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器。上述的连接器包括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包括第一基座及插头端子,第一基座形成有相连通第一安装槽及第一对插腔,插头端子穿设于第一安装槽内并与第一基座连接,插头端子设有抵触部,抵触部与第一对插腔相应设置;插座连接器包括第二基座及插座端子,第二基座形成有相连通的第二安装槽及第二对插腔,第二对插腔的内壁凸设有舌片部,舌片部形成有与第二安装槽连通的第一固定槽。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对插连接,使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的对插界面在浮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使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可靠地电连接,解决了连接器存在电连接稳定性较差的问题。稳定性较差的问题。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元件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板对板连接器除了应用场景复杂多变及多模块集成之外,由于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还呈现出使用的信号往10Gbps甚至以上更高频率发展的现象,这就对使用板对板连接器连接场景下的连接器传输速率要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0003]然而,传统的板对板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的对插界面在浮动过程中存在连接稳定性较差的情形,使连接器存在电连接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尤其在高振动环境或急速运转环境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连接稳定性较好的连接器。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连接器,包括:
[0007]插头连接器,包括第一基座及插头端子,所述第一基座形成有相连通第一安装槽及第一对插腔,所述插头端子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并与所述第一基座连接,所述插头端子设有抵触部,所述抵触部与所述第一对插腔相应设置;
[0008]插座连接器,包括第二基座及插座端子,所述第二基座形成有相连通的第二安装槽及第二对插腔,所述第二对插腔的内壁凸设有舌片部,所述舌片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安装槽连通的第一固定槽,所述插座端子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并与所述第二基座连接,所述插座端子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内并与所述舌片部连接,所述第一基座位于所述第二对插腔内并与所述第二基座插接,且所述舌片部位于所述第一对插腔内并与所述第一基座插接,所述抵触部在所述第二对插腔内抵接于所述插座端子。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头端子的抵触部均朝靠近所述舌片部的一侧弯折。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座还形成有贯通槽,所述贯通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及所述第一对插腔连通,所述抵触部与所述贯通槽对应设置。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座包括固定基座及浮动基座,所述固定基座形成有容纳槽,所述浮动基座位于所述容纳槽并与所述固定基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槽包括形成于所述固定基座的第二固定槽和形成于所述浮动基座的连接槽,所述第二固定槽与所述连接槽连通,所述第二对插腔形成于所述浮动基座,所述插座端子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槽内并与所述固定基座连接,且所述插座端子通过所述连接槽内插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内。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座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插座焊接部、连接干涉部、中间弯折部及抵触干涉部,所述连接干涉部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槽内并与所述固定基座连接,
所述插座端子的中间弯折部位于所述浮动基座与所述固定基座之间的间隙内,所述插座端子的所述抵触干涉部通过所述连接槽内插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内。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弯折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第一直线部、第二弯折部、第二直线部、第三弯折部、第三直线部及第四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远离所述第一直线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干涉部连接,所述第四弯折部的远离所述第三直线部的一端与所述抵触干涉部连接。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浮动基座包括基座主体、第一侧翼部及第二侧翼部,所述第一侧翼部及所述第二侧翼部相对凸设于所述基座主体的两侧,所述基座主体位于所述容纳槽内并与所述固定基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对插腔形成于所述基座主体,所述第一侧翼部在所述固定基座的轮廓投影线与所述第二侧翼部在所述固定基座的轮廓投影线于所述容纳槽的宽度方向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容纳槽的宽度。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翼部及所述第二侧翼部相对凸设于所述基座主体的顶部的外侧壁;及/或,
[0016]所述舌片部凸出于所述基座主体的顶部的表面。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头端子的抵触部设有至少一抵触点,所述插头端子的抵触部的抵触点抵接于所述抵触干涉部。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头端子的抵触部的抵触点的数目为一个,所述插座端子的抵触干涉部的数目为一个,所述抵触干涉部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内并与所述舌片部连接,所述抵触部的抵触点抵接于所述抵触干涉部。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头端子的抵触部的抵触点的数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抵触点和第二抵触点;所述插座端子的抵触干涉部的数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抵触干涉部及第二抵触干涉部,所述第一抵触干涉部及所述第二抵触干涉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抵触干涉部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内并与所述舌片部连接,所述第二对插腔的内壁形成有第三固定槽,所述第三固定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连通,所述第二抵触干涉部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槽内并与所述第二对插腔的内壁连接。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对插区域的形状均为框架配合结构;及/或,
[0021]所述插座连接器还包括插座焊接加强脚,所述插座焊接加强脚连接于所述第二基座,且所述插座焊接加强脚至少部分裸露于所述第二基座的外侧。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23]1、上述的连接器,由于第一基座形成有相连通第一安装槽及第一对插腔,插头端子穿设于第一安装槽内并与第一基座连接,使插头端子安装于第一基座,又由于插头端子的抵触部与第一对插腔相应设置,第一基座位于第二对插腔内并与第二基座插接,且舌片部位于第一对插腔内并与第一基座插接,使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彼此相互插入,如此使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对插连接,使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的对插界面在浮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0024]2、由于插座端子部分位于第一固定槽内并与舌片部连接,且抵触部在第二对插腔内抵接于插座端子,加上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对插连接,使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可靠地电连接,解决了连接器存在电连接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6]图1为一实施例的连接器在对插前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a为图1所示连接器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b为图1所示连接器的剖视图;
[0029]图3为图2a所示连接器的剖视图;
[0030]图4为图2a所示连接器的另一剖视图;
[0031]图5为图2a所示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图5所示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剖视图;
[0033]图7为图2a所示连接器的插座连接器的示意图;
[0034]图8为图1所示连接器的爆炸图;
[0035]图9为图2a所示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的示意图;
[0036]图9a为图9所示插头连接器在插拔前后的插头导电端子的形变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连接器,包括第一基座及插头端子,所述第一基座形成有相连通第一安装槽及第一对插腔,所述插头端子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并与所述第一基座连接,所述插头端子设有抵触部,所述抵触部与所述第一对插腔相应设置;插座连接器,包括第二基座及插座端子,所述第二基座形成有相连通的第二安装槽及第二对插腔,所述第二对插腔的内壁凸设有舌片部,所述舌片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安装槽连通的第一固定槽,所述插座端子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并与所述第二基座连接,所述插座端子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内并与所述舌片部连接,所述第一基座位于所述第二对插腔内并与所述第二基座插接,且所述舌片部位于所述第一对插腔内并与所述第一基座插接,所述抵触部在所述第二对插腔内抵接于所述插座端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端子的抵触部均朝靠近所述舌片部的一侧弯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还形成有贯通槽,所述贯通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及所述第一对插腔连通,所述抵触部与所述贯通槽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座包括固定基座及浮动基座,所述固定基座形成有容纳槽,所述浮动基座位于所述容纳槽并与所述固定基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槽包括形成于所述固定基座的第二固定槽和形成于所述浮动基座的连接槽,所述第二固定槽与所述连接槽连通,所述第二对插腔形成于所述浮动基座,所述插座端子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槽内并与所述固定基座连接,且所述插座端子通过所述连接槽内插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插座焊接部、连接干涉部、中间弯折部及抵触干涉部,所述连接干涉部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槽内并与所述固定基座连接,所述插座端子的中间弯折部位于所述浮动基座与所述固定基座之间的间隙内,所述插座端子的所述抵触干涉部通过所述连接槽内插接于相应的所述第一固定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弯折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第一直线部、第二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邹作涛,曾腾飞,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