述网络管理模块下发的定向模式信令后,触发这种调度功能,因为在上述已经设计好的网络规划方案下,每个共享微基站对位于不同方向的建筑物,根据其室内布局和忙闲状态,已经规划了覆盖方案,即波束的方向和角度范围,已经有一些预定义的方案,所以这里设计的专门的调度功能模块,可以优化在该模式下的跟波束方向相关的调度功能的实现效率,比如调度模块可以针对该微基站主要负责覆盖的几个方向和角度范围的波束,分别给每个方向和角度范围分配一个固定的波束索引值,该波束索引值可以通过接口发送给基带,一个索引值用以标示一个固定的方向的波束,这样,当共享微基站已经通过网络管理模块获得当前主要负责覆盖的热点区域后,可以简化调度模块给该区域的用户分配波束索引的过程,更进一步地,可以简化基带计算波束权值的过程;
[0024]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网络对相邻建筑的共享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适合部署共享微基站的相邻建筑区域,判断是否满足几个必要的条件:(1).被选择的相邻的建筑因为功能种类不同,建筑中的无线网络用户人群的具有时间上相反的潮汐分布现象,即当一侧的建筑处于热点时段时,相邻的另一侧建筑正好处于闲置时段,例如,住宅楼中从早上8点到晚上6点,处于闲置程度较高的时段,从晚上6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处于热点时段,相邻的写字楼的状态时段正好相反;(2).相邻建筑处于共享微基站的定向覆盖范围之内,即从共享微基站的部署位置,相邻建筑的距离,建筑物的穿透特性综合考虑,保证当共享微基站的波束定向覆盖到其中一侧的建筑时,被覆盖的建筑中的信号质量可以满足系统的吞吐率和覆盖距离关键性能指标;S2建筑物忙闲时段和区域监测方法:采用综合的探测方式,比如包括网络对不同方向区域的业务量统计,网络管理模块跟建筑本身的监控系统连接以获取通过例如视频监控方式获得的不同方向区域的忙闲状态信息,综合这些探测信息,实时地获得不同方向区域的忙闲状态程度,以及对同一侧的建筑物,也可以分区域地获得这种忙闲状态信息,这种信息,可以用于随后对不同方向的建筑物投射波束和投放网络资源,也可以更进一步对同一建筑物内的不同区域采用区别化的投放策略,因为同一建筑物内的不同区域的人群聚散时间并不完全同步;S3部署规划方案;S31预先制定共享微基站对相邻建筑的覆盖范围规划,确定微基站的波束投射和网络资源投放的主要方向在不同的建筑物之间切换时,各个微基站负责的覆盖范围,原则是保证信号接收质量和网络的KPI指标;S32非均匀的共享微基站部署密度,因为建筑物的室内布局并不是均匀分布,即使同一建筑物在不同方位角上的室内人群密度也并不均匀,所以部署的共享微基站的密度,不一定采用均匀的方式,而是跟建筑室内布局和人群密度协调,保证信号接收质量;S33非对称的角度范围的波束投射方式,对潮汐时间段互补的两侧建筑物,因为建筑物内的室内布局和人群密度并不对称,所以对每一个共享微基站,在波束的主要投射方向在两侧建筑物之间切换前后,对每一侧建筑物主要投射的波束的角度范围,采用非对称的方式,跟每一侧的室内布局和人群密度协调,保证信号接收质量;共享微基站1对A1区域覆盖的角度范围,比对B1区域覆盖的角度范围更大,共享微基站2对A2区域覆盖的角度范围,比对B2区域覆盖的角度范围更小;S34非统一方向的波束投射方式,两侧建筑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张建刘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新拓尼克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