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元件技术领域,公开了车载FFC,包括FFC板,所述FFC板的后端中心位置处和前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FFC板的一端贯穿安装有FFC扁平线,所述FFC扁平线的一端从上往下依次安装有若干个FFC触头,所述FFC板的右方安装有第一PCB,所述第一PCB的后端中心位置处和前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一PCB的内部安装有密封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过载保护元件来进行过载保护,市场上常规的FFC通过对FFC扁平线进行冲孔,使得FFC扁平线中的导体变细,遇到过载情况时,较细的导体就会熔断进行过载保护,这种方法不便于维护,并且冲孔难度大,冲孔尺寸难以保证,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要拆掉熔断的过载保护元件更换新的即可,很方便对FFC进行维修。很方便对FFC进行维修。很方便对FFC进行维修。
On board FF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FFC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元件
,具体是车载FFC。
技术介绍
[0002]FFC是一种用PET绝缘材料和极薄的镀锡扁平铜线,通过高科技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压合而成的新型数据线缆,具有柔软、随意弯曲折叠、厚度薄、体积小、连接简单、拆卸方便、易解决电磁屏蔽(EMI)等优点。
[0003]现有的FFC扁平线上通过使用治具冲孔,使得其中的导体变细,当电信号及温度过载时,冲孔区域的较细部分导体被熔断,达到过载保护功能,这样进行维修时十分麻烦,并且冲孔难度大,冲孔尺寸难以保证。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车载FFC,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车载FFC,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车载FFC,包括FFC板,所述FFC板的后端中心位置处和前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FFC板的一端贯穿安装有FFC扁平线,所述FFC扁平线的一端从上往下依次安装有若干个FFC触头,所述FFC板的右方安装有第一PCB,所述第一PCB的后端中心位置处和前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一PCB的内部安装有密封胶板。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FFC板的左方安装有第二PCB,所述第二PCB 的后端中心位置处和前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三通孔。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PCB的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贯穿安装有若干个第一触头,且第二PCB的右侧表面从上往下位于第一触头的前方依次安装有若干个第二触头,所述第二PCB的右侧表面位于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之间安装有过载保护元件。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PCB的左方安装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右侧表面从上往下依次安装有若干个第三触头。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通孔正对于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正对于第一通孔。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FFC触头贴合于第二触头,所述第三触头贴合于第一触头,所述FFC触头、第一触头、第二触头、过载保护元件和第三触头的数量相等。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通过设置过载保护元件来进行过载保护,市场上常规的FFC通过对FFC扁平线进行冲孔,使得FFC扁平线中的导体变细,遇到过载情况时,较细的导体就会熔断进行过载保护,这种方法不便于维护,并且冲孔难度大,冲孔尺寸难以保证,而本技术只需要拆掉熔断的过载保护元件更换新的即可,很方便对FFC进行维修。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车载FFC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车载FFC的分解图;
[0016]图3为车载FFC中第二PCB的右侧示意图。
[0017]图中:1、FFC板;2、第一通孔;3、FFC扁平线;4、FFC触头;5、第一PCB;6、第二通孔;7、密封胶板;8、第二PCB;9、第三通孔;10、第一触头;11、第二触头;12、过载保护元件;13、连接器;14、第三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载FFC,包括FFC板1,FFC板1的后端中心位置处和前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2,FFC板1的一端贯穿安装有FFC扁平线3, FFC扁平线3的一端从上往下依次安装有若干个FFC触头4,FFC板1的右方安装有第一 PCB5,第一PCB5的后端中心位置处和前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通孔6,第一通孔2正对于第二通孔6,第一PCB5的内部安装有密封胶板7,FFC板1的左方安装有第二PCB8,第二PCB8的后端中心位置处和前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三通孔9,第三通孔9正对于第一通孔2,第二PCB8的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贯穿安装有若干个第一触头10,且第二PCB8的右侧表面从上往下位于第一触头10的前方依次安装有若干个第二触头11,第二PCB8的右侧表面位于第一触头10和第二触头11之间安装有过载保护元件12,第二PCB8的左方安装有连接器13,连接器13的右侧表面从上往下依次安装有若干个第三触头14,FFC触头4贴合于第二触头11,第三触头14贴合于第一触头10,FFC触头4、第一触头10、第二触头 11、过载保护元件12和第三触头14的数量相等,当电流过载时,过载保护元件12就会熔断来切断对应的线路电流,从而具有很好的过载保护功能。
[001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安装时工作人员将过载保护元件12焊接在第一触头10和第二触头11之间,将第二PCB8安装在FFC板上,将FFC触头4与第二触头11焊接在一起,将连接器13上的第三触头14与第一触头10焊接在一起,将第一PCB5安装在FFC板上,将密封胶板7安装在第一PCB中即可完成安装,当电流过载时,过载保护元件12就会熔断来切断对应的线路电流,从而具有很好的过载保护功能。
[0020]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载FFC,包括FFC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FFC板(1)的后端中心位置处和前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2),所述FFC板(1)的一端贯穿安装有FFC扁平线(3),所述FFC扁平线(3)的一端从上往下依次安装有若干个FFC触头(4),所述FFC板(1)的右方安装有第一PCB(5),所述第一PCB(5)的后端中心位置处和前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通孔(6),且第一PCB(5)的内部安装有密封胶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FFC,其特征在于,所述FFC板(1)的左方安装有第二PCB(8),所述第二PCB(8)的后端中心位置处和前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三通孔(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FFC,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CB(8)的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贯穿安装有若干个第一触头(10),且第二PCB(8)的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晓霞,刘卫锋,曾荣华,陈金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精密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