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漏发动机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130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渗漏发动机线束,包括端子、电线和硫化橡胶护壳,若干根所述电线共同汇集成线束本体且两端分别与两个端子相连接,所述端子和线束本体的连接处之外通过模具一体式包裹硫化橡胶外皮从而形成硫化橡胶护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硫化工艺在端子和线束本体的连接处之外包裹硫化橡胶外皮并形成硫化橡胶护壳,内外结构设计合理,既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端子与线束本体的整体强度和韧性,又能够实现一体式密封防水,有效提高发动机线束的防渗漏性能,避免由雨水冲刷等恶劣环境所导致的渗漏型安全隐患,延长发动机线束的使用寿命,保证发动机的稳定工作。保证发动机的稳定工作。保证发动机的稳定工作。

A leakage proof engine har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渗漏发动机线束


[0001]本技术涉及燃油发动机的
,特别是一种防渗漏发动机线束的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线束是发动机的神经传输系统,作用在于将电气系统的电源或数据信号进行传递或交换。随着人们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要求的逐渐提高,发动机电控系统变得愈加复杂,而发动机线束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
[0003]现有的发动机线束通常包括端子、护壳和电线。其中,多根电线共同汇集成线束本体且两端分别与端子相连接,而护壳则罩设在线束本体与端子的连接处之外并进行保护。然而,护壳与端子和电线之间均存在较大的缝隙,在长期受到振动作用时还容易出现松脱的现象,进而在被雨雪喷淋期间,出现液体渗入的问题,引起发动机线束的失效,甚至造成安全危害,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防渗漏发动机线束,能够实现一体式密封防水,有效提高发动机线束的防渗漏性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防渗漏发动机线束,包括端子、电线和硫化橡胶护壳,若干根所述电线共同汇集成线束本体且两端分别与两个端子相连接,所述端子和线束本体的连接处之外通过模具一体式包裹硫化橡胶外皮从而形成硫化橡胶护壳。
[0006]作为优选,还包括螺纹护套,所述螺纹护套套设在线束本体之外。
[0007]作为优选,所述硫化橡胶护壳靠近线束本体的一端相外延伸并形成外筒体,所述螺纹护套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硫化橡胶护壳的外筒体的自由端可拆卸式连接。/>[0008]作为优选,所述外筒体与线束本体之间形成环腔,所述螺纹护套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硫化橡胶护壳的环腔之中。
[0009]作为优选,所述硫化橡胶护壳与螺纹护套过盈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外筒体与螺纹护套的相邻面上设有防滑纹路。
[0011]作为优选,所述外筒体与螺纹护套的相邻面上沿着线束本体的轴线方向依次设有若干条环形凹槽,各条所述环形凹槽内分别安装有密封胶圈。
[0012]作为优选,所述环腔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螺纹护套的端部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硫化橡胶护壳与螺纹护套相螺纹连接。
[0013]作为优选,所述外筒体的外壁上还设有若干条加强筋。
[0014]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筋呈环形凸边状且位于外筒体的自由端外壁上。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硫化工艺在端子和线束本体的连接处之外包裹硫化橡胶外皮并形成硫化橡胶护壳,内外结构设计合理,既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端子与线束本体的整体强度和韧性,又能够实现一体式密封防水,有效提高发动机线束的
防渗漏性能,避免由雨水冲刷等恶劣环境所导致的渗漏型安全隐患,延长发动机线束的使用寿命,保证发动机的稳定工作;通过使硫化橡胶护壳靠近线束本体的一端相外延伸形成外筒体,能够与螺纹护套直接可拆卸式连接,便于螺纹护套的拆装固定;当外筒体与螺纹护套相过盈连接时,通过在二者的相邻面上分别设置防滑纹路和密封胶圈,有效提高二者的连接稳定性,并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通过在外筒体的自由端外壁上设置环形凸边作为加强筋,有效提高外筒体的强度,避免外筒体变形。
[0016]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一种防渗漏发动机线束的主视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一种防渗漏发动机线束在拆除螺纹护套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一种防渗漏发动机线束在拆除螺纹护套后的主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一种防渗漏发动机线束在拆除螺纹护套后的仰视图;
[0021]图5是本技术一种防渗漏发动机线束的电线和硫化橡胶护壳在装配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一种防渗漏发动机线束的电线和硫化橡胶护壳在装配时的主视图;
[0023]图7是本技术一种防渗漏发动机线束的电线和硫化橡胶护壳在装配时的仰视图。
[0024]图中:1

端子、2

电线、3

硫化橡胶护壳、31

外筒体、32

环腔、33

加强筋、4

螺纹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参阅图1至图7,本技术一种防渗漏发动机线束,包括端子1、电线2和硫化橡胶护壳3,若干根所述电线2共同汇集成线束本体且两端分别与两个端子1相连接,所述端子1和线束本体的连接处之外通过模具一体式包裹硫化橡胶外皮从而形成硫化橡胶护壳3。
[0026]还包括螺纹护套4,所述螺纹护套4套设在线束本体之外。
[0027]所述硫化橡胶护壳3靠近线束本体的一端相外延伸并形成外筒体31,所述螺纹护套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硫化橡胶护壳3的外筒体31的自由端可拆卸式连接。
[0028]所述外筒体31与线束本体之间形成环腔32,所述螺纹护套4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硫化橡胶护壳3的环腔32之中。
[0029]所述硫化橡胶护壳3与螺纹护套4过盈连接。
[0030]所述外筒体31与螺纹护套4的相邻面上设有防滑纹路。
[0031]所述外筒体31与螺纹护套4的相邻面上沿着线束本体的轴线方向依次设有若干条环形凹槽,各条所述环形凹槽内分别安装有密封胶圈。
[0032]所述环腔32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螺纹护套4的端部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硫化橡胶护壳3与螺纹护套4相螺纹连接。
[0033]所述外筒体31的外壁上还设有若干条加强筋33。
[0034]所述加强筋33呈环形凸边状且位于外筒体31的自由端外壁上。
[0035]本技术工作过程:
[0036]首先,使若干根电线2共同汇集成线束本体,再在线束本体之外套设螺纹护套4。随后,将线束本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端子1相连接,再在端子1和线束本体的连接处之外通过模具一体式包裹硫化橡胶外皮从而形成硫化橡胶护壳3。接着,将螺纹护套4的端部伸入位于外筒体31与线束本体之间的环腔32之中,实现硫化橡胶护壳3与螺纹护套4的连接即可。
[0037]此外,端子1的外壳可采用PA66尼龙材料。
[0038]本技术通过硫化工艺在端子和线束本体的连接处之外包裹硫化橡胶外皮并形成硫化橡胶护壳,内外结构设计合理,既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端子与线束本体的整体强度和韧性,又能够实现一体式密封防水,有效提高发动机线束的防渗漏性能,避免由雨水冲刷等恶劣环境所导致的渗漏型安全隐患,延长发动机线束的使用寿命,保证发动机的稳定工作;通过使硫化橡胶护壳靠近线束本体的一端相外延伸形成外筒体,能够与螺纹护套直接可拆卸式连接,便于螺纹护套的拆装固定;当外筒体与螺纹护套相过盈连接时,通过在二者的相邻面上分别设置防滑纹路和密封胶圈,有效提高二者的连接稳定性,并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通过在外筒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漏发动机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1)、电线(2)和硫化橡胶护壳(3),若干根所述电线(2)共同汇集成线束本体且两端分别与两个端子(1)相连接,所述端子(1)和线束本体的连接处之外通过模具一体式包裹硫化橡胶外皮从而形成硫化橡胶护壳(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漏发动机线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纹护套(4),所述螺纹护套(4)套设在线束本体之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渗漏发动机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橡胶护壳(3)靠近线束本体的一端相外延伸并形成外筒体(31),所述螺纹护套(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硫化橡胶护壳(3)的外筒体(31)的自由端可拆卸式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渗漏发动机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31)与线束本体之间形成环腔(32),所述螺纹护套(4)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硫化橡胶护壳(3)的环腔(32)之中。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渗漏发动机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岩徐瑞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创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