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壳体泵末级导叶熔模精铸模壳的焙烧方法,采用先600~650℃低温一次焙烧、再950~980℃高温二次焙烧,且二次焙烧采用砂箱焙烧的方式,既能保证模壳内部完全烧透,模壳外部又不会因长时间高温焙烧而产生强度变差、模壳开裂以及由模壳质量问题所引起的浇注漏钢、铸件气孔、夹杂物等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二次焙烧能使硅溶胶
A roasting method of the precision casting mold shell of the final stage guide vane of the double shell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壳体泵末级导叶熔模精铸模壳的焙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熔模精密铸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壳体泵末级导叶熔模精铸模壳的焙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熔模精密铸造是指用易熔材料(例如石蜡等)制成可熔性模型(简称熔模)并焊接成模组,然后在模组表面涂覆若干层耐火材料,待干燥和硬化后,将模组用蒸汽或热水加热熔出模料形成模壳,将模壳放入焙烧炉中高温焙烧,模壳经焙烧后,于其中浇注熔融金属液而得到铸件。
[0003]双壳体泵末级导叶也是采用熔模精密铸造工艺制成。双壳体泵一般用于135MW以上机组,具有容量大、扬程高、效率高等优点。末级导叶是泵的最终输出通道,不仅承受高温、高压,对提高泵出口流场的平稳性、提高效率、减小泵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由于此,末级导叶在结构设计上除了具有给水泵其它各级导叶的流道型线,其壁厚一般设计的也比较厚大,重量较重。末级导叶最大外圆直径一般在Φ400mm以上,毛坯重量一般在100Kg以上,目前我们生产的末级导叶直径最大Φ642mm,重量最大294Kg。
[0004]模壳焙烧是熔模精密铸造的关键环节之一。模壳焙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铸件的质量,如果模壳没有烧透,不仅会引起模壳的高温强度变差、模壳开裂,而且会引起模壳浇注漏钢、铸件产生气孔、夹杂物等缺陷。持续高温焙烧,也会导致模壳开裂、强度下降,况且,模壳脱蜡后,在模壳内不可避免残存一定数量的蜡料、盐类、皂化物、水分以及耐火材料中的有机物等,这些残留物的存在,直接影响铸件质量,必须通过高温焙烧予以排除。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双壳体泵末级导叶体积大、重量大、壁厚大,常规的焙烧工艺难以将模壳烧透,易引起模壳高温强度变差、模壳开裂,而且会引起模壳浇注漏钢、铸件产生气孔、夹杂物等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壳体泵末级导叶熔模精铸模壳的焙烧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双壳体泵末级导叶熔模精铸模壳的焙烧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检查待焙烧的模壳有无缺陷;(2)模壳装炉;(3)一次焙烧:接通焙烧炉电源,进行一次焙烧,焙烧炉升温至300~400℃,将炉门打开1/4~1/3排放水蒸汽,蒸汽排放结束后关闭炉门,继续升温至600~650℃,保温1.5~2小时,后随炉冷却;(4)模壳出炉;(5)模壳装箱:先在砂箱底部铺填充砂,砂层厚度60~80mm,然后将一次焙烧过的模壳放进砂箱,并在模壳四周装填充砂;(6)将装入模壳的砂箱装炉;
(7)二次焙烧:接通焙烧炉电源,进行二次焙烧,升温至950~980℃,保温1.5~2小时,后随炉冷却至不低于600℃出炉等待浇注,完成焙烧工序。
[0007]步骤(1)所述的待焙烧模壳为脱蜡后自然干燥18~24小时的模壳。
[0008]步骤(3)中排放蒸汽的时间为30~45分钟。
[0009]步骤(4)炉温降至150℃以下模壳出炉,清理模壳内粉尘及杂物。
[0010]步骤(5)砂箱底部和模壳周围装入的填充砂为6
‑
10目。
[00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采用二次焙烧能使硅溶胶
‑
水玻璃复合模壳具有低的发气量和良好的透气性,还能减少金属液与型壳的温差,提高金属液的充型能力。
[0012]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比较大型的熔模精密铸件的模壳焙烧工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双壳体泵末级导叶零件结构剖视图。
[0014]图2是本专利技术双壳体泵末级导叶零件结构俯视图。
[0015]图3是本专利技术末级导叶模壳一次焙烧曲线图。
[0016]图4是本专利技术末级导叶模壳二次焙烧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一种双壳体泵末级导叶熔模精铸模壳的焙烧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检查待焙烧的模壳有无缺陷,进炉焙烧的模壳优选脱蜡后自然干燥18~24小时的模壳;(2)模壳装炉;(3)一次焙烧:检查焙烧炉炉况是否正常,接通焙烧炉电源,进行一次焙烧,焙烧炉升温至300℃
‑
400℃,将炉门打开1/4~1/3排放水蒸汽,排放蒸汽时间视模壳情况而异,一般在30~45分钟,蒸汽排放结束后关闭炉门,继续焙烧升温至600~650℃,保温1.5~2小时,后随炉冷却,一次焙烧曲线图见图3;(4)模壳出炉,待炉温降至150℃以下模壳出炉,然后清理模壳内粉尘及杂物;(5)模壳装箱:先在砂箱底部铺填充砂,优选6
‑
10目的填充砂,砂层厚度60~80mm,然后将一次焙烧过的模壳放进砂箱,并在模壳四周装填充砂,优选6
‑
10目的填充砂;(6)将装入模壳的砂箱装炉;(7)二次焙烧:接通焙烧炉电源,进行二次焙烧,升温至950~980℃,保温1.5~2小时,后随炉冷却至不低于600℃出炉等待浇注,完成焙烧工序。二次焙烧曲线图见图4。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双壳体泵末级导叶体积大、重量大、壁厚大,常规的焙烧工艺难以将壁厚较厚的模壳烧透,易引起模壳高温强度变差、模壳开裂、浇注漏钢,而且会引起铸件产生气孔、夹杂物等缺陷,导致铸件报废。本专利技术特采用二次焙烧的方法进行模壳焙烧,首先采用600
‑
650℃低温焙烧,将模壳表面烧透,获得相应的强度,此时模壳内部并未完全烧透,因此,再进行二次焙烧,二次焙烧时将一次焙烧后的模壳置于砂箱内,并在模壳底部和周围装入填充砂,模壳随同砂箱一起焙烧,此时由于填充砂的存在,二次焙烧过程中,填
充砂对模壳起到了保护(热缓冲)作用,使模壳强度不会受到破坏,950
‑
980℃高温焙烧时,模壳内部可以被完全烧透,模壳外部又不会强度变差、模壳开裂。
[0019]先低温再高温的二次焙烧,且二次焙烧采用砂箱焙烧的方式,既能保证模壳内部完全烧透,模壳外部又不会因长时间高温焙烧而产生强度变差、模壳开裂以及由模壳质量问题所引起的浇注漏钢、铸件气孔、夹杂物等缺陷。本专利技术采用二次焙烧能使硅溶胶
‑
水玻璃复合模壳具有低的发气量和良好的透气性,还能减少金属液与型壳的温差,提高金属液的充型能力。
[0020]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壳体泵末级导叶熔模精铸模壳的焙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检查待焙烧的模壳有无缺陷;(2)模壳装炉;(3)一次焙烧:接通焙烧炉电源,进行一次焙烧,焙烧炉升温至300~400℃,将炉门打开1/4~1/3排放水蒸汽,蒸汽排放结束后关闭炉门,继续升温至600~650℃,保温1.5~2小时,后随炉冷却;(4)模壳出炉;(5)模壳装箱:先在砂箱底部铺填充砂,砂层厚度60~80mm,然后将一次焙烧过的模壳放进砂箱,并在模壳四周装填充砂;(6)将装入模壳的砂箱装炉;(7)二次焙烧:接通焙烧炉电源,进行二次焙烧,升温至950~980℃,保温1.5~2小时,后随炉冷却至不低于600℃出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建翔,张保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郑州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