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圆形PC井室预制模板与施工组装及拆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市政道路工程领域,涉及模块化圆形PC井室预制模板技术。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PC井室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能够更好的保证项目施工进度,保证操作人员安全,充分发挥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实现了批量生产,提高井室施工质量,进一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施工进度、绿色环保、文明施工形象,可以创造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0003]现有圆形PC井室预制模具均为钢材整体焊接,同一规格模具只能用于相应PC井室的生产预制。该种模具的形式极大地限制了模板钢材的重复使用效率,同时闲置模具极大占用厂区空间资源,增加了PC井室的生产成本,不能充分体现PC井室低碳环保高效的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圆形PC井室预制模板与施工组装及拆除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模块化圆形PC井室预制模板与施工组装及拆除方法,模块化圆形PC井室预制模板,包括内模Ⅰ、外模Ⅱ、底板Ⅲ、斜撑Ⅳ、扣件
Ⅴ
,内模Ⅰ由内模U型龙骨1、内模H型龙骨2、条板6、卡条5、橡胶片7、螺栓18组合而成;外模Ⅱ由外模U型龙骨3、外模H型龙骨4、条板6、卡条5、橡胶片7、螺栓18组合而成;底板Ⅲ由钢板8、底板钢梁9、万向滑轮10、支座导轨11、外模斜撑支座12、内模斜撑支座15组合而成;斜撑Ⅳ由螺纹套筒13、螺纹顶杆14组合而成;扣件
Ⅴ
由两个抓扣16和一个锁扣17组合而成。
[0006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圆形PC井室预制模板,包括内模(Ⅰ)、外模(Ⅱ)、底板(Ⅲ)、斜撑(Ⅳ)、扣件(
Ⅴ
),其特征在于,内模(Ⅰ)由内模U型龙骨(1)、内模H型龙骨(2)、条板(6)、卡条(5)、橡胶片(7)、螺栓(18)组合而成;外模(Ⅱ)由外模U型龙骨(3)、外模H型龙骨(4)、条板(6)、卡条(5)、橡胶片(7)、螺栓(18)组合而成;底板(Ⅲ)由钢板(8)、底板钢梁(9)、万向滑轮(10)、支座导轨(11)、外模斜撑支座(12)、内模斜撑支座(15)组合而成;斜撑(Ⅳ)由螺纹套筒(13)、螺纹顶杆(14)组合而成;扣件(
Ⅴ
)由两个抓扣(16)和一个锁扣(17)组合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块化圆形PC井室预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U型龙骨(1)、外模U型龙骨(3)置于模板的上下端部;所述内模H型龙骨(2)、外模H型龙骨(4)置于模板的中部;龙骨翼缘上布置有限位孔,用于固定条板(6),将条板(6)有序排列成模板面板;龙骨在使用前为分段状态,在使用时通过螺栓(18)将各分段连接为整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块化圆形PC井室预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板(6)主截面为T型截面;翼缘方向为面板,垂直于翼缘方向为肋板;肋板的上、中、下部均向后突出,从龙骨的限位孔中穿入,从龙骨另一侧限位孔穿出,且突出部的端部均设有卡槽,用于放置卡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块化圆形PC井室预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5)为矩形截面,用于限制条板在限位孔中的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块化圆形PC井室预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片(7)做模板面层,通过胶水粘贴在条板(6)面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块化圆形PC井室预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8)连接在底板钢梁(9)结构的上侧翼缘,万向滑轮(10)连接在底板钢梁(9)结构的下侧翼缘,共同组成底板的永久结构;底板板面预留螺栓孔,用于固定支座导轨(11)与内模板斜撑支座(15);外模斜撑支座(12)通过构造固定于支座导轨(11)上,且外模斜撑支座(12)能在支座导轨(11)上移动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块化圆形PC井室预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筒(13)的端部通过螺栓(18)与外模斜撑支座(12)、内模斜撑支座(15)相连,形成铰支座,同时螺纹套筒(13)也能在垂直于铰支座转动方向旋转;螺纹顶杆(14)的端部通过端头构造与锁扣(17)的耳洞相连;螺纹套筒(13)与螺纹顶杆(14)组成的斜撑体系为可变体系,能固定不同直径的模板。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块化圆形PC井室预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扣(16)端头对称抓取龙骨外侧的上下翼缘,锁扣(17)滑入两个抓扣(16)尾部,锁死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念腾飞,薛世文,韩召,戈锦果,王晶晶,李竞高,李树旺,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