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路面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382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2:50
一种复合路面的施工方法,包括:S1、第一施工阶段:依次铺设垫层、基层后架设连接钢筋,并在需设伸缩缝处安装连接器,使得连接器沿连接钢筋的长度方向设置,再架设模板以预留连接槽,之后依次摊铺水泥砼面层、沥青砼面层,并通过回填封闭预留的连接槽;S2、第二施工阶段:当日平均温度大于等于20℃时,挖出步骤S1中预埋连接槽内上部回填的填料,以露出连接器上的注浆孔、排气孔即可;然后通过注浆孔向连接槽内注砂浆直至连接槽内填满,此时排气孔开始溢浆,修补连接槽。优点是:使“连续配筋水泥砼路面”和“连续配筋水泥砼+沥青面层复合路面”实现无缝工作,提高行车的舒适性与路面的养护成本和使用寿命。本和使用寿命。本和使用寿命。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omposite pav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路面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道路、公路
,具体地说是一种复合路面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和公路的建设标准也在不断提高。“连续配筋水泥砼路面”和“连续配筋水泥砼+沥青面层复合路面”作为高等级路面形式,以其优越的使用性能,在国内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
[0003]“连续配筋水泥砼路面”和“连续配筋水泥砼+沥青面层复合路面”从路面结构受力模式来说,都属于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类型。这种路面结构内部布有纵向、横向抗拉钢筋,能将混凝土路面因温降收缩产生的裂缝控制在一定间距和较小宽度范围,从而消除了普通混凝土路面设置纵、横缝引起的一系列病害问题。
[0004]然而,因为温升膨胀的因素,路面可能出现起拱,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并不能做到完全没有缝,需每间隔一段距离设置一处伸缩缝。
[0005]传统的伸缩缝一般为“型钢伸缩缝”。这种伸缩缝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会造成颠簸,影响道路品质。另外,因为设有“型钢伸缩缝”,这些地方往往就会成为路面结构中应力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也往往是路面病害最容易发展的地方,对道路整体质量带来较大的隐患,需要经常养护、修理,给道路运营管理带来极大不便。如何消除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中伸缩缝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这种高等路面结构未来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路面的施工方法,目的是至少克服上述一种技术缺陷,提高道路行驶舒适度以及使用寿命的目的。
[0007]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复合路面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S1、第一施工阶段:依次铺设垫层、基层后架设连接钢筋,并在需设伸缩缝处安装连接器,使得连接器沿连接钢筋的长度方向设置,再架设模板以预留连接槽,之后依次摊铺水泥砼面层、沥青砼面层,并通过回填封闭预留的连接槽,即完成路面的铺筑;
[0010]S2、第二施工阶段:当日平均温度大于等于20℃时,挖出步骤S1中预埋连接槽内上部回填的填料,以露出连接器上的注浆孔、排气孔即可;然后通过注浆孔向连接槽内注砂浆直至连接槽内填满,此时排气孔开始溢浆;最后修补连接槽即完成道路施工。
[0011]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套筒、排气管、注浆管、伸缩环、端盖,所述排气管、所述注浆管均为L型,并相反设置,使得所述排气管、所述注浆管的横边均位于所述套筒内并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套筒的两端口均依次连接所述伸缩环、所述端盖,所述端盖用于控制所述套筒内所注砂浆排出;所述套筒、所述伸缩环、所述端盖同轴设置;
[0012]其中,步骤S1中架设的连接钢筋包覆于所述套筒内、且其两端延伸出所述端盖。
[0013]优选地,所述套筒内壁有刻纹或为锯齿状、外壁光滑。
[0014]优选地,所述套筒的外壁涂抹沥青涂料。
[0015]优选地,所述排气管、所述注浆管的顶部均设有密封盖。
[0016]优选地,所述伸缩环为具有弹性的空心环。
[0017]优选地,所述伸缩环使用塑料制备。
[0018]优选地,步骤S1中,回填封闭预留连接槽的回填料为沥青类或聚氨酯类填缝料与沙粒的混合物。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复合路面的施工方法,其优点是: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适用于“连续配筋水泥砼路面”、“连续配筋水泥砼+沥青面层复合路面”,一方面,可使“连续配筋水泥砼路面”和“连续配筋水泥砼+沥青面层复合路面”实现无缝工作,从而大大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另一方面,可避免出现传统“型钢伸缩缝”局部应力集中,带来路面病害隐患的问题,大大提高路面的养护成本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1]图1、图2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施工阶段的纵剖、横剖结构示意图;
[0022]图3、图4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第二施工阶段后的纵剖、横剖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连接器与连接钢筋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
[0025]铺设垫层1、基层2、连接钢筋3;
[0026]连接器4、注浆孔41、排气孔42、套筒43、排气管44、注浆管45、伸缩环46、端盖47、密封盖48;
[0027]连接槽5、水泥砼面层6、沥青砼面层7、填料8、高强砂浆9。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是:在普通季节道路施工时,预先留出连接槽为道路提供临时伸缩构造,保障道路具备一定的伸展空间;后续选择相对高温季节,水泥砼路面层膨胀基本完成后,通过连接器,将道路两个不同工作单元中的纵向钢筋和套管连成一体,使全路段纵向钢筋整体连接,共同受拉,并采用同质材料重新回填连接槽,使路面层全线贯通,形成一个整体工作单元。
[0030]因为道路中水泥砼路面层全线贯通时是相对高温季节,因此,道路在使用过程中不可能再发生温升膨胀起拱破坏。而道路在低温季节,发生收缩变形时,水泥砼路面层中不同工作单元内的纵向钢筋已经被连接器连接,共同受拉。水泥砼路面层只会出现相对较小的均匀的正常裂缝,不会出现较大的集中裂缝,从而保障道路的建设品质。
[0031]根据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复合路面的施工方法,包括:
[0032]S1、第一施工阶段:依次铺设垫层1、基层2后架设连接钢筋3,并在道路上需设伸缩
缝处安装连接器4,使得连接器4沿连接钢筋3的长度方向设置,再架设模板以预留连接槽5,之后依次摊铺水泥砼面层6、沥青砼面层7,并通过回填封闭预留的连接槽5,即完成路面的铺筑;在该阶段,完成后可实现道路的全线贯通,开放交通,且该阶段的施工不受季节影响。
[0033]S2、第二施工阶段:当日平均温度大于等于20℃时,挖出步骤S1中预埋连接槽5内上部回填的填料8,以露出连接器4上的注浆孔41、排气孔42即可;然后通过注浆孔41向连接槽5内注砂浆直至连接槽5内填满,此时排气孔42开始溢浆;最后修补连接槽5即完成道路施工。在该阶段完成后,即可实现道路全线贯通,并开放交通。
[0034]该实施例中更具体地,步骤S1中的连接钢筋3为受力钢筋;一条道路通过若干条预留的连接槽5分为若干个道路单元,每个道路单元浇筑水泥混凝土结构层时需预埋连接器4,待水泥混凝土结构层达到一定强度后紧接着回填“填充料”(即文中所述的填料8)封闭连接槽5,其余路面结构层正常施工即可。铺筑完所有路面结构层,即完成“第一个施工阶段”,实现道路全线贯通,可开放交通。
[0035]该实施例中,铺设垫层1所用材料为碎石、基层2所用材料为水泥混凝土,且沥青砼面层7分为上、下两层分开铺设,其铺设方法同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路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第一施工阶段:依次铺设垫层(1)、基层(2)后架设连接钢筋(3),并在需设伸缩缝处安装连接器(4),使得连接器(4)沿连接钢筋(3)的长度方向设置,再架设模板以预留连接槽(5),之后依次摊铺水泥砼面层(6)、沥青砼面层(7),并通过回填封闭预留的连接槽(5),即完成路面的铺筑;S2、第二施工阶段:当日平均温度大于等于20℃时,挖出步骤S1中预埋连接槽(5)内上部回填的填料(8),以露出连接器(4)上的注浆孔(41)、排气孔(42)即可;然后通过注浆孔(41)向连接槽(5)内注砂浆直至连接槽(5)内填满,此时排气孔(42)开始溢浆;最后修补连接槽(5)即完成道路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路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连接器(4)还包括套筒(43)、排气管(44)、注浆管(45)、伸缩环(46)、端盖(47),所述排气管(44)、所述注浆管(45)均为L型,并相反设置,使得所述排气管(44)、所述注浆管(45)的横边均位于所述套筒(43)内并沿其长度方向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斌熊伟聂立力蔡汗屈兴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