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341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1:5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中间层,第二导电层、中间层、第一导电层依次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第一导电层设置在第二导电层上方,中间层设置在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中间层设置有通孔,第一导电层通过通孔与第二导电层连通;通孔至少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位于第二通孔上方,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同轴设置,且第一通孔的侧壁与第二通孔的侧壁直接连接形成通孔,第一通孔的侧壁与衬底基板之间的夹角角度小于等于第二通孔的侧壁与衬底基板之间的夹角角度。本申请通过以上方式,有效改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出现接触不良甚至断连的问题。题。题。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显示设备的需求越来越高,显示面板作为显示设备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品质直接影响了显示设备的好坏。而显示面板通常是由一彩色滤光片基板、一阵列基板以及一配置于两基板间的液晶层所构成。一般阵列基板、彩色滤光片基板上分别设置像素电极、公共电极。当电压被施加到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便会在液晶层中产生电场,该电场决定了液晶分子的取向,从而调整入射到液晶层的光的偏振,使液晶面板显示图像。
[0003]而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通常是通过阵列基板上的过孔与导电层进行连接在通电后形成电场,但过孔开口的角度较小,导致过孔侧壁过于陡峭,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通过过孔时容易接触不良,甚至断线,使液晶不能正常偏转,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有效改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出现接触不良甚至断连的问题。
[0005]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中间层,所述第二导电层、所述中间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依次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方,所述中间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所述中间层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导电层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导电层连通;所述通孔至少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上方,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直接连接形成所述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夹角角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夹角角度。
[0006]可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夹角角度范围在30
°
至40
°
之间;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夹角角度范围在40
°
至50
°
之间。
[0007]可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开口宽度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开口宽度之间的差值范围在0.4微米至0.6微米之间。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沿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沿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的延伸方向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通槽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通槽连通,且所述第一通槽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通槽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0009]可选的,所述第二通槽的槽底设置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不突出于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的开口所在的平面。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凸条沿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凸条,所述第二凸条沿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凸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凸条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凸条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凸条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0011]可选的,上述的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漏极,所述第二导电层为所述漏极,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漏极连接。
[0012]可选的,上述的所述第一导电层还包括公共电极,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公共电极线,所述公共电极线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所述第二导电层为所述公共电极线,所述公共电极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公共电极线连接。
[0013]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对置基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上述的所述阵列基板,所述对置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对盒设置。
[0014]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上述的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面的一侧。
[0015]本申请通过将中间层的通孔设置为至少两段,即至少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侧壁与衬底基板之间的夹角角度小于等于第二通孔的侧壁与衬底基板之间的夹角角度,通过两个侧壁倾斜角度不同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进行组合,增大了通孔的开口宽度,并且有效的降低通孔侧壁的倾斜度,使通孔的侧壁变得更平缓而不那么陡峭;在第一导电层通过通孔与第二导电层连接时,第一导电层可以较好的覆盖在通孔的侧壁上,有效改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出现接触不良甚至断连的问题。且第一通孔的侧壁与第二通孔的侧壁直接连接形成通孔,这样就可以仅通过一道制程在中间层制作通孔,节省了工序,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16]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地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申请阵列基板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0018]图2为本申请阵列基板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0019]图3为本申请阵列基板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0020]图4为本申请阵列基板的第四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0021]图5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申请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3]其中,10、显示装置;100、显示面板;200、背光模组;110、对置基板;111、玻璃基板;120、阵列基板;121、第一导电层;122、第二导电层;123、中间层;124、通孔;125、第一通孔;126、第一通槽;127、第一凸条;128、第二通孔;129、第二通槽;130、第二凸条;131、台阶部;132、平坦化层;133、栅极绝缘层;134、钝化层;135、衬底基板;136、像素电极;137、公共电
极;138、漏极;139、公共电极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0025]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除非另有说明,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为不排他的包含,可能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0026]另外,“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中间层,所述第二导电层、所述中间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依次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方,所述中间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所述中间层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导电层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导电层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至少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上方,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直接连接形成所述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夹角角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夹角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夹角角度范围在30
°
至40
°
之间;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夹角角度范围在40
°
至50
°
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的所述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开口宽度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开口宽度之间的差值范围在0.4微米至0.6微米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沿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沿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的延伸方向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通槽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通槽连通,且所述第一通槽在所述衬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纪恒贾强袁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