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外科用显微吸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4085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用显微吸引装置,包括引流管,引流管后端为与负压装置相连接的操控端,引流管的前端连接有牵引头,所述牵引头设有轴向贯通两端的内孔,所述内孔的后端连通引流管,牵引头外侧设有牵引凸起,从而在牵引凸起和靠近引流管的牵引头之间形成牵引台阶,显微吸引装置的使用包括如下步骤:a.启动负压装置,所述牵引头前端的吸引口吸除病患脑部的液体;b.使牵引头的前端靠近需要牵引的血管,并使血管位于牵引台阶处,移动引流管,即可牵引血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只需单人操作,既可吸除手术中的出血、渗出物、脓液等内容物,又可牵引和剥离血管等组织,从而方便脑外科手术的操作。作。作。

A micro suction device for neuro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外科用显微吸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外科用显微吸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们知道,在进行脑补的外科手术时,一方面需要吸除手术术中的出血、渗出物、脓液等内容物,另一方面需要牵引、剥离血管等组织,以使其充分暴露在视野中,方便医生的手术。
[0003]在现有技术中,人们通常是通过显微吸引头这类器械来吸除手术术中的出血、渗出物、脓液等内容物的,具体地,显微吸引头通常包括引流管、设置在引流管前端部的吸引头、与引流管后端连接的负压装置,工作时,负压装置使吸引头形成负压,以吸除手术中的出血、渗出物、脓液等内容物。另外,通过诸如神经剥离子之类的器械实现血管等组织的牵引和剥离。也就是说,一个医生难以同时操作两个器械完成两个操作,通常需要至少两人同时操作。由于脑外科手术的手术操作区域比较狭小,因此,多人同时操作记忆造成相互干扰,继而造成不良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对于没有长时间的相互默契配合的两个医生来说,上述操作是即为困难的。为此,有人尝试直接用现有的显微吸引头的引流管去牵引血管,可理解的是,外壁光滑的引流管极难牵引血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神经外科用显微吸引装置,只需单人操作,既可吸除手术中的出血、渗出物、脓液等内容物,又可牵引和剥离血管等组织,从而方便脑外科手术的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用显微吸引装置,包括引流管,引流管后端为与负压装置相连接的操控端,引流管的前端连接有牵引头,所述牵引头设有轴向贯通两端的内孔,所述内孔的后端连通引流管,牵引头外侧设有牵引凸起,从而在牵引凸起和靠近引流管的牵引头之间形成牵引台阶,显微吸引装置的使用包括如下步骤:a. 启动负压装置,所述牵引头前端的内孔吸除病患脑部的液体;b. 使牵引头的前端靠近需要牵引的血管,并使血管位于牵引台阶处,移动引流管,即可牵引血管。
[0005]由前述可知,现有技术中有与显微吸引头类似的装置和结构,其主要用于吸除病患在手术时脑部的液体。本专利技术则创造性地在显微吸引头的引流管的前端设有牵引头,并且牵引头外侧设有牵引凸起。这样,如果手术中仅仅只需要吸除病患脑部的液体,则我们可拆下牵引头,启动负压装置,直接用引流管吸除病患脑部的液体。如果手术中既需要吸除病患脑部的液体,又需要牵引血管,则可在引流管前端连接牵引头,此时,具有内孔的牵引头相当于引流管的延伸部分,牵引头的内孔可吸除病患脑部的液体。特别是,牵引头外侧的牵引凸起可钩挂、牵引血管,避免血管的滑脱,并且不会影响对病患脑部液体的吸除。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起到了一物两用之效果,方便一个医生在进行脑外科手术时的操作。
[0006]作为优选,所述牵引头和引流管为可拆卸连接,从而方便在手术过程中拆装牵引头,以适应不同的手术需求。
[0007]作为优选,所述牵引头的后端过盈配合在引流管内,从而使牵引头与引流管可形成可靠连接,特别是,可有效的避免通过牵引头吸入的液体从牵引头与引流管的连接缝隙处向外渗出。
[0008]作为优选,所述牵引头和引流管为螺接,既方便牵引头和引流管的拆装,又可确保牵引头和引流管的可靠连接,避免牵引头的脱落。
[0009]作为优选,所述牵引凸起为由前至后逐渐增大的锥形,从而使牵引台阶具有足够的高度差,有利于对血管的牵引,同时较小的牵引头前端方便在病患脑部“游走”。
[0010]作为优选,所述牵引头在牵引台阶处设有若干在周向上均匀分布的牵引孔,所述牵引孔径向贯通牵引头内孔,全部牵引孔的面积为牵引头内孔面积的2/5

3/5。
[0011]当我们使血管位于牵引台阶处时,牵引孔的负压可使血管吸附在牵引台阶处,避免血管从牵引台阶处滑脱。特别是,全部牵引孔的面积为牵引头内孔面积的2/5

3/5,这样,牵引孔和内孔可同时起到吸除病患脑部液体的功效,与此同时,需要牵引血管时,牵引孔可形成足够的负压使血管吸附在牵引台阶处。
[0012]当全部牵引孔的面积小于牵引头内孔面积的2/5时,会造成牵引孔的洗礼过小,不易吸附牵拉血管;当全部牵引孔的面积大于牵引头内孔面积的3/5时,一方面会造成对血管的吸附力过大,继而容易对血管造成额外的损伤,又会降低内孔对液体的吸除作用。
[0013]作为优选,所述牵引头外侧套设有延伸至引流管操控端的控制套管,牵引头的前端设有封堵片,所述控制套管通过连接筋条与封堵片相连接,所述牵引凸起上设有滑动槽,所述连接筋条可移动地位于对应的滑动槽内,需要吸除病患脑部的液体时,向前端移动控制套管,从而使控制套管封堵牵引孔,此时的封堵片离开牵引头内孔;需要牵引病患脑部的血管时,向后端移动控制套管,从而使牵引孔外露,此时的封堵片贴靠牵引头内孔。
[0014]在本方案中,牵引头外侧套设有延伸至引流管操控端的控制套管,也就是说,控制套管可在引流管以及牵引头外侧轴向移动。这样,当向前移动控制套管、直至控制套管抵靠牵引凸起时,控制套管的前段封堵引流管上的牵引孔,此时,负压装置的负压可通过引流管全部作用到牵引头前端的内孔中,从而加速吸除病患脑部的液体,并且可避免对脑部血管的无谓吸附、牵引。当向后移动控制套管时,引流管上的牵引孔外露,相应地,控制套管通过连接筋条带动封堵片后移而贴靠牵引头内孔。此时,在负压装置的负压作用下,封堵片紧密贴靠并封堵牵引头内孔,因此,引流管的全部负压都作用到牵引头前部的牵引孔,从而提升对脑部血管的吸附、牵引作用,相应地,此时牵引头的前端停止吸除病患脑部的液体。也就是说,通过对控制套管的前后移动,我们可方便地使与引流管连接的牵引头工作在吸除液体模式和牵引血管模式之间来回切换。
[0015]需要说明的是,负压装置形成的负压作用会加强封堵片后移而贴靠牵引头内孔,或者加强控制套管贴靠、封堵牵引孔,自然地提升其密封效果。也就是说,我们可使控制套管与引流管、牵引头形成间隙配合,方便其前后移动。特别是,引流管、控制套管可采用塑料软管制成,并且控制套管的前端、以及封堵片可采用弹性的硅胶制成。
[0016]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只需单人操作,既可吸除手术中的出血、渗出物、脓液等内容物,又可牵引和剥离血管等组织,从而方便脑外科手术的操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牵引头牵引血管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牵引头吸除脑部液体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牵引头牵引血管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引流管11、操控端2、负压装置3、牵引头31、内孔32、牵引凸起321、滑动槽33、牵引台阶34、牵引孔4、血管5、控制套管51、封堵片52、连接筋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3]如图1所示,一种神经外科用显微吸引装置,包括引流管1,引流管后端为与负压装置2相连接的操控端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外科用显微吸引装置,包括引流管,引流管后端为与负压装置相连接的操控端,其特征是,引流管的前端连接有牵引头,所述牵引头设有轴向贯通两端的内孔,所述内孔的后端连通引流管,牵引头外侧设有牵引凸起,从而在牵引凸起和靠近引流管的牵引头之间形成牵引台阶,显微吸引装置的使用包括如下步骤:a. 启动负压装置,所述牵引头前端的内孔吸除病患脑部的液体;b. 使牵引头的前端靠近需要牵引的血管,并使血管位于牵引台阶处,移动引流管,即可牵引血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用显微吸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牵引头和引流管为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用显微吸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牵引头的后端过盈配合在引流管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用显微吸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牵引头和引流管为螺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锋陈高林好镨俞晓波王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