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水平向加热管的电加热蓄热水罐系统和储能调峰调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3114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具有水平向加热管的电加热蓄热水罐系统和储能调峰调频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有水平向加热管的电加热蓄热水罐系统包括蓄热水罐和多个电加热管,蓄热水罐设有蓄水腔,以及连通外界和蓄水腔的出水管和回水管;多个电加热管安装于蓄热水罐并为长度方向与水平方向一致的直管,电加热管的至少部分位于蓄水腔内以便于为蓄水腔内的水体加热。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有水平向加热管的电加热蓄热水罐系统具有占地空间小、可直接耗电加热和便于电加热管安装在蓄热水罐上并为蓄水腔内的水体快速加热至满足供热管网的出水温度要求的优点。热至满足供热管网的出水温度要求的优点。热至满足供热管网的出水温度要求的优点。

Electric heating water storage tank system with horizontal heating tube and energy storage peak shaving and frequency modul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水平向加热管的电加热蓄热水罐系统和储能调峰调频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供热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水平向加热管的电加热蓄热水罐系统和储能调峰调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的蓄热水罐均是将在罐外加热后的热水送入蓄热水罐顶部,以进行蓄热。在外部换热后的冷水从蓄热水罐底部注入罐内,利用不同温度的水层密度不同自然形成斜纹层分割的上部热水下部冷水的水体结构。大型蓄热水罐首先解决了大型热电厂热电联产机组的热电解耦问题,在蓄热水罐供热能力范围内部分实现热电机组的热力生产和电力生产的分离,使得热电联产机组更好地适应未来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发电给电网带来的调峰调频问题。而且,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供热管网提供足够温度和足够流量的补充水,并间接实现了供热管网膨胀水箱的作用。
[0003]然而相关技术中的蓄热水罐系统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往往在火电厂内难以找到合适的场地。另外,罐外用于加热水的加热装置一般为汽水管壳式换热器,不但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且不能很好地应对火电机组的调峰调频的负荷变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具有水平向加热管的电加热蓄热水罐系统和储能调峰调频系统。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具有水平向加热管的电加热蓄热水罐系统包括蓄热水罐和多个电加热管,所述蓄热水罐设有蓄水腔,以及连通外界和所述蓄水腔的出水管和回水管;多个所述电加热管安装于所述蓄热水罐并为长度方向与水平方向一致的直管,所述电加热管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蓄水腔内以便于为所述蓄水腔内的水体加热。
[0006]因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具有水平向加热管的电加热蓄热水罐系统具有占地空间小、可直接耗电加热和便于电加热管安装在蓄热水罐上并为蓄水腔内的水体快速加热至满足供热管网的出水温度要求的优点。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蓄水腔包括依次相连的下段腔室、中段腔室和上段腔室,所述出水管与所述上段腔室相连通,所述回水管与所述下段腔室相连通。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管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中段腔室。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管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上段腔室。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管与所述蓄热水罐的罐身相连,多个所述电加热管沿所述蓄水腔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管与所述蓄热水罐的罐身相连,多个所述电加热管沿所述蓄水腔的周向间隔分布。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邻近所述上段腔室的顶壁,所述回水管邻近所述下
段腔室的底壁。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具有水平向加热管的电加热蓄热水罐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加热管电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电加热管的通断。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具有水平向加热管的电加热蓄热水罐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蓄水腔内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邻近所述出水管。
[0015]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储能调峰调频系统,包括上述的具有水平向加热管的电加热蓄热水罐系统。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具有水平向加热管的电加热蓄热水罐系统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
[0018]具有水平向加热管的电加热蓄热水罐系统1000;
[0019]蓄热水罐100,顶壁101,底壁102,侧壁103,蓄水腔110,上段腔室111,中段腔室112,下段腔室113,出水管120,回水管130;
[0020]电加热管200;
[0021]控制器3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具有水平向加热管的电加热蓄热水罐系统1000。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具有水平向加热管的电加热蓄热水罐系统1000包括蓄热水罐100和多个电加热管200。
[0024]蓄热水罐100设有蓄水腔110,以及连通外界和蓄水腔110的出水管120和回水管130。即出水管120可将外界和蓄水腔110连通,回水管130可将外界和蓄水腔110连通。例如,出水管120位于回水管130的上方,蓄水腔110内的热水通过出水管120输送至外界,回水管130可将外界的冷水输送至蓄水腔110内充填蓄水腔110。
[0025]多个电加热管200安装于蓄热水罐100并为长度方向与水平方向一致的直管。电加热管200的至少部分位于蓄水腔110内以便于为蓄水腔110内的水体加热。电加热管200消耗电能从而产生热能。电加热管200沿水平方向延伸从而使得电加热管200便于安装在蓄热水罐100的侧壁103上。例如,多个电加热管200的至少部分(加热部分)可从蓄热水罐100的一侧伸入到蓄水腔110内,以便于为蓄水腔110内的水体快速加热。从而使得蓄水腔110的上部的水被电加热管200加热,以快速满足供热管网的出水温度要求。
[002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具有水平向加热管的电加热蓄热水罐系统1000通过将电加热管200安装于蓄热水罐100,使得蓄热水罐100可直接利用电能加热水体,也使得蓄热水罐100内的水体加热更加方便、快捷。且电加热管200与蓄热水罐100可一体化设置,减少
了蓄热水罐100的加热装置的占地空间,从而便于蓄热水罐100的设计和安装。电加热管200沿水平方向延伸,从而使得电加热管200便于安装在蓄热水罐100的侧壁103上,蓄热水罐100的侧壁103面积较大,便于电加热管200的安装和布置,可安装数量多,即多个电加热管200加热效率高。从而便于电加热管200安装在蓄热水罐100上并为蓄水腔110内的水体快速加热至满足供热管网的出水温度要求。
[0027]因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具有水平向加热管的电加热蓄热水罐系统1000具有占地空间小、可直接耗电加热和便于电加热管200安装在蓄热水罐100上并为蓄水腔110内的水体快速加热至满足供热管网的出水温度要求的优点。
[0028]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蓄水腔110包括依次相连的下段腔室113、中段腔室112和上段腔室111。具体地,下段腔室113、中段腔室112和上段腔室111沿从下至上的方向排列,上段腔室111位于蓄水腔110的上部,下段腔室113位于蓄水腔110的下部。上下方向如图1中的箭头A所示方向。
[0029]出水管120与上段腔室111相连通,即出水管120与蓄水腔110的上部连通。在蓄水腔110内高度越高,则水的温度越高,因此,出水管120位于蓄水腔110的上部从而使得达到出水温度的水体易于从出水管120流出。
[0030]回水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水平向加热管的电加热蓄热水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水罐,所述蓄热水罐设有蓄水腔,以及连通外界和所述蓄水腔的出水管和回水管;和多个电加热管,多个所述电加热管安装于所述蓄热水罐并为长度方向与水平方向一致的直管,所述电加热管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蓄水腔内以便于为所述蓄水腔内的水体加热;所述电加热管与所述蓄热水罐的罐身相连,多个所述电加热管沿所述蓄水腔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或多个所述电加热管沿所述蓄水腔的周向间隔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水平向加热管的电加热蓄热水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腔包括依次相连的下段腔室、中段腔室和上段腔室,所述出水管与所述上段腔室相连通,所述回水管与所述下段腔室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水平向加热管的电加热蓄热水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管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中段腔室。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水平向加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豫森张帅黄永琪彭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