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子液体加工的温控系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1474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5:28
一种离子液体加工的温控系统装置,高温反应罐与配料反应罐之间设置离子液反应罐控制台,离子液反应罐控制台中设置反应的温度、时间;离子液反应罐控制台分别高温油分管道电磁阀,循环水分管道电磁阀;控制中心下端一侧分别设置高温油执行模块、循环水执行模块;控制中心高温油执行模块分别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之间设置温度传感数据线,高温油执行模块分别与第一高温油分管道电磁阀、第二高温油分管道电磁阀之间设置执行指令线路,循环水执行模块分别与第一循环水分管道电磁阀、第二循环水分管道电磁阀之间设置执行指令线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自动准确不同物料的温度和反应时间,能够满足离子液体的生产,提高离子液体的质量。离子液体的质量。离子液体的质量。

A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device for ionic liquid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子液体加工的温控系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离子液体加工的温控,尤其是一种离子液体加工的温控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离子液体溶解加工动物毛、表皮、羽毛、纺织、高性能生物医学材料和天然高分子材料或淀粉的水乳液氧化、酯化、醚化、解帘子线的物料进行生产过程中,通过容器密封生产,由于生产物料在密封容器中的温度和反应时间由人工操作控制,生产时密封容器中的温度、反应时间难以准确控制,生产的产品不能满足生产质量的要求;鉴于上述原因,现提出一种离子液体加工的温控系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离子液体溶解物料进行生产过程中,通过容器密封生产,由于生产物料在密封容器中的温度和反应时间由人工操作控制,生产时密封容器中的温度、反应时间难以准确控制,生产的产品不能满足生产质量的要求,通过合理的设计,提供一种离子液体加工的温控系统装置,本技术的温控系统装置的温度通过离子液反应罐控制台控制,离子液反应罐控制台通过设定物料反应的温度、时间,离子液反应罐控制台分别通过温度传感器控制高温反应罐、配料反应罐中的温度和反应时间,高温反应罐、配料反应罐需要加热时,通过内层夹套中通过循环导热油进行加热,高温反应罐、配料反应罐需要降温时,层夹套中通过循环水进行降温,能够实现自动准确的控制高温反应罐、配料反应罐中不同物料的温度和反应时间,能够满足离子液体的生产,提高离子液体的质量。
[0004]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子液体加工的温控系统装置,是由:离子液反应罐控制台、高温反应罐、配料反应罐、配料罐循环油套、配料罐循环水套、高温罐循环油套、高温罐循环水套、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油主管道组、第一油分管道组、第二油分管道组、水主管道组、第一水管道组、第二水管道组、油主管道组电磁阀、水主管道组电磁阀、第一高温油分管道电磁阀、第二高温油分管道电磁阀、第一循环水分管道电磁阀、第二循环水分管道电磁阀、控制中心、高温油执行模块、循环水执行模块构成;高温反应罐与配料反应罐之间设置离子液反应罐控制台,离子液反应罐控制台中设置反应的温度、时间,配料反应罐中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高温反应罐中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罐体的外端分别设有温度传感数据线;高温反应罐、配料反应罐均设置为三层的夹套罐体,高温反应罐外层设置为高温罐循环水套,高温反应罐中层设置为高温罐循环油套,高温反应罐内层设置为罐体的空腔,高温罐循环油套内侧与高温反应罐的内层之间设置为循环的高温油,高温罐循环油套外侧与高温罐循环水套之间设置为循环水;
[0005]高温反应罐与配料反应罐的下端一侧分别设置油主管道组、水主管道组,油主管道组一端设置油主管道组电磁阀,油主管道组另一端分别设置第一油分管道组、第二油分
管道组,第一油分管道组与油主管道组之间设置第一高温油分管道电磁阀,第二油分管道组与油主管道组之间设置第二高温油分管道电磁阀;水主管道组一端设置水主管道组电磁阀,水主管道组另一端分别设置第一水管道组、第二水管道组;第一水管道组与水主管道组之间设置第一循环水分管道电磁阀,第二水管道组与水主管道组之间设置第二循环水分管道电磁阀;
[0006]高温反应罐一侧分别设置第一油分管道组、第一水管道组,高温罐循环水套外层一侧的上部、下部分别预留往返的一对循环水管道接口,一对循环水管道接口分别与第一水管道组之间设置一对进出水管道;高温罐循环油套、高温罐循环水套一侧对穿预留两对管道孔,两对管道孔中设置一对循环油管道接头,高温罐循环油套的一对预留管道孔中分别对应一对循环油管道接头的一端设置,一对循环油管道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一油分管道组之间分别设置一对进出油管道;
[0007]配料反应罐外层设置为配料罐循环水套,配料反应罐中层设置为配料罐循环油套,配料反应罐内层设置为罐体的空腔,配料罐循环油套内侧与配料反应罐的内层之间设置为循环的高温油,配料罐循环油套外侧与配料罐循环水套之间设置为循环水;
[0008]配料反应罐一侧分别设置第二油分管道组、第二水管道组,配料罐循环水套外层一侧的上部、下部分别预留往返的一对循环水管道接口,一对循环水管道接口分别与第二水管道组之间设置一对进出水管道;配料罐循环油套、配料罐循环水套一侧对穿预留两对管道孔,两对管道孔中设置一对循环油管道接头,配料罐循环油套的一对预留管道孔中分别对应一对循环油管道接头的一端设置,一对循环油管道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二油分管道组之间分别设置一对进出油管道;
[0009]离子液反应罐控制台中设置控制中心,控制中心下端一侧分别设置高温油执行模块、循环水执行模块;控制中心的信号输入接口分别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之间设置温度传感数据线,高温油执行模块分别与第一高温油分管道电磁阀、第二高温油分管道电磁阀之间设置执行指令线路,循环水执行模块分别与第一循环水分管道电磁阀、第二循环水分管道电磁阀之间设置执行指令线路。
[0010]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温控系统装置的温度通过离子液反应罐控制台控制,离子液反应罐控制台通过设定物料反应的温度、时间,离子液反应罐控制台分别通过温度传感器控制高温反应罐、配料反应罐中的温度和反应时间,高温反应罐、配料反应罐需要加热时,通过内层夹套中通过循环导热油进行加热,高温反应罐、配料反应罐需要降温时,层夹套中通过循环水进行降温,能够实现自动准确的控制高温反应罐、配料反应罐中不同物料的温度和反应时间,能够满足离子液体的生产,提高离子液体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2]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的控制线路结构示意图;
[0014]图1、2中:离子液反应罐控制台1、高温反应罐2、配料反应罐3、配料罐循环油套4、配料罐循环水套5、高温罐循环油套6、高温罐循环水套7、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9、油主管道组10、第一油分管道组10

1、第二油分管道组10

2、水主管道组11、第一水管
道组11

1、第二水管道组11

2、油主管道组电磁阀12、水主管道组电磁阀13、第一高温油分管道电磁阀14、第二高温油分管道电磁阀15、第一循环水分管道电磁阀16、第二循环水分管道电磁阀17、控制中心18、高温油执行模块19、循环水执行模块20。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高温反应罐2与配料反应罐3之间设置离子液反应罐控制台1,离子液反应罐控制台1 中设置反应的温度、时间,配料反应罐3中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8,高温反应罐2中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9,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9位于罐体的外端分别设有温度传感数据线;高温反应罐2、配料反应罐3均设置为三层的夹套罐体,高温反应罐2外层设置为高温罐循环水套7,高温反应罐2中层设置为高温罐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液体加工的温控系统装置,是由:离子液反应罐控制台(1)、高温反应罐(2)、配料反应罐(3)、配料罐循环油套(4)、配料罐循环水套(5)、高温罐循环油套(6)、高温罐循环水套(7)、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9)、油主管道组(10)、第一油分管道组(10

1)、第二油分管道组(10

2)、水主管道组(11)、第一水管道组(11

1)、第二水管道组(11

2)、油主管道组电磁阀(12)、水主管道组电磁阀(13)、第一高温油分管道电磁阀(14)、第二高温油分管道电磁阀(15)、第一循环水分管道电磁阀(16)、第二循环水分管道电磁阀(17)、控制中心(18)、高温油执行模块(19)、循环水执行模块(20)构成;其特征在于:高温反应罐(2)与配料反应罐(3)之间设置离子液反应罐控制台(1),离子液反应罐控制台(1)中设置反应的温度、时间,配料反应罐(3)中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8),高温反应罐(2)中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9),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9)位于罐体的外端分别设有温度传感数据线;高温反应罐(2)、配料反应罐(3)均设置为三层的夹套罐体,高温反应罐(2)外层设置为高温罐循环水套(7),高温反应罐(2)中层设置为高温罐循环油套(6),高温反应罐(2)内层设置为罐体的空腔,高温罐循环油套(6)内侧与高温反应罐(2)的内层之间设置为循环的高温油,高温罐循环油套(6)外侧与高温罐循环水套(7)之间设置为循环水;高温反应罐(2)与配料反应罐(3)的下端一侧分别设置油主管道组(10)、水主管道组(11),油主管道组(10)一端设置油主管道组电磁阀(12),油主管道组(10)另一端分别设置第一油分管道组(10

1)、第二油分管道组(10

2),第一油分管道组(10

1)与油主管道组(10)之间设置第一高温油分管道电磁阀(14),第二油分管道组(10

2)与油主管道组(10)之间设置第二高温油分管道电磁阀(15);水主管道组(11)一端设置水主管道组电磁阀(13),水主管道组(11)另一端分别设置第一水管道组(11

1)、第二水管道组(11

2);第一水管道组(11

1)与水主管道组(11)之间设置第一循环水分管道电磁阀(16),第二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常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