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安防系统监测的报警主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2578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安防系统监测的报警主机,其涉及安防系统监测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报警主机拆卸不便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用于安防系统监测的报警主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安装在墙体上,所述墙体对应壳体位置设置有供壳体放置的L型放置板,所述壳体沿其横跨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远离壳体的一面设置有连接环板,所述连接环板沿其回转直径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转动设置有转动套筒,所述转动套筒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放置板对应连接杆的位置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杆与连接槽呈过盈配合设置,达到了方便工作人员拆卸报警主机的作用。了方便工作人员拆卸报警主机的作用。了方便工作人员拆卸报警主机的作用。

An alarm host for security system monito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安防系统监测的报警主机


[0001]本技术涉及安防系统监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安防系统监测的报警主机。

技术介绍

[0002]报警主机是用物理方法或电子技术,自动探测发生在布防监测区域内的侵入行为,产生报警信号,并提示值班人员发生报警的区域部位,显示可能采取对策的系统,报警主机是预防抢劫、盗窃等意外事件的重要设施,防盗报警主机与出入口控制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访客对讲系统和电子巡更系统等一起构成了安全防范系统。
[0003]参照图1,现有的报警主机包括壳体、报警装置和监测装置,报警装置包括报警按钮和内部报警系统,监测装置包括摄像头和内部监测系统。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报警主机的安装方式大多采用通过若干螺丝将报警主机固定在墙体上,当报警主机需要检修时,工作人员需要借助钳子等工具将螺丝一颗颗的从墙体上取下之后才能完成报警主机的拆卸,从而给工作人员拆卸报警主机的过程中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工作人员拆卸的用于安防系统监测的报警主机。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安防系统监测的报警主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安装在墙体上,所述墙体对应壳体位置设置有供壳体放置的L型放置板,所述壳体沿其横跨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远离壳体的一面设置有连接环板,所述连接环板沿其回转直径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转动设置有转动套筒,所述转动套筒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放置板对应连接杆的位置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杆与连接槽呈过盈配合设置。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要对报警主机进行检修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手持连接板并拉动连接板将连接杆从连接槽内拉伸出来,然后将报警主机从L型放置板上取下即可完成拆卸,从而可以起到方便工作人员拆卸报警主机的作用。
[0008]进一步地,所述L型放置板包括放置横板和放置竖板,所述壳体靠近放置板的一面沿其四角处设置有放置杆,所述L型放置板对应放置杆的位置开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杆与放置孔呈过盈配合设置。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将报警主机放置到L型放置板上时,通过将放置杆穿射进放置孔内,可以起到固定报警主机位置的作用。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放置孔靠近放置杆一端的端面呈倒平角设置。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放置孔的截面面积,从而可以起到方便工作人员将放置杆穿射进放置孔内的作用。
[0012]进一步地,所述放置孔内嵌设有缓冲套。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防止放置杆与放置孔之间产生刚性挤压,导致放置杆被挤压坏。
[0014]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远离放置横板的一面设置有持握把手。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要对报警主机进行检修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持持握把手将报警主机从L型放置板上取下,工作人员通过手持持握把手将报警主机从L型放置板上取下的过程中减少了工作人员手持报警主机时的持握面积,从而可以起到方便工作人员持握报警主机将报警主机从L型放置板上取下的作用。
[0016]进一步地,所述持握把手与壳体呈铰接方式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持握把手处于不用的状态时,工作人员可将持握把手翻转贴合在壳体上,可以减少报警主机整体的空间占有面积,进而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碰撞到持握把手造成持握把手损坏的概率,进而可以起到保护持握把手的作用。
[0018]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对应持握把手的位置开设有供持握把手放置的放置槽。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持握把手处于不用的状态时,工作人员可将持握把手翻转贴合进放置槽内,可以进一步的减少报警主机整体的空间占有面积,进而可以进一步的减少工作人员碰撞到持握把手造成持握把手损坏的概率,进而可以起到进一步的保护持握把手的作用。
[0020]进一步地,所述持握把手上套设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上设置有若干防滑凸棱。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工作人员通过手持持握把手将报警主机从L型放置板上取下的过程中手掌与持握把手之间的摩擦力,可以起到防止报警主机从手中脱落导致报警主机被摔坏的作用。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23]1、采用了L型放置板、复位弹簧、连接环板、转动槽、转动套筒、连接板、连接杆和连接槽,从而可以起到方便工作人员拆卸报警主机的作用;
[0024]2、采用了放置杆和放置孔,从而可以起到固定报警主机位置的作用;
[0025]3、采用了持握把手,从而可以起到方便工作人员持握报警主机将报警主机从L型放置板上取下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
技术介绍
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整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图3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图4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图4中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图4中D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1、壳体;11、墙体;12、L型放置板;13、复位弹簧;14、连接环板;15、转动槽;16、转动套筒;17、连接板;18、连接杆;19、连接槽;20、放置竖板;21、放置横板;22、放置杆;23、放置孔;24、缓冲套;25、持握把手;26、放置槽;27、防滑套;28、防滑凸棱。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5]参照图2

图5,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安防系统监测的报警主机,包括壳体1,壳体1安装在墙体11上,墙体11对应壳体1位置设置有供壳体1放置的L型放置板12,壳体1沿其横跨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复位弹簧13,复位弹簧13远离壳体1的一面设置有连接环板14,连接环板14沿其回转直径开设有转动槽15,转动槽15内转动设置有转动套筒16,转动套筒16上设置有连接板17,连接板17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18,放置板对应连接杆18的位置开设有连接槽19,连接杆18与连接槽19呈过盈配合设置,当工作人员需要对报警主机进行检修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手持连接板17并拉动连接板17将连接杆18从连接槽19内拉伸出来,然后将报警主机从L型放置板12上取下即可完成拆卸,从而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拆卸报警主机。
[0036]参照图4和图6,L型放置板12包括放置横板21和放置竖板20,,壳体1靠近放置板的一面沿其四角处设置有放置杆22,L型放置板12对应放置杆22的位置开设有放置孔23,放置杆22与放置孔23呈过盈配合设置,当工作人员将报警主机放置到L型放置板12上时,通过将放置杆22穿射进放置孔23内,可以起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安防系统监测的报警主机,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安装在墙体(11)上,所述墙体(11)对应壳体(1)位置设置有供壳体(1)放置的L型放置板(12),所述壳体(1)沿其横跨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复位弹簧(13),所述复位弹簧(13)远离壳体(1)的一面设置有连接环板(14),所述连接环板(14)沿其回转直径开设有转动槽(15),所述转动槽(15)内转动设置有转动套筒(16),所述转动套筒(16)上设置有连接板(17),所述连接板(17)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18),所述放置板对应连接杆(18)的位置开设有连接槽(19),所述连接杆(18)与连接槽(19)呈过盈配合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安防系统监测的报警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放置板(12)包括放置横板(21)和放置竖板(20),所述壳体(1)靠近放置板的一面沿其四角处设置有放置杆(22),所述L型放置板(12)对应放置杆(22)的位置开设有放置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爱国赵明吴永东杨敬元万琦俊张鹏褚召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英安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