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树脂花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3864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树脂花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树脂花盆,包括盆体、设于盆体顶端的内环、设于内环中部的开孔、设于盆体底端的延伸部以及可拆卸地设于延伸部中部的盖板,所述盆体由外向内包括外圈层、夹层以及内圈层,所述外圈层、夹层以及内圈层顶端与内环固定连接,使用过程中盆体底部受到意外撞击或者意外踢坏概率大,该第一连接部形状为连续的六边形,该部分在保持盆体材料强度的基础上厚度更薄,并且形状为类似蜂窝形状,使用强度好,即使受到意外撞击或者意外踢坏也不易损坏,解决了花盆放置在户外使用时,容易受穿梭的行人意外踢坏的技术问题。外踢坏的技术问题。外踢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树脂花盆


[0001]本技术涉及树脂花盆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树脂花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820106748.X公开了一种带有托盘的花盆,包括花盆的下端外面有螺纹,与托盘内固定的凸环上的内螺纹相吻合,将花盆与托盘固定连接在一起,这样移动花盆时,连同托盘一起移动,使用方便,公开了现有一般结构的花盆,但现有的普通花盆外侧结构为薄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花盆放置在户外使用时,容易受穿梭的行人意外踢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多功能树脂花盆,其解决了花盆放置在户外使用时,容易受穿梭的行人意外踢坏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树脂花盆,包括盆体、设于盆体顶端的内环、设于内环中部的开孔、设于盆体底端的延伸部以及可拆卸地设于延伸部中部的盖板,所述盆体由外向内包括外圈层、夹层以及内圈层,所述外圈层、夹层以及内圈层顶端与内环固定连接,所述夹层由上到下包括网格框、第一横格框、加强框、第二横隔框以及蜂窝框,所述网格框形状为多个连续的菱形,所述第一横格框、加强框和第二横隔框形状为多个连续的矩形,所述第一横格框和第二横隔框结构相同,所述蜂窝框具有多个连续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一连接部间隔形成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形状为连续的六边形,所述第二连接部形状为菱形。
[0005]进一步的,所述夹层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上加强框和下加强框,所述上加强框与网格框一体成型,所述下加强框与蜂窝框一体成型。
[0006]进一步的,所述盆体底端、凸环以及盖板形成一个独立空腔。
[0007]进一步的,所述盖板远离盆体一端面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凸部,各所述第一凸部间隔距离4cm~8cm。
[0008]进一步的,所述盖板靠近盆体一端面设有多个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位置与第一凸部位置相同。
[0009]进一步的,位于所述盖板中部的第一凸部设有用于人手指穿过的提手槽,位于所述盖板中部的第一凸部为金属材质。
[0010]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多功能树脂花盆,通过花盆的设置,其中由于加强框具有加强框高度尺寸和加强框高度尺寸分别大于横格框高度尺寸和横格框厚度尺寸,使用过程中盆体中部容易受到撞击,并且从高处向底面摔时,中部位置容易受到损坏,加强框厚度增加,抗冲击性能更好,而顶部和底部的第一横格框和第二横隔框厚度偏薄,该位置处靠近盆体边缘处,受到外部意外撞击小,此处的厚度偏薄,可保持强度的情况节省使用材料,且位于加强框和第一横
格框之间,承受力可由加强框和第一横格框分担,即使厚度偏薄,仍保持较高强度;蜂窝框的设置,使用过程中盆体底部受到意外撞击或者意外踢坏概率大,该第一连接部形状为连续的六边形,该部分在保持盆体材料强度的基础上厚度更薄,并且形状为类似蜂窝形状,使用强度好,即使受到意外撞击或者意外踢坏也不易损坏,解决了花盆放置在户外使用时,容易受穿梭的行人意外踢坏的技术问题。
[0012]2、上加强框和下加强框的设置,该加强框使网格框和蜂窝框侧边受到压力或者冲击力时,可分散冲击力,可使网格框和蜂窝框受到压力时受力更平均,更不容易损坏。
[0013]3、独立空腔的设置,其中可通过拆卸盖板,将盆地底端放入废料包,方便下次施肥使用。
[0014]4、第一凸部的设置,当需要拆卸盖板时,通过用手旋转第一凸部,可带动盖板旋转,方便人工手动拆卸盖板。
[0015]5、第二凸部的设置,第二凸部和第一凸部位置相同,可对盆体底端进行辅助承重,避免了盆体容易开裂的问题。
[0016]6、提手槽的设置,其中搬运时,通常使用手抓着内环部位对盆体进行移动,但盆体体积和重量增加,抓着内环部位容易导致内环与盆体处开裂脱落,直接将第一凸部中部位置开设提手槽,方便对盆体进行抓握移动,同时,避免抓着内环部位容易导致内环与盆体处开裂脱落的缺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盆体和盖板分离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盆体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夹层结构展开平面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的盖板与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号:1、盆体;2、内环;3、开孔;4、延伸部;41、盖板;11、外圈层;12、夹层;13、内圈层;121、网格框;122、第一横格框;124、第二横隔框;125、蜂窝框;126、上加强框;127、下加强框;12a、第一连接部;12b、第二连接部;4a、第一凸部;4b、第二凸部;4c、提手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5]参考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树脂花盆,包括盆体1、设于盆体顶端的内环2、设于内环中部的开孔3、设于盆体底端的延伸部4以及可拆卸地设于延伸部中部的盖板41,所述盆体由外向内包括外圈层11、夹层12以及内圈层13,所述外圈层、夹层以及内圈层顶端与内环固定连接,所述夹层由上到下包括网格框121、第一横格框122、加强框123、第二横隔框124以及蜂窝框125,所述网格框形状为多个连续的菱形,所述第一横格框、加强框和第二横隔框形状为多个连续的矩形,所述第一横格框和第二横隔框结构相同,所述蜂窝框具有多个连续的第一连接部12a以及第一连接部间隔形成的第二连接部12b,所述第一连接部形状为连续的六边形,所述第二连接部形状为菱形。
[0026]所述网格框具有网格框高度尺寸a以及网格框厚度尺寸b,所述第一横格框具有横格框高度尺寸c和横格框厚度尺寸d,所述加强框具有加强框高度尺寸e和加强框高度尺寸f,所述蜂窝框具有蜂窝框高度尺寸g和蜂窝框厚度尺寸h,所述网格框高度尺寸a小于横格框高度尺寸c,网格框厚度尺寸b小于横格框厚度尺寸d,网格框位于盆体顶部,使用过程中盆体顶端受磕碰影响小,受承重力和压力也小,使用厚度薄密度适中的菱形网格框可兼顾耐受冲击性能和节省成型用材。
[0027]所述加强框位于盆体中部,所述加强框具有加强框高度尺寸e和加强框高度尺寸f分别大于横格框高度尺寸c和横格框厚度尺寸d;使用过程中盆体中部容易受到撞击,并且从高处向底面摔时,中部位置容易受到损坏,加强框厚度增加,抗冲击性能更好,而顶部和底部的第一横格框122和第二横隔框124厚度偏薄,该位置处靠近盆体边缘处,受到外部意外撞击小,此处的厚度偏薄,可保持强度的情况节省使用材料,且位于加强框和第一横格框之间,承受力可由加强框和第一横格框分担,即使厚度偏薄,仍保持较高强度;
[0028]所述蜂窝框位于盆体底部,所述蜂窝框高度尺寸g大于横格框高度尺寸c,使用过程中盆体底部受到意外撞击或者意外踢坏概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树脂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盆体(1)、设于盆体(1)顶端的内环(2)、设于内环(2)中部的开孔(3)、设于盆体(1)底端的延伸部(4)以及可拆卸地设于延伸部(4)中部的盖板(41),所述盆体(1)由外向内包括外圈层(11)、夹层(12)以及内圈层(13),所述外圈层(11)、夹层(12)以及内圈层(13)顶端与内环(2)固定连接,所述夹层(12)由上到下包括网格框(121)、第一横格框(122)、加强框(123)、第二横隔框(124)以及蜂窝框(125),所述网格框(121)形状为多个连续的菱形,所述第一横格框(122)、加强框(123)和第二横隔框(124)形状为多个连续的矩形,所述第一横格框(122)和第二横隔框(124)结构相同,所述蜂窝框(125)具有多个连续的第一连接部(12a)以及第一连接部(12a)间隔形成的第二连接部(12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树脂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永波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隆欣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