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烟感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多个感应器装置、中央控制端以及警报器,感应器装置均包括有烟雾感应器和湿敏传感器,湿敏传感器和烟雾感应器以及警报器分别与中央控制端通讯连接;烟雾感应器用于向中央控制端发送感应信号;中央控制端根据感应信号唤醒湿敏传感器;湿敏传感器用于获取区域建筑内的第一湿度值和采集实时湿度值,中央控制端包括有计算模块,计算模块预设有警报比例,计算模块根据第一湿度值和警报比例得到警报阈值,当实时湿度值低于警报阈值时中央控制端驱动警报器发出警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烟感系统,该智能烟感系统能够避免水汽误报情况的发生。避免水汽误报情况的发生。避免水汽误报情况的发生。
An intelligent smoke sens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烟感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烟感系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智能烟感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三合一”场所即住宿与生产、仓储、经营功能违章混合设置在同一空间内的建筑在发达城市乃至全国的数量众多,火灾隐患可能性大,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因此,一直以来是相关政府机关消防安全整治的重点。在历年全国火灾数据统计分析中表明,绝大多数火灾都发生在各类三合一场所和住宅宿舍,而这些类场所又是消防安全监管的盲点,业主的安全意识薄弱。所以这类场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发生火灾后可能造成不同的危害与火险隐患。
[0003]目前,市场上许多独立式烟雾报警产品或智能NB烟雾报警器主要基于使用电池的声光报警产品,其质量参差不齐,不到一年就形同虚设了,要么是电池没电了,要么是已经坏了,没人知道,也不能互联互通,真的发生火灾却起不了多大作用。然而这类小场所如果要安装火灾联动报警系统,其安装和后期保养维护成本较高,一般小业主无力承受。
[0004]现有的报警系统容易因为水汽引发预警操作,从而出现误报现象,造成影响居民生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烟感系统,该智能烟感系统能够避免水汽误报情况的发生。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烟感系统,包括有多个感应器装置、中央控制端以及警报器,所述感应器装置均包括有烟雾感应器和湿敏传感器,所述湿敏传感器和烟雾感应器以及警报器分别与中央控制端通讯连接;
[0007]所述烟雾感应器用于向中央控制端发送感应信号;
[0008]所述中央控制端根据感应信号唤醒湿敏传感器;
[0009]所述湿敏传感器用于获取区域建筑内的第一湿度值和采集实时湿度值,所述中央控制端包括有计算模块,所述计算模块预设有警报比例,所述计算模块根据第一湿度值和警报比例得到警报阈值,当实时湿度值低于警报阈值时中央控制端驱动警报器发出警报。
[001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建筑区域内安装多个感应器装置,由多个湿敏传感器采集各个小区域湿度信息,由此可以得到整个区域建筑的平均湿度信息,即为第一湿度值,随后当烟雾感应器被触发时,通过中央控制端唤醒湿敏传感器,采集该烟雾感应器触发区域内的实时湿度值,采集到的湿度数值高于该区域建筑内的湿度值,且超过95%,则判断为水汽触发的烟雾告警,设备不启动警报器,从而能够精确的识别是水汽引发的烟雾预警从而降低了报警器误报而影响居民生活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智能烟感系统的原理框图;
[0012]图2为安装底座和感应器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安装底座的平面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1、感应器装置;11、烟雾感应器;12、湿敏传感器;2、中央控制端;21、计算模块;3、警报器;4、安装底座;41、安装槽;42、排水孔;43、排水槽;44、射钉孔;45、射孔钉;46、导向部件;47、安装孔;5、感应器部件;6、防水垫;61、防水底垫;62、弹性防水环;7、IoT平台;8、消防物联网平台;9、手机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6]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烟感系统,包括有多个感应器装置1、中央控制端2以及警报器3,感应器装置1均包括有烟雾感应器11和湿敏传感器12,湿敏传感器12和烟雾感应器11以及警报器3分别与中央控制端2通讯连接;
[0017]烟雾感应器11用于向中央控制端2发送感应信号;
[0018]中央控制端2根据感应信号唤醒湿敏传感器12;
[0019]湿敏传感器12用于获取区域建筑内的第一湿度值和采集实时湿度值,中央控制端2包括有计算模块21,计算模块21预设有警报比例,该警报比例为195%,计算模块21根据第一湿度值和警报比例得到警报阈值,当实时湿度值低于警报阈值时中央控制端2驱动警报器3发出警报。
[0020]本技术的设计,通过在建筑区域内安装多个感应器装置1,由多个湿敏传感器12采集各个小区域湿度信息,由此可以得到整个区域建筑的平均湿度信息,即为第一湿度值,随后当烟雾感应器11被触发时,通过中央控制端2唤醒湿敏传感器12,采集该烟雾感应器11触发区域内的实时湿度值,采集到的湿度数值高于该区域建筑内的湿度值,且超过95%,则判断为水汽触发的烟雾告警,设备不启动警报器3,从而能够精确的识别是水汽引发的烟雾预警从而降低了报警器误报而影响居民生活的问题。
[0021]感应器装置1包括有安装底座4和安装于安装底座4上的感应器部件5,湿敏传感器12设置于安装底座4内。
[0022]将湿敏传感器12设置于安装底座4内,能够在安装底座4上设置防湿结构和排水结构,增强湿敏传感器12使用寿命的同时,加强湿敏传感器12检测能力。
[0023]安装底座4呈方形结构设置,安装底座4的中央凹设有安装槽41,安装底座4的四角设置有排水孔42,安装槽41与排水孔42之间设置有排水槽43。
[0024]当安装底座4安装至天花板上时,安装槽41与四角的排水孔42行程向下的斜坡,从而使得凝聚形成的水滴向四角滑动,直至流出。
[0025]安装槽41内设置有防水垫6。该防水垫6的设计,能够加强对感应器部件5的保护程
度,避免感应器部件5进水。
[0026]安装槽41内设置有防水底垫61和弹性防水环62。感应器与安装槽41过盈配合设置。
[0027]该安装槽41和弹性防水环62的设计,使得在烟雾感应器11或温度感应器螺纹连接前,加强烟雾感应器11或温度感应器与安装底座4的连接强度,使得螺纹连接过程更加方便。能够在防水的同时,加强安装强度。
[0028]安装底座4上设置有射钉孔44、滑移连接于射钉孔44内的射孔钉45、设置于射钉孔44上的导向部件46以及供感应器部件5安装的安装孔47。
[0029]安装独立式温感/烟感时,首先将温感/烟感配套的安装底座4通过螺丝固定在快速安装底座4上,将温感/烟感和配套的安装底座4连接;将射孔钉45(吊顶钉)套进快速安装底座4的射钉孔44中,用标准可延长的射钉器将独立式烟感/温感固定到不同高度墙顶,通过导向部件46能够使得吊顶钉稳定进行打孔,不容易出现打歪情况,另外不用登高,不用冲击钻,一个人就能轻松完成不同高度温感/烟感的安装。温感/烟感安装好后,不影响后期维护。
[0030]安装底座4上设置有供导向部件46安装的限位槽,限位槽的槽底设置有导向槽,限位槽的槽口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和限位槽合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烟感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有多个感应器装置(1)、中央控制端(2)以及警报器(3),所述感应器装置(1)均包括有烟雾感应器(11)和湿敏传感器(12),所述湿敏传感器(12)和烟雾感应器(11)以及警报器(3)分别与中央控制端(2)通讯连接;所述烟雾感应器(11)用于向中央控制端(2)发送感应信号;所述中央控制端(2)根据感应信号唤醒湿敏传感器(12);所述湿敏传感器(12)用于获取区域建筑内的第一湿度值和采集实时湿度值,所述中央控制端(2)包括有计算模块(21),所述计算模块(21)预设有警报比例,所述计算模块(21)根据第一湿度值和警报比例得到警报阈值,当实时湿度值低于警报阈值时中央控制端(2)驱动警报器(3)发出警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烟感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感应器装置(1)包括有安装底座(4)和安装于安装底座(4)上的感应器部件(5),所述湿敏传感器(12)设置于安装底座(4)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烟感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底座(4)呈方形结构设置,所述安装底座(4)的中央凹设有安装槽(41),所述安装底座(4)的四角设置有排水孔(42),所述安装槽(41)与排水孔(42)之间设置有排水槽(4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烟感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槽(41)内设置有防水垫(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烟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敏,王建强,陈培捷,张俊,潘榕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立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