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寿命反光织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3534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长寿命反光织带,属于织带技术领域,从外至内依次包括防护层、反光层以及支撑层,防护层形成有若干镂空部,反光层由纤维束编织而成,纤维束包括反光纱和透光纱,透光纱螺旋缠绕在反光纱外侧,防护层背离反光层的一侧且靠近镂空部的周围粘接有耐磨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长寿命反光织带,增加织带表面凹凸不平的程度,减少物体接触到反光层的概率,提高织带的反光寿命,且利用镂空部能增加气体穿过织带的速度,进而增加织带的透气效果。效果。效果。

A long-life reflective webb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寿命反光织带


[0001]本技术涉及织带
,具体为一种长寿命反光织带。

技术介绍

[0002]织带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幅状织物或管庄织物,织带种类繁多,广泛用于服装、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其性能优越,为了增加织带夜间的安全性,许多商家推出了反光织带。
[0003]现有反光织带一般通过玻璃微珠和金属反光层进行反光,在使用者,玻璃微珠和金属反光层容易与其它物体相接触,使得玻璃微珠和金属反光层容易出现脱落,使得织带发光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长寿命反光织带。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长寿命反光织带,从外至内依次包括防护层、反光层以及支撑层,所述防护层形成有若干镂空部,所述反光层由纤维束编织而成,所述纤维束包括反光纱和透光纱,所述透光纱螺旋缠绕在反光纱外侧,所述防护层背离反光层的一侧且靠近镂空部的周围粘接有耐磨凸。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线照射至织带时,光会通过镂空部和以及透光纱直接照射在反光纱上,利用反光纱的特性,使得反光纱能将光线进行反射,由于耐磨凸以及镂空部,能增加织带表面凹凸不平的程度,这样能减少物体接触到反光层的概率,使得能增加对反光层的保护,提高织带的反光的寿命,且利用镂空部能增加空气穿过织带的速度,进而增加织带的透气效果。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层包括纬纱组和连接经纱,所述纬纱组包括两根连接纬纱,所述连接纬纱和连接经纱经纬编织并形成多个支撑部,相邻两个所述支撑部之间形成镂空部,同一纬纱组内的两根所述连接纬纱在镂空部交叉。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纬纱和连接经纱的缠绕,使得防护层形成镂空部,确保光线能照射至反光纱并被反光。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层还包括缠绕组,所述缠绕组包括两根螺旋缠绕的缠绕纱,两根所述缠绕纱之间形成使连接纬纱穿过的线孔。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缠绕纱能增加第一纬纱的位置稳定性,进而增加防护层的整体强度。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光纱包括由多股透明尼龙纤维加捻而成。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尼龙纤维具有耐磨以及强度高的特点,使得增加织带强度的同时,增加对反光纱的保护,增加织带反光寿命。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层由支撑纱一和支撑纱二经纬编织而成,所述支撑纱一包括若干延伸部和若干弯曲部,每根所述支撑纱二位于弯曲部的正面,每根所述支撑纱二位于延伸部的背面,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弯曲部之间十字相扣,所述延伸部上端穿设至弯曲部上端的背面。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纱一和支撑纱二之间会形成相互制约,使得能增加支撑层的强度以及防裂效果,增加织带寿命。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纱一和支撑纱二均为天丝纤维。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天丝纤维具有吸湿透气的效果,使得能增加织带的透气效果,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性。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镂空部和耐磨凸能增加织带表面凹凸不平的程度,减少物体接触到反光纱的概率,且由于反光纱被透光纱所缠绕,使得透光纱能对反光纱进行保护。
[0020]利用镂空部以及天丝纤维的特性,能帮助气体快速通过织带,使得能增加织带的透气效果,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性。
[0021]利用支撑纱一和支撑纱二的缠绕以及缠绕纱和连接纬纱的缠绕,能增加织带的整体强度,进而提高织带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长寿命反光织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防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支撑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纤维束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防护层;2、反光层;3、支撑层;4、连接纬纱;5、连接经纱;6、缠绕纱;7、纤维束;8、反光纱;9、透光纱;10、支撑部;11、镂空部;12、支撑纱一;13、支撑纱二;14、弯曲部;15、延伸部;16、耐磨凸。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8]一种长寿命反光织带,如图1和图2所示,从外至内依次包括防护层1、反光层2以及支撑层3,其中防护层1包括纬纱组、缠绕组以及连接经纱5,纬纱组包括两根连接纬纱4,而连接纬纱4和连接经纱5经纬编织,缠绕组包括两根螺旋缠绕的缠绕纱6,两根缠绕纱6之间形成使连接纬纱4穿过的线孔,连接经纱5和连接纬纱4之间会形成多个支撑部10,且相邻两个支撑部10之间形成镂空部11,通过镂空部11能使得能通过织带外部直接查看到反光层2,当光线照射至织带时,光线会通过镂空部11照射在反光层2处,利用反光层2能对光线进行
反光,使得织带具有反光效果,其中防护层1背离反光层2的一侧且靠近镂空部11的周围粘接有耐磨凸16,利用防护层1的厚度以及耐磨凸16的高度,能增加织带表面凹凸不平的程度,使得能减小物体接触反光层2的概率,增加对反光层2的保护。
[0029]如图1和图4所示,反光层2由纤维束7编织而成,纤维束7包括反光纱8和透光纱9,且透光纱9包括由多股透明尼龙纤维加捻而成,透明尼龙纤维具有耐磨以及强度高的特点,使得增加织带强度的同时,增加对反光纱8的保护,增加织带反光寿命,而透光纱9螺旋缠绕在反光纱8外侧,利用透光纱9和反光纱8之间缠绕,能增加纤维束7整体强度,由于透光纱9位于反光纱8的外侧,使得能增加透光纱9对反光纱8的保护,增加反光寿命。
[0030]如图1和图3所示,支撑层3由支撑纱一12和支撑纱二13经纬编织而成,支撑纱一12包括若干延伸部15和若干弯曲部14,每根支撑纱二13位于弯曲部14的正面,每根支撑纱二13位于延伸部15的背面,上下相邻的两个弯曲部14之间十字相扣,延伸部15上端穿设至弯曲部14上端的背面,支撑纱一12和支撑纱二13之间会形成相互制约,使得能增加支撑层3的强度以及防裂效果,增加织带寿命,且支撑纱一12和支撑纱二13均为天丝纤维,天丝纤维具有吸湿透气的效果,使得能增加织带的透气效果,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性。
[003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寿命反光织带,其特征在于:从外至内依次包括防护层(1)、反光层(2)以及支撑层(3),所述防护层(1)形成有若干镂空部(11),所述反光层(2)由纤维束(7)编织而成,所述纤维束(7)包括反光纱(8)和透光纱(9),所述透光纱(9)螺旋缠绕在反光纱(8)外侧,所述防护层(1)背离反光层(2)的一侧且靠近镂空部(11)的周围粘接有耐磨凸(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寿命反光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1)包括纬纱组和连接经纱(5),所述纬纱组包括两根连接纬纱(4),所述连接纬纱(4)和连接经纱(5)经纬编织并形成多个支撑部(10),相邻两个所述支撑部(10)之间形成镂空部(11),同一纬纱组内的两根所述连接纬纱(4)在镂空部(11)交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寿命反光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文顿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德科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