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CB板的全新熔合区设计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301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PCB板的全新熔合区设计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一个质量良好的PCB基板板材,以生产工艺参数为基础,制作CAM资料;S2:并在PCB基板板材上一侧面上的某一处位置上设置铜板,并在铜板上掏铜的菱形孔,进行上、下排错开掏铜处理,并将铜板的设置位置、设置尺寸输入到S1步骤中的CAM资料中;S3:输出CAM资料,完成计算机与加工设备之间联系。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投入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加大板边设计制作,可提高板料利用率,在压合时通过熔合区设计的网格铜块进行填胶,减少树脂胶的流失,从而保证熔合区的平整度,减少熔合区树脂空洞的产生,压合后也不需要通过锣机对熔合区的加工去除,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A new design and fabrication method of fusion zone based on PC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PCB板的全新熔合区设计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PCB板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PCB板的全新熔 合区设计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即印制线路板,简称印制板,是电子工 业的重要部件之一。几乎每种电子设备,小到电子手表、计算器,大到计 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军用武器系统,只要有集成电路等电子元件,为了 使各个元件之间的电气互连,都要使用印制板,印制线路板由绝缘底板、 连接导线和装配焊接电子元件的焊盘组成,具有导电线路和绝缘底板的双 重作用。
[0003]为了满足使用要求,会将多层PCB板进行压合,其中就涉及到熔合 区,目前设计的熔合区中,压合后熔合区存在树脂空洞,板面凹陷下去, 影响干膜压辘使用寿命,目前解决方法:是在设计板边时加大板边设计放 置熔合区,在压合后将整个熔合区锣掉去除。
[0004]但是如上述所述,这种工艺方法存在以下2个问题:1、加大板边设 计浪费板料利用率,2、用锣机锣掉熔合区去除浪费工作效率,因此,为 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基于PCB板的全新熔合区设计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 PCB板的全新熔合区设计制作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基于PCB板的全新熔合区设计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S1:选取一个质量良好的PCB基板板材,以生产工艺参数为基础,制 作CAM资料;
[0009]S2:并在PCB基板板材上一侧面上的某一处位置上设置铜板,并在铜 板上掏铜的菱形孔,进行上、下排错开掏铜处理,并将铜板的设置位置、 设置尺寸输入到S1步骤中的CAM资料中;
[0010]S3:输出CAM资料,完成计算机与加工设备之间联系;
[0011]S4:运用光绘菲林技术,将S2步骤中的关于铜板的图形文件通过 GENESIS软件进行导入和修改,并最终把图形输出在菲林上;
[0012]S5:将S4步骤制备后的板材放入曝光机中,进行内层曝光,并对曝 光后的板材进行蚀刻处理,形成新的PCB板;
[0013]S6:完成S1

S6步骤,在PCB板上形成熔合区。
[0014]优选的,在S2步骤中,铜板的尺寸大小由热熔机加热头的尺寸大小 确定,铜板的尺寸参数为:5*21mm。
[0015]优选的,所述菱形孔的尺寸为0.3mm,且每个所述菱形孔在铜板内部 之间的间距为0.3mm。
[0016]优选的,每个PCB基板板材在叠加的过程中,一侧设置有熔合区的侧 面靠近另一侧未设置熔合区的侧面,并且每个PCB基板板材的外缘边重 合,以及每个PCB基板板材上的外缘边尺寸一致。
[0017]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PCB板的全新熔合区设计制作方法,有益效果 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一种全新的熔合区设计制作,不需要加大板边设计制 作,可提高板料利用率;
[0018]在热压合过程中,热量融化PCB板材位于熔合区外部的材料,融化后 的材料流入设计的网格铜块进行填胶,减少树脂胶的流失,从而保证熔合 区的平整度,减少熔合区树脂空洞的产生;
[0019]并如上述内容所述,热压合工艺完成后,压合后的板材不存在多余的 边角料,也不需要通过锣机对熔合区的加工去除,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PCB板的全新熔合区设计制作方法的熔 合区的CAM设计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 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 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
ꢀ“
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 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 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 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3]参照图1,一种基于PCB板的全新熔合区设计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S1:选取一个质量良好的PCB基板板材,以生产工艺参数为基础,制 作CAM资料;
[0025]S2:并在PCB基板板材上一侧面上的某一处位置上设置铜板,并在铜 板上掏铜的菱形孔,进行上、下排错开掏铜处理,并将铜板的设置位置、 设置尺寸输入到S1步骤中的CAM资料中;
[0026]S3:输出CAM资料,完成计算机与加工设备之间联系;
[0027]S4:运用光绘菲林技术,将S2步骤中的关于铜板的图形文件通过 GENESIS软件进行导入和修改,并最终把图形输出在菲林上;
[0028]S5:将S4步骤制备后的板材放入曝光机中,进行内层曝光,并对曝 光后的板材进行蚀刻处理,形成新的PCB板;
[0029]S6:完成S1

S6步骤,在PCB板上形成熔合区。
[0030]在S2步骤中,铜板的尺寸大小由热熔机加热头的尺寸大小确定,铜 板的尺寸参数为:5*21mm。
[0031]所述菱形孔的尺寸为0.3mm,且每个所述菱形孔在铜板内部之间的间 距为0.3mm。
[0032]每个PCB基板板材在叠加的过程中,一侧设置有熔合区的侧面靠近另 一侧未设置熔合区的侧面,并且每个PCB基板板材的外缘边重合,以及每 个PCB基板板材上的外缘边尺寸一致。
[0033]本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对裁剪好后的PCB板材上设计出熔合区, 熔合区只存在PCB板材的一面上,PCB板材的另一面不设置熔合区,所以 在每个PCB板材在叠加过程中,熔合区靠近结合PCB板材的另一面,在热 压合的过程中,当热熔机上的热熔头在下压状态下,热熔头落在掏铜的铜 块上,保持此处不会因受压力而凹陷,而且发热均匀,PCB板材在受热过 程中,局部位置的材料融化,均匀的流入每个PCB板材之间的网格铜块并 进行填胶,减少树脂胶的流失,从而保证熔合区的平整度,减少熔合区树 脂空洞的产生,压合后也不需要通过锣机对熔合区的加工去除;
[0034]在设计熔合区的过程中,设计流程如下:
[0035]I、首先根据生产工艺参数,制作CAM资料,并在此过程中,在PCB 板材边根据热熔机加热头大小设计出一块5*21mm的铜块;
[0036]II、在铜块上掏铜0.3mm的菱形孔,并间隔0.3mm均匀分布,并保证 每个菱形孔上、下排均匀错开;
[0037]III、在生产过程中,输出CAM设计资料完成设备与计算机之间的联 系,完成生产准备工作,并运营光绘菲林的技术,将关于铜板的图形文件 通过GENESIS软件进行导入和修改,并最终把图形输出在菲林上,随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CB板的全新熔合区设计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一个质量良好的PCB基板板材,以生产工艺参数为基础,制作CAM资料;S2:并在PCB基板板材上一侧面上的某一处位置上设置铜板,并在铜板上掏铜的菱形孔,进行上、下排错开掏铜处理,并将铜板的设置位置、设置尺寸输入到S1步骤中的CAM资料中;S3:输出CAM资料,完成计算机与加工设备之间联系;S4:运用光绘菲林技术,将S2步骤中的关于铜板的图形文件通过GENESIS软件进行导入和修改,并最终把图形输出在菲林上;S5:将S4步骤制备后的板材放入曝光机中,进行内层曝光,并对曝光后的板材进行蚀刻处理,形成新的PCB板;S6:完成S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文李强朱惠民何立发肖玉珍
申请(专利权)人:龙南骏亚精密电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