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漩涡分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323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漩涡分选装置,包括筒体,该筒体上部为第一直筒段、下部为自上而内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段,还包括第一进水管,锥形段的底部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第二直筒段,第二直筒段的底部设置有能将其覆盖的底板,底板上还开有靠近底板边缘布置的开口,第一进水管穿过该开口伸入筒体中,第一进水管的出口端面为第一弧面,该第一弧面朝向第二直筒段的内壁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环槽,同时,将第一进水管的出口端面设置为对应第二直筒段内壁布置的弧面,在进水过程中,进水输入后直接切向冲击第二直筒段的内壁,从而形成漩涡,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固体容易在环槽中积累的问题,始终保持漩涡具有较大的动能,有利于提高分离效果。高分离效果。高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漩涡分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分离设备的
,具体指一种漩涡分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海洋底泥或河流底泥的采样分析通常需要采样装置来完成,在现有技术的产品中,采样分离装置包括电机、分离筛等设备,通过电机带动水流旋转以实现泥沙的沉降。这种漩涡分离方式,不仅结构设备复杂,增加投资成本,而且还需要额外消耗电量,造成资源浪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5495855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漩涡分选装置》(申请号:CN201620265419.4)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包括筒体、漩涡发生器及分离装置,筒体上部设有出水口,漩涡发生器呈圆锥形结构,漩涡发生器包括底板及侧壁,底板周缘设有环槽,底板中心设有沉降口,环槽与所述沉降口之间的底板上设有进水孔,进水孔的出水方向与所述底板平面平行,侧壁顶部与所述筒体连接,侧壁底部与所述底板连接;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筒及网筛,分离筒设于所述出水口外部下方,若干网筛分别分层设于所述分离筒中。
[0004]采用上述结构,水流从进水孔上涌时形成漩涡运动,较重较大的组份沉降至底板上,而其余较轻的组分则在分离装置中得以分离,便于后期样品的分类分析。然而,由于形成漩涡依靠的是出水口的偏心布置与环槽配合实现,当环槽中积累有大量颗粒物时,就导致形成的漩涡动能较小,严重影响分离效果。
[0005]因此,对于目前的漩涡分离装置,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增大形成漩涡的动能从而提高分离效果的漩涡分选装置。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漩涡分选装置,包括筒体,该筒体上部为第一直筒段、下部为自上而内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段,所述第一直筒段的侧壁上开有出水口,还包括第一进水管,所述锥形段的底部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第二直筒段,该第二直筒段的底部设置有能将其覆盖的底板,该底板中部开有沉降口,所述底板上还开有靠近底板边缘布置的开口,所述第一进水管穿过该开口伸入筒体中,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出口端面为第一弧面,该第一弧面朝向所述第二直筒段的内壁布置。
[0009]上述第二直筒段的高度较小,其高度等于或略大于第一进水管的高度即可。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出口位于第一弧面中部且成形为椭圆形,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出口对应第二直筒段的内壁布置。成形为椭圆形,可增大第一进水管出口的截面,从而增大与第二直筒段内壁的对应面,有利于提高漩涡的形成效果。
[0011]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弧面的弧度与第二直筒段内壁的弧度保持一致。。采用该结
构,有利于形成较大的漩涡。
[0012]本技术的漩涡分选装置还包括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穿过筒体上部位于第一直筒段中,并且,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出口对应第一直筒段的内壁布置。在本技术中,第一直筒段的高度为锥形段高度的2.5~5倍,当流体以漩涡状湍动至第一直筒段上部时,漩涡动能大幅减小,此时,增设第二进水管,补充漩涡动能,从而提高漩涡效果,以提高分离效果。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出口靠近筒体的第一侧布置,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出口靠近筒体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布置。将第一进水管出口与第二进水管出口对称布置,有利于消除两道进水之间的干涉,降低能量损失,提高漩涡动能。
[0014]优选地,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出口端面为第二弧面,该第二弧面朝向所述第一直筒段的内壁布置,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出口位于该第二弧面中部且成形为椭圆形。该结构能增大第二进水管出口的截面,从而增大与第一直筒段内壁的对应面,有利于提高漩涡的形成效果。
[0015]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出水口处连接有形的输出管道,且该输出管道的直径沿水流方向逐渐减小。该结构有利于在输出流体过程中,增大流体流速。
[0016]本技术的漩涡分选装置还包括用于承接输出管道输出流体的分离筒,该分离筒中间隔设置有自上而下过滤孔逐渐减小的至少两个过滤板。该结构用于分离较轻的组分,便于后期分类分析样品。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环槽,同时,将第一进水管的出口端面设置为对应第二直筒段内壁布置的第一弧面,在进水过程中,进水输入后直接切向冲击第二直筒段的内壁,从而形成漩涡,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固体容易在环槽中积累的问题,始终保持漩涡具有较大的动能,有利于提高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筒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2]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漩涡分选装置包括筒体1、第一进水管2、第二进水管3,筒体1上部为第一直筒段11、下部为自上而内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段12,锥形段12的底部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第二直筒段13,该第二直筒段13的底部设置有能将其覆盖的底板14,第一直筒段11靠近上端的侧壁上开有出水口111,底板14中部开有沉降口141。
[0023]上述底板14上还开有靠近底板14边缘布置的开口142,第一进水管2穿过该开口142伸入筒体1中,伸入筒体1中的第一进水管2部分横向布置,第一进水管2的出口端面为第一弧面21,该第一弧面21朝向第二直筒段13的内壁布置。第二直筒段13的高度较小,其高度等于第一进水管2的高度即可。
[0024]第一进水管2的出口22位于第一弧面21中部且成形为椭圆形,第一进水管2的出口
22对应第二直筒段13的内壁布置。成形为椭圆形,可增大第一进水管2出口的截面,从而增大与第二直筒段13内壁的对应面,有利于提高漩涡的形成效果。第一弧面21的弧度与第二直筒段13内壁的弧度保持一致。采用该结构,有利于形成较大的漩涡。
[002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进水管3穿过筒体1上部位于第一直筒段11中,位于第一直筒段11中的第二进水管3部分横向布置,并且,第二进水管3的出口31对应第一直筒段11的内壁布置。第一直筒段11的高度为锥形段12高度的2.5~5倍,当流体以漩涡状湍动至第一直筒段11上部时,漩涡动能大幅减小,此时,增设第二进水管3,补充漩涡动能,从而提高漩涡效果,以提高分离效果。
[0026]第一进水管的出口22靠近筒体1的第一侧布置,第二进水管的出口31靠近筒体1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布置。将第一进水管出口22与第二进水管出口31对称布置,有利于消除两道进水之间的干涉,降低能量损失,提高漩涡动能。
[0027]第二进水管3的出口端面为第二弧面32,该第二弧面32朝向第一直筒段11的内壁布置,第二进水管3的出口31位于该第二弧面32中部且成形为椭圆形。该结构能增大第二进水管3出口的截面,从而增大与第一直筒段11内壁的对应面,有利于提高漩涡的形成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漩涡分选装置,包括筒体,该筒体上部为第一直筒段、下部为自上而内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段,所述第一直筒段的侧壁上开有出水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进水管,所述锥形段的底部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第二直筒段,该第二直筒段的底部设置有能将其覆盖的底板,该底板中部开有沉降口,所述底板上还开有靠近底板边缘布置的开口,所述第一进水管穿过该开口伸入筒体中,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出口端面为第一弧面,该第一弧面朝向所述第二直筒段的内壁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漩涡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出口位于弧面中部且成形为椭圆形,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出口对应第二直筒段的内壁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漩涡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面的弧度与第二直筒段内壁的弧度保持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漩涡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禹治环境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