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弹承放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2466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弹承放支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立杆组件以及连接两立杆组件的至少一横杆,导弹承放支架还包括至少两固定组件,固定组件连接立杆组件与横杆,立杆组件包括立杆以及设于立杆上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设于立杆的相对两侧,其中一立杆上的第一支撑件与另一立杆上的第二支撑件组成一支撑组件,组成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位于横杆的相同一侧,支撑组件用于承放导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一个支架上只能放置一个训练弹,而导致在训练时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在组装支架上的技术问题。费大量的时间在组装支架上的技术问题。费大量的时间在组装支架上的技术问题。

A missile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弹承放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军事训练装备
,特别涉及一种导弹承放支架。

技术介绍

[0002]便携式地空导弹、火箭弹、反坦克导弹等兵器具有操作简便、耐用性好、造价低的优势,是陆战战场的主战兵器。
[0003]针对这些便携式兵器的射击模拟训练或实战模拟演练,对于模拟便携式导弹的放置是有一定要求的,在操作前需要架起弹筒承放支架并做好训练或射击准备。
[0004]然而现有的模拟导弹放置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现有的模拟导弹放置架是一个承放支架上只能放置一枚训练弹,训练时训练人员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在组装承放支架上,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弹承放支架,通过在立杆上设置两支撑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是两枚训练弹放在两个承放支架上,而导致在训练时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在组装承放支架上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导弹承放支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立杆组件以及连接两所述立杆组件的至少一横杆,所述导弹承放支架还包括至少两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连接所述立杆组件与所述横杆;
[0007]所述立杆组件包括立杆以及设于所述立杆上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设于所述立杆的相对两侧,其中一所述立杆上的第一支撑件与另一所述立杆上的第二支撑件组成一支撑组件,组成所述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位于所述横杆的相同一侧,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承放导弹。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同一所述立杆上的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错落设置。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立杆上的第一通孔、设于所述横杆一端的螺纹孔以及立杆销,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立杆侧壁,所述立杆销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且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使得所述立杆与所述横杆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立杆与所述横杆之间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面设有弧形的凹槽,所述第一固定块带有凹槽的一面与所述立杆侧壁相贴合,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供所述横杆穿过,以限制所述横杆的偏移。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立杆上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上下侧,所述第一固定块带有凹槽的一面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上下侧,所述限位柱插入所述限位孔内,以使得所述第一固定块安装在所述立杆上时不会发生偏移。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立杆组件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于远离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远离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所述底座的中心处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供所述立杆的底端插入。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底座远离所述立杆的一面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安装有地钉,所述地钉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侧壁上。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底座远离所述立杆的一面设有脚垫,所述脚垫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端。
[001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开口远离所述底座的“U”字形,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杆的侧壁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倾斜设置,所述导向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靠近所述立杆,所述导向件的另一端远离所述立杆。
[0016]上述承放支架,通过在立杆上设置两个支撑组件,替换了传统方案中一个承放支架上只能安装一枚训练弹的技术方案。具体的,通过横杆将两个立杆连接固定,再在立杆的相对两侧壁上固定连接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也就是说一个立杆上的第一支撑件与另一立杆上的第二支撑件组成一个支撑组件,这样就可以使得一个承放支架上可以设置两个支撑组件,用于同时放置两个训练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个承放支架上只能安装一个训练弹的技术问题,大幅节省了承放支架展开撤收时间,同时减少了承放支架包装箱空间,减少了承放支架重量,提供了作战效率,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中整体结构立体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平面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底座的第一角度结构立体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底座的第二角度结构立体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中第一固定块的结构立体图;
[0022]图6为本技术中第一支撑件的结构立体图;
[002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4]立杆10横杆20第一支撑件30第二支撑件40第一通孔50螺纹孔60立杆销70第一固定块80凹槽90第二通孔100限位孔110限位柱120底座130第三通孔140放置槽150地钉160脚垫170导向件180硅胶垫190第二固定块200
[0025]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9]请参阅图1至图6,一种导弹承放支架,包括两立杆组件和一个横杆20,立杆组件与横杆20之间设有固定组件,通过固定组件将立杆组件与横杆20固定连接起来,两立杆组件上共设有两支撑组件,通过支撑组件将导弹放置在立杆组件上;
[0030]具体的,立杆组件包括立杆10以及设于立杆10底端的底座,在一个立杆10的两侧侧壁上均安装有一第一支撑件30和一第二支撑件40,通过一立杆10上的第一支撑件30与另一立杆10上的第二支撑件40组合成一支撑组件,位于同一个立杆10上的第一支撑件30和一第二支撑件40错落设置,她们的高度不一,一立杆10上的第一支撑件30与另一立杆10上的第二支撑件40位于横杆20的同一侧;也就是说,位于横杆20同一侧的第一支撑件30和第二支撑件40分别将导弹的两端支撑住,其中组成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件30与第二支撑件40位于横杆90的相同一侧,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弹承放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两立杆组件以及连接两所述立杆组件的至少一横杆,所述导弹承放支架还包括至少两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连接所述立杆组件与所述横杆;所述立杆组件包括立杆以及设于所述立杆上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设于所述立杆的相对两侧,其中一所述立杆上的第一支撑件与另一所述立杆上的第二支撑件组成一支撑组件,组成所述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位于所述横杆的相同一侧,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承放导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放支架,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立杆上的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错落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立杆上的第一通孔、设于所述横杆一端的螺纹孔以及立杆销,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立杆侧壁,所述立杆销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且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使得所述立杆与所述横杆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与所述横杆之间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面设有弧形的凹槽,所述第一固定块带有凹槽的一面与所述立杆侧壁相贴合,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供所述横杆穿过,以限制所述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童玲魏钜熔熊科龙徐国春叶国林赖文辉郭荣海许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联创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