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草育苗棚用增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01359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草育苗棚用增温装置,涉及烟草育苗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育苗棚,所述育苗棚的两个相邻外侧壁分别设有散热箱体和壳体,靠近所述育苗棚顶部的内侧壁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与育苗棚之间形成换热腔室,所述换热腔室、散热箱体和壳体内设有压缩制冷循环装置。该育苗棚用增温装置消耗电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该增温装置可以使育苗棚顶部每一处吹出风的温度均相当,这样可以使育苗棚中的温度分布均匀,使得育苗棚中的烟苗都能够在最适温度下生长;此外该增温装置不仅能够单向升高育苗棚中的温度,在夏天温度较高、育苗棚进行休闲期综合利用时,也可以调节棚内温度,从而提高育苗棚的使用效率。使用效率。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草育苗棚用增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烟草育苗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烟草育苗棚用增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烟苗培育,是在小的塑料棚内培育烟苗,烟苗培育量小,不利于烟草规模化种植的需要,而且,烟苗育苗阶段基本都处于温度较低的时期,因此会影响壮苗的培育。烟苗的茁壮度直接影响烟苗移栽后的成活率,同时也影响烟株在大田的生长。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人员研发了大棚漂浮式育苗新技术,即在大棚内做成若干标准育苗池,在漂浮在水上的育苗盘内进行播种育苗,此种育苗方法,不仅烟苗成活率高,而且节约育苗成本,但是仍然未能解决育苗期棚内温度偏低的问题。
[0003]目前,对大棚内增温主要靠的是加热炉燃烧来加热换热器,使得大棚内的空气与换热器进行换热,从而实现对大棚内的温度进行调节。
[0004]采用加热炉来加热大棚内的空气,存在以下缺点:
[0005]1、加热炉加热需要燃烧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会造成对大棚外的环境造成污染;
[0006]2、采用加热炉加热会使大棚内靠近加热炉的位置温度偏高,容易将烟苗烧死,但是远离加热炉的位置温度则太低,而使烟苗冻死;
[0007]3、采用加热炉加热只能对大棚内的温度进行升高调节,但是在夏天温度较高时,不能对棚内温度进行降温调节,因而使得育苗棚在夏天由于温度过高得不到有效利用而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草育苗棚用增温装置,该育苗棚用增温装置消耗电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该增温装置可以使育苗棚顶部每一处吹出风的温度均相当,这样可以使育苗棚中的温度分布均匀,使得育苗棚中的烟苗都能够在最适温度下生长;此外该增温装置不仅能够单向升高育苗棚中的温度,在夏天温度较高时,也可以调节育苗棚内的温度来种植其他作物,这样育苗棚在夏天也可以进行有效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烟草育苗棚用增温装置,包括育苗棚,所述育苗棚的两个相邻外侧壁分别设有散热箱体和壳体,靠近所述育苗棚顶部的内侧壁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与育苗棚之间形成换热腔室,所述换热腔室、散热箱体和壳体内设有压缩制冷循环装置;
[0010]所述压缩制冷循环装置包括两组温度调节装置、电子膨胀阀、散热器三、蒸发器出液管、四通阀、进气管、进液主管、排气管和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和四通阀均位于壳体内,所述四通阀的顶部同时与蒸发器出液管、进液主管和进气管连接,所述四通阀的底部与排气管连接;所述进气管远离四通阀的端部与压缩机的进气端连接,所述排气管远离四通阀的端部与压缩机的排气端连接,所述蒸发器出液管远离四通阀的端部依次穿过壳体和散热器
箱体侧壁与散热器三的端部连接,所述进液主管远离四通阀的端部穿过壳体与温度调节装置连接;所述散热器三远离蒸发器出液管的端部与电子膨胀阀连接,所述电子膨胀阀的远离出液管的端部与温度调节装置连接;所述散热器三、电子膨胀阀和分液头二均位于散热箱体内;
[0011]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散热器一、散热器二、冷凝器进液支管一、冷凝器进液支管二、冷凝器进液支管二、冷凝器出液支管二、分液头一和分液头二;所述散热器一和散热器二均位于换热腔室中,所述散热器一和散热器二分别位于不同高度,所述分液头一聚集端与进液主管连接,所述分液头一的分流端与冷凝器进液支管一和冷凝器进液支管二连接;所述冷凝器进液支管一和冷凝器进液支管二远离分液头一的端部分别与散热器一和散热器二的两个相反端部连接,所述散热器一远离冷凝器进液支管一的端部与冷凝器出液支管一连接,所述散热器二远离冷凝器进液支管二的端部与冷凝器出液支管二连接,所述冷凝器出液支管一和冷凝器出液支管二的另一端均与分液头二的分流端连接,所述分液头二的聚集端与电子膨胀阀连接;
[0012]所述隔板内设有多个贯穿隔板顶部和底部的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内均设有散热风扇;所述育苗棚的外侧壁设有多个通风管道,多个所述通风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换热腔室和育苗棚的育苗位置连通。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冷凝器进液支管一和冷凝器进液支管二分别与散热器一和散热器二的两个相反端连接,可使散热器一和散热器二互相进行热量补偿,同时在隔板的通孔内安装散热风扇,这样可以使育苗棚中的温度一致;通过在制冷循环中安装四通阀,这样既可以使散热器一和散热器二产生冷量,也可以产生热量,可以实现对温度双向调节,这样冬天时可以使烟苗处于最适温度生长,夏天时也能调节温度种植其他作物,充分利用育苗棚,避免资源浪费。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箱体远离育苗棚的侧壁设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内设有旋流风扇。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散热通道内安装旋流风扇,可以使散热箱体中的空气与散热器三强制对流换热,从而提高压缩制冷循环的效率。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箱体与壳体之间设有多个除霜管道,所述壳体的顶部和侧壁均设有多个进气孔。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除霜管道将散热箱体和壳体连通,并且在壳体上开设多个进气孔,在旋流风扇的作用下,不仅可以让外界空气对压缩机进行强制对流换热,降低压缩机温度,防止压缩机因负荷过高而停机的现象发生,同时可以升温后的空气吹入散热箱体与散热器三换热,防止在冬季时散热器三结霜的现象发生,提高了整个压缩制冷循环的效率。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器一、散热器二和散热器三上均套设有散热片,所述散热器三上还套设有两个管板,两个所述管板的两端均与散热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散热器一、散热器二和散热器三三均套设散热片,可以增强散热器与空气的对流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通过将管板套接在散热器三上,可以使进入散热箱体的空气贯穿散热器三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
[00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育苗棚的内侧设有显示面板、控制处理器和多个温度
传感器,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均靠近育苗棚的底部,且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同一水平面。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育苗棚内侧安装显示面板和控制处理器,可以用于设定育苗棚内的温度;通过安装多个温度传感器,且多个温度传感器均位于靠近育苗棚底部的同一水平面上,这样可以准确测量烟苗位置的实际温度,提高增温效果。
[002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冷凝器进液支管一和冷凝器进液支管二分别与散热器一和散热器二的两个相反端连接,可使散热器一和散热器二互相进行热量补偿,同时在隔板的通孔内安装散热风扇,这样可以使育苗棚中的温度一致;通过在制冷循环中安装四通阀,这样既可以使散热器一和散热器二产生冷量,也可以产生热量,可以实现对温度双向调节,不仅在冬天时使育苗棚的温度处于烟苗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内,同时还能在夏天时降低育苗棚温度,从而种植其他作物,避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烟草育苗棚用增温装置的正面局部剖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草育苗棚(1)用增温装置,包括育苗棚(1),其特征是:所述育苗棚(1)的两个相邻外侧壁分别设有散热箱体(5)和壳体(14),靠近所述育苗棚(1)顶部的内侧壁设有隔板(3),所述隔板(3)的顶部与育苗棚(1)之间形成换热腔室(25),所述换热腔室(25)、散热箱体(5)和壳体(14)内设有压缩制冷循环装置;所述压缩制冷循环装置包括两组温度调节装置、电子膨胀阀(27)、散热器三(7)、蒸发器出液管(16)、四通阀(12)、进气管(13)、进液主管(15)、排气管(11)和压缩机(10);所述压缩机(10)和四通阀(12)均位于壳体(14)内,所述四通阀(12)的顶部同时与蒸发器出液管(16)、进液主管(15)和进气管(13)连接,所述四通阀(12)的底部与排气管(11)连接;所述进气管(13)远离四通阀(12)的端部与压缩机(10)的进气端连接,所述排气管(11)远离四通阀(12)的端部与压缩机(10)的排气端连接,所述蒸发器出液管(16)远离四通阀(12)的端部依次穿过壳体(14)和散热器箱体侧壁与散热器三(7)的端部连接,所述进液主管(15)远离四通阀(12)的端部穿过壳体(14)与温度调节装置连接;所述散热器三(7)远离蒸发器出液管(16)的端部与电子膨胀阀(27)连接,所述电子膨胀阀(27)远离出液管的端部与温度调节装置连接;所述散热器三(7)、电子膨胀阀(27)和分液头二(26)均位于散热箱体(5)内;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散热器一(24)、散热器二(22)、冷凝器进液支管一(18)、冷凝器进液支管二(2)、冷凝器进液支管二(2)、冷凝器出液支管二(19)、分液头一(17)和分液头二(26);所述散热器一(24)和散热器二(22)均位于换热腔室(25)中,所述散热器一(24)和散热器二(22)分别位于不同高度,所述分液头一(17)聚集端与进液主管(15)连接,所述分液头一(1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世媛杨欣李淮源雷佳陈建军邵兰军王媛媛王寒杨启航叶卫国许紫阳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