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洒防漏受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2899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洒防漏受水器,包括受水器本体,所述受水器本体包括漏斗部、握持部和集水部;所述漏斗部上端开口与人体接触的内侧端面为凹型弧状结构,凹型弧状结构处覆盖有一层硅胶包边;所述漏斗部下端通过所述握持部与所述集水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受水器可减少洒漏溅冲洗液情况,避免弄湿、污染患者的衣物,污染眼周清洁区,保障医护人员及患者的生命健康,改善了患者的操作体验,提高了患者的操作舒适感,减轻接触压痕及压痛感,同时也减轻护士的操作负担,提高了操作效率。操作效率。操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洒防漏受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洒防漏受水器。

技术介绍

[0002]受水器是眼科护理操作——结膜囊冲洗中必须使用的医疗用品,是收集使用后冲洗液(一般为生理盐水、皂液、眼部分泌物的混合液体)的容器。如果发生洒水、漏水、溅水等情况,不仅会弄湿、污染患者的衣物,污染眼周清洁区,而且容易造成操作者医源性传染,危害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健康。现有的受水器,是质地坚硬的塑料制成,使用时需紧贴患者脸部,以接纳冲洗液,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因手扶受水器力度过大而在患者脸上压出痕迹,并且因压迫而产生疼痛感,造成患者操作舒适度欠佳,此外,因受水器容量有限,使用中往往需要反复倒冲洗液,增加了洒、漏、溅冲洗液的风险,也使患者的操作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防洒防漏受水器。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型防洒防漏受水器,包括受水器本体,所述受水器本体包括漏斗部、握持部和集水部;所述漏斗部上端开口与人体接触的内侧端面为凹型弧状结构,凹型弧状结构处覆盖有一层硅胶包边;所述漏斗部下端通过所述握持部与所述集水部连通。
[0005]硅胶包边的设置,在凹形上侧增加与脸的接触面积,减少漏水风险,利用其具有亲肤的特性,可有效减轻脸部接触压痕,减轻因压迫而产生的压痛感,提高患者的操作舒适度。握持部的设置,有利于患者抓握,不易滑脱;集水部的设置,增加了受水器容量,减少倒冲洗液次数,提高患者的操作体验,减轻护士的操作负担,提高操作效率。
[0006]所述握持部为细颈状结构;所述集水部为平底烧杯状结构,其底部为椭圆形,所述集水部自下端向上端倾斜延伸并与细颈状结构的所述握持部连接。细颈状结构的握持部,可便于抓握。
[0007]所述漏斗部上端开口为不规则椭圆形,所述硅胶包边自所述漏斗部上端开口一侧长轴端点处绕凹型弧状结构向另一侧长轴端点处覆盖。
[0008]所述受水器本体为一体化成型结构。
[0009]所述硅胶包边为由软质材料制成的硅胶垫圈覆盖在所述漏斗部上端形成的包边。软质材料制成的硅胶包边,可减轻压痛感和脸部产生的压痕。
[0010]所述漏斗部上端的不规则椭圆形的长轴长度为120mm,短轴长度为80mm,所述漏斗部的高度为60mm,底径为36mm;所述集水部顶端口径长度为32mm,高度为90mm,底部椭圆形长轴长度为120mm,短轴长度为80mm。
[0011]所述漏斗部内侧端面的凹形弧状结构处朝下凹陷,凹陷处上端面与所述漏斗部上端开口所在平面的高度差为10mm。
[0012]所述集水部为采用硬质塑料材质制成的结构。硬质塑料材质制成的集水部,具有
一定的刚性和硬度,可稳定放置。
[0013]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受水器可减少洒漏溅冲洗液情况,避免弄湿、污染患者的衣物,污染眼周清洁区,保障医护人员及患者的生命健康,改善了患者的操作体验,提高了患者的操作舒适感,减轻接触压痕及压痛感,同时也减轻护士的操作负担,提高了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8]图中附图标记含义:1、漏斗部;2、握持部;3、集水部;4、硅胶包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实施例
[0021]参阅图1至图4,为一种新型防洒防漏受水器,包括受水器本体,受水器本体包括漏斗部1、握持部2和集水部3;漏斗部1上端开口与人体接触的内侧端面为凹型弧状结构,凹型弧状结构处覆盖有一层硅胶包边4;漏斗部1下端通过握持部2与集水部3连通。
[0022]硅胶包边4的设置,在凹形上侧增加与脸的接触面积,减少漏水风险,利用其具有亲肤的特性,可有效减轻脸部接触压痕,减轻因压迫而产生的压痛感,提高患者的操作舒适度。握持部2的设置,有利于患者抓握,不易滑脱;集水部3的设置,增加了受水器容量,减少倒冲洗液次数,提高患者的操作体验,减轻护士的操作负担,提高操作效率。
[0023]握持部2为细颈状结构;集水部3为平底烧杯状结构,其底部为椭圆形,集水部3自下端向上端倾斜延伸并与细颈状结构的握持部2连接。细颈状结构的握持部2,可便于抓握。
[0024]漏斗部1上端开口为不规则椭圆形,硅胶包边4自漏斗部1上端开口一侧长轴端点处绕凹型弧状结构向另一侧长轴端点处覆盖。
[0025]受水器本体为一体化成型结构。
[0026]硅胶包边4为由软质材料制成的硅胶垫圈覆盖在漏斗部1上端形成的包边。软质材料制成的硅胶包边4,可减轻压痛感和脸部产生的压痕。本实施例的硅胶包边4的制作材料选用无毒、质软、可循环利用的材料。
[0027]漏斗部1上端的不规则椭圆形的长轴长度为120mm,短轴长度为80mm,漏斗部1的高度为60mm,底径为36mm;集水部3顶端口径长度为32mm,高度为90mm,底部椭圆形长轴长度为120mm,短轴长度为80mm。
[0028]漏斗部1内侧端面的凹形弧状结构处朝下凹陷,凹陷处上端面与漏斗部1上端开口所在平面的高度差为10mm。
[0029]集水部3为采用可循环利用的硬质塑料材质制成的结构。硬质塑料材质制成的集水部3,具有一定的刚性和硬度,可稳定放置。
[0030]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技术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
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洒防漏受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受水器本体,所述受水器本体包括漏斗部、握持部和集水部;所述漏斗部上端开口与人体接触的内侧端面为凹型弧状结构,凹型弧状结构处覆盖有一层硅胶包边;所述漏斗部下端通过所述握持部与所述集水部连通;所述握持部为细颈状结构;所述集水部为平底烧杯状结构,其底部为椭圆形,所述集水部自下端向上端倾斜延伸并与细颈状结构的所述握持部连接;所述漏斗部上端开口为不规则椭圆形,所述硅胶包边自所述漏斗部上端开口一侧长轴端点处绕凹型弧状结构向另一侧长轴端点处覆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洒防漏受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水器本体为一体化成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洒防漏受水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霜月康少英郑维鑫黄秀谊陈红红姚抒予杨春艳黄文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