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状药剂吸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306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状药剂吸入器,包括旋风子、胶囊腔、吸入管、扩口管;所述旋风子设置在胶囊腔的进风处,用于引入气流并且形成旋转气流;所述胶囊腔的下端连接吸入管,用于存储被刺破的胶囊并且胶囊内的药剂被旋转带出进入吸入管;所述吸入管的下端连接扩口管,用于将药剂和气流均匀混合进入到扩口管;所述扩口管的出口处面向患者口部,用于进一步将药剂和气流均匀混合并且调整流速进入患者口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增加气流在胶囊腔的旋转强度及药物的混合功能,气流能够在装置内分布更加合理,进入患者口腔的药粉浓度更加均匀。进入患者口腔的药粉浓度更加均匀。进入患者口腔的药粉浓度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状药剂吸入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粉状药剂吸入器。

技术介绍

[0002]经口吸入制剂指通过吸入途径将药物递送至呼吸道和/或肺部以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的制剂,主要用于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的治疗。临床上常用的经口吸入制剂有吸入气雾剂和吸入粉雾剂两种。吸入粉雾剂相比于气雾剂,不再使用推动剂溶解药物粉末,药物粉末直接储存在胶囊、泡罩或储库当中。使用时药物粉末通过患者自身吸气进入体内,因此免去了呼吸与外界动力配合的问题。
[0003]吸入粉雾剂需要通过给药装置(吸入装置)执行,现行具有代表性的给药装置包括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的(泡罩型)、阿斯利康(AstraZeneca)的(储库型)和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的(胶囊型)。
[0004]对吸入器性能的要求是药粉利用率高,胶囊中的药物充分发挥作用。这首先要求药粉全部从胶囊中出来进入吸入器腔体并被病人吸入,同时要求药粉混合均匀并以均匀适当的速度进入人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状药剂吸入器。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粉状药剂吸入器,包括旋风子、胶囊腔、吸入管、扩口管;
[0008]所述旋风子设置在胶囊腔的进风处,用于引入气流并且形成旋转气流;
[0009]所述胶囊腔的下端连接吸入管,用于存储被刺破的胶囊并且胶囊内的药剂被旋转带出进入吸入管;
[0010]所述吸入管的下端连接扩口管,用于将药剂和气流均匀混合进入到扩口管;
[0011]所述扩口管的出口处面向患者口部,用于进一步将药剂和气流均匀混合并且调整流速进入患者口部。
[0012]上述方案中,所述旋风子包括螺旋外壳、内圆柱,所述内圆柱的外部套设螺旋外壳,所述螺旋外壳的侧面设置进风口,所述螺旋外壳设置在胶囊腔的顶端并且相互连通。
[0013]上述方案中,所述吸入管内还设置有混合叶片,用于将气流和药粉混合均匀。
[0014]上述方案中,所述混合叶片采用至少一组交错设置的螺旋叶片、或者一个内螺旋片。
[0015]上述方案中,还包括胶囊刺破机构,所述胶囊刺破机构设置在胶囊腔的一侧,用于对胶囊腔内存储的胶囊进行刺破。
[0016]上述方案中,所述胶囊刺破机构包括按压外壳、柔性支撑件、上刺针、下刺针、安装板、复位弹簧,所述安装板固定在胶囊腔外侧,所述按压外壳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柔性支撑
件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安装板和按压外壳之间,所述按压外壳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上刺针、下刺针,所述上刺针、下刺针的端部贯穿安装板、胶囊腔对应设置的通孔。
[0017]上述方案中,所述胶囊腔和吸入管之间还设置有缓冲室,所述缓冲室用于混合空气和胶囊内的药粉。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够增加气流在胶囊腔的旋转强度及药物的混合功能,气流能够在装置内分布更加合理,进入患者口腔的药粉浓度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00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公开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粉状药剂吸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粉状药剂吸入器中旋风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粉状药剂吸入器中混合叶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粉状药剂吸入器中混合叶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现有结构的吸入器的气流分布图;
[0025]图6为本技术的气流分布图;
[0026]图7为现有结构的吸入器的药粉分布图;
[0027]图8为本技术的药粉分布图;
[0028]图9为现有结构的长扩口形状吸入器的气流分布图;
[0029]图10为本技术的扩口管处的气流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1]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
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3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粉状药剂吸入器,如图1所示,包括旋风子1、胶囊腔2、吸入管3、扩口管4;
[0034]所述旋风子1设置在胶囊腔2的进风处,用于引入气流并且形成旋转气流;
[0035]所述胶囊腔2的下端连接吸入管3,用于存储被刺破的胶囊并且胶囊内的药剂被旋转带出进入吸入管3;
[0036]所述吸入管3的下端连接扩口管4,用于将药剂和气流均匀混合进入到扩口管4;
[0037]所述扩口管4的出口处面向患者口部,用于进一步将药剂和气流均匀混合并且调整流速进入患者口部。
[0038]如图2所示,所述旋风子1包括螺旋外壳11、内圆柱12,所述内圆柱12的外部套设螺旋外壳11,所述螺旋外壳11的侧面设置进风口13,所述螺旋外壳11设置在胶囊腔2的顶端并且相互连通。
[0039]所述内圆柱12、螺旋外壳11和胶囊腔2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分体结构,然后连接在一起;所述内圆柱12从上侧顶住胶囊腔2内的胶囊,使其固定以便后续进行刺破。
[0040]所述吸入管3内还设置有混合叶片31,用于将气流和药粉混合均匀。。
[0041]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混合叶片31采用至少一组交错设置的螺旋叶片,或者如图4所示,所述混合叶片31采用一个内螺旋片。
[0042]进一步地,还包括胶囊刺破机构5,所述胶囊刺破机构5设置在胶囊腔2的一侧,用于对胶囊腔2内存储的胶囊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状药剂吸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旋风子、胶囊腔、吸入管、扩口管;所述旋风子设置在胶囊腔的进风处,用于引入气流并且形成旋转气流;所述胶囊腔的下端连接吸入管,用于存储被刺破的胶囊并且胶囊内的药剂被旋转带出进入吸入管;所述吸入管的下端连接扩口管,用于将药剂和气流均匀混合进入到扩口管;所述扩口管的出口处面向患者口部,用于进一步将药剂和气流均匀混合并且调整流速进入患者口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状药剂吸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子包括螺旋外壳、内圆柱,所述内圆柱的外部套设螺旋外壳,所述螺旋外壳的侧面设置进风口,所述螺旋外壳设置在胶囊腔的顶端并且相互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状药剂吸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管内还设置有混合叶片,用于将气流和药粉混合均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状药剂吸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奇项卫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力成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