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进行外压及内压测试的压力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1688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进行外压及内压测试的压力帽,包括连接组件、密封组件及试压组件,连接组件将管汇和试压组件连通,试压组件外接试压单元,能够对管汇的内部进行压力测试,试压单元工作通过试压组件向管汇外部进行打压,即能够完成外压测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管线进行外压和内压测试,且结构简单可靠,占用空间小、操作方便且安装便捷。操作方便且安装便捷。操作方便且安装便捷。

A pressure cap that can test external pressure and internal pres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进行外压及内压测试的压力帽


[0001]本技术涉及海洋工程设备试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进行外压及内压测试的压力帽。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海洋石油天然气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海洋石油开发由浅水走向深水,水下生产系统逐渐成为海洋油气开发的主流模式。
[0003]水下生产系统包括诸多关键设备,如水下管汇、连接器等关键设备,均需进行压力测试,以检验管线的密封性。
[0004]水下管汇、连接器等设备进行水下安装时通常安装有压力帽,一方面起到对管线的密封保压作用,防止管线灌入海水,使管道内部发生腐蚀或产生海生物附着,一方面可通过压力帽对设备管线进行压力测试。但常规的压力帽仅具备外压测试功能,并不具备内压测试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一种可进行外压及内压测试的压力帽,能够连接外部试压单元,对管汇内外进行压力测试。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进行外压及内压测试的压力帽,包括连接组件、密封组件及试压组件;
[0007]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管线插头、压力帽体及操作面板,所述压力帽体嵌入所述操作面板内,所述压力帽体与管汇的端面连接,所述管线插头安装于所述压力帽体上;
[0008]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变径接头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密封于所述压力帽体和所述管汇之间,所述变径接头将所述管汇的管路与所述管线插头连通;
[0009]试压组件,所述试压组件包括导流体,所述导流体将所述管线插头和所述管汇上的试压接口分别与试压单元连通。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体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及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管汇的试压接口,所述第二接口连通所述管线插头,所述第三接口连通所述试压单元。
[0011]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体包括三位四通阀和导流管,所述三位四通阀的出流口为所述第二接口,所述三维四通阀的进流口为所述第三接口,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管汇的试压接口通过所述导流管与试压单元连通。
[0012]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包括主管和与所述主管分别导通的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与所述管汇的试压接口连通,所述第二分流管与所述第三接口连通,所述主管上的进流口与试压单元连通。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流管和所述第二分流管上都设有开关阀门。
[0014]进一步的,所述管线插头与所述第二接口通过软管连通。
[0015]进一步的,所述试压单元还包括试压支架,所述导流体安装于所述试压支架。
[0016]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包括连接组件、密封组件及试压组件,连接组件将管汇和试压组件连通,试压组件外接试压单元,能够对管汇的内部进行压力测试,试压单元工作通过试压组件向管汇外部进行打压,即能够完成外压测试,本技术能够对管线进行外压和内压测试,且结构简单可靠,占用空间小、操作方便且安装便捷。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进行外压及内压测试的压力帽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进行外压及内压测试的压力帽的爆炸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进行外压及内压测试的压力帽中连接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进行外压及内压测试的压力帽中密封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进行外压及内压测试的压力帽中试压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1、管汇;2、试压单元;3、压力帽体;11、试压接口;12、密封体;13、管路;31、密封圈;33、操作面板;34、三位四通阀;341、第二接口;342、第三接口;35、第一分流管;351、第一接口;36、第二分流管;37、主管;38、开关阀;39、变径接头;40、管线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4]如图1和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进行外压及内压测试的压力帽,每一步的具体实施如下:
[0025]管汇1上设有试压接口11,管汇1的管路13外部设有密封体12,试压接口11与管汇1的管路13外部的密封体12导通。
[0026]一种可进行外压及内压测试的压力帽,包括连接组件、密封组件及试压组件;
[0027]连接组件包括管线插头40、压力帽体3及操作面板33,操作面板33上设有圆孔,压力帽体3嵌入操作面板33的圆孔内,管汇1端面插入到压力帽体3的圆孔,管线插头40安装于压力帽体3上。
[0028]密封组件包括变径接头39和密封圈31,密封圈31密封于压力帽体3和管汇1的密封体12之间的间隙,并起到固定连接的作用,变径接头39将管汇1的管路13与管线插头40连通;
[0029]试压组件包括导流体和试压支架,导流体安装与试压支架。
[0030]导流体包括第一接口351、第二接口341及第三接口342,第一接口351连通管汇1的试压接口11,第二接口341连通管线插头40,第三接口342连通试压单元2。
[0031]导流体包括三位四通阀34和导流管。
[0032]在本实施例中,三位四通阀34设有两个,两者中间的接口相连通,上下两侧的接口为出流口,左侧三位四通阀34处上设有进流口。
[0033]三位四通阀34的出流口为第二接口341,三维四通阀的进流口为第三接口342。
[0034]导流管包括主管37和与主管37分别导通的第一分流管35和第二分流管36,第一分流管35的出流口为第一接口351,与管汇1的试压接口11连通,第二分流管36的出流口与第三接口342连通,主管37上的进流口与试压单元2连通。
[0035]第一分流管35和第二分流管36上都设有开关阀38门。
[0036]管线插头40与第二接口341通过软管连通。
[0037]本技术的可进行外压及内压测试的压力帽,在对管汇1进行压力测试时,将变径接头39连通管汇1的管路13,将压力帽安装在管汇1上,并使压力帽上的管线插头40与变径接头39连接,密封圈31对管汇1与压力帽形成的间隙进行密封以形成空腔,将试压单元2与试压接口11通过第一分流管35连通,对管汇1外部进行打压测试,即对管线进行外压测试。将试压单元2通过第二分流管36与第三接口342连接,即可对管线进行内压测试,本技术结构简单可靠,占用空间小、操作方便且安装便捷。
[003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进行外压及内压测试的压力帽,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组件、密封组件及试压组件;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管线插头、压力帽体及操作面板,所述压力帽体嵌入所述操作面板内,所述压力帽体与管汇的端面连接,所述管线插头安装于所述压力帽体上;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变径接头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密封于所述压力帽体和所述管汇之间,所述变径接头将所述管汇的管路与所述管线插头连通;试压组件,所述试压组件包括导流体,所述导流体将所述管线插头和所述管汇上的试压接口分别与试压单元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进行外压及内压测试的压力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体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及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管汇的试压接口,所述第二接口连通所述管线插头,所述第三接口连通所述试压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进行外压及内压测试的压力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体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乐平仲继彬倪静然张宪阵张腾月任广新高跃龙邢攸为王献峰王路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