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过滤共聚焦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1291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共聚焦皿,包括至少一个双层塑料套皿,双层塑料套皿包括内皿和外皿,其顶部盖设有可拆卸的顶盖,内皿内中下部横向设置有玻片,内皿上开设有内倾倒口,滤膜覆盖于内倾倒口上,外皿与内皿间隔设置,下端侧壁与内皿的下端侧壁一体连接,外皿的侧壁上开设有外倾倒口和竖直开口,线圈和恒温水管的一端均从竖直开口的下部穿入,并缠绕于内皿上多圈后从竖直开口的上部穿出,内皿与外皿之间对称插设两个电极板。本过滤共聚焦皿可用于洗涤过滤并保留大量样品,亦可保持样品在制作、拍摄以及后续实验过程中具有相同的电磁场,以及可以持续考察温度和压强对样品的影响,可用于固定条件的连续性实验观察和记录。于固定条件的连续性实验观察和记录。于固定条件的连续性实验观察和记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共聚焦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过滤共聚焦皿。

技术介绍

[0002]共聚焦皿是一种培养皿,主要用于倒置显微镜、实验室样品需要在液体环境中的实验、培养器皿底面透光性能好的显微实验。
[0003]现有的共聚焦皿仅仅是一个中空的培养皿结构,在生物样品制作、拍摄以及后续实验过程中不能保持电场、磁场或电磁场的一致性,以及无法持续观察温度、压强对样品的影响,导致不能用于连续性实验观察和记录;同时,样品清洗过程中容易将样品同废液一起倾倒,造成样品大量减少,或清洗完后无样品的情况。样品的培养和制备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若最后样品外界条件或样品数量不满足实验需求,则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浪费。
[0004]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过滤共聚焦皿,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的共聚焦皿在生物样品制作、拍摄以及后续性处理过程中不能保持电场、磁场或电磁场的一致性,无法持续观察温度、压强对样品的影响,导致不能用于连续性实验观察和记录,以及样品清洗过程中容易将样品同废液一起倾倒,造成样品大量减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过滤共聚焦皿。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过滤共聚焦皿。该过滤共聚焦皿包括:至少一个双层塑料套皿,双层塑料套皿包括内皿和外皿,内皿套设于外皿内,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结构,其顶部设有可拆卸的顶盖,内皿内中下部横向设置有玻片,内皿的中上部侧壁上开设有内倾倒口,滤膜覆盖于内倾倒口上且与内皿内壁粘贴设置,外皿与内皿间隔设置,其上端为开口结构,下端侧壁与内皿的下端侧壁一体连接,外皿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外倾倒口和竖直开口,外倾倒口与内倾倒口内外重叠设置,竖直开口为竖直设置的长条形结构,线圈和恒温水管的一端均从竖直开口的下部穿入到内皿与外皿之间的间隔位置,并缠绕于内皿上多圈后从竖直开口的上部穿出,内皿与外皿之间对称插设有两个电极板,两个电极板均设置于线圈和恒温水管的内侧。若电极板与线圈同时使用,则先插入电极板,电极板插入位置需要避开内倾倒口。
[0007]其中,外皿的下端外侧壁上设置有内凹的下安装口,下安装口对应的外皿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结构,内皿的上端内侧壁上设置有外扩的上安装口,上安装口对应的内皿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结构,对上下相邻的两个双层塑料套皿,其下方的双层塑料套皿的上安装口与上方的双层塑料套皿的下安装口螺纹连接。
[0008]其中,内倾倒口和外倾倒口之间形成倾倒通道,倾倒通道上插接可拆卸的倾倒嘴或者注射器,分别用于倾倒废液或改变内皿内压强。
[0009]其中,倾倒通道的底侧高于玻片的顶侧10mm,倾倒通道的顶侧低于上安装口内螺
纹结构的底侧。
[0010]其中,内皿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一圈凸沿,玻片固定于凸沿上。
[0011]其中,线圈连接电流表和直流电流源。
[0012]其中,两个电极板的电线分别从竖直开口穿出,与电压表和直流电压源连接。
[0013]其中,恒温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恒温水箱的进口和出口连接。
[0014]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过滤共聚焦皿,可保持样品在制作、拍摄以及后续实验过程中具有相同的电场、磁场或电磁场,以及可以考察温度和压强对样品的影响,可用于连续性实验观察和记录;在本共聚焦皿中,添加不同尺寸的滤膜,可以清洗干净不同尺寸的样品,又可以保留大量样品,节省了大量的物力财力。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过滤共聚焦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两个双层塑料套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双层塑料套皿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双层塑料套皿1、顶盖2、内皿3、外皿4、玻片5、内倾倒口6、滤膜7、外倾倒口8、竖直开口9、线圈10、恒温水管11、电极板12、下安装口13、内螺纹结构14、上安装口15、外螺纹结构16、倾倒嘴17、凸沿18以及共聚焦支撑架19。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见图1

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过滤共聚焦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两个双层塑料套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双层塑料套皿的外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本过滤共聚焦皿包括:至少一个双层塑料套皿1,双层塑料套皿1包括内皿3和外皿4,内皿3套设于外皿4内,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结构,其顶部盖设有可拆卸的顶盖2。内皿3内中下部横向设置有玻片5,内皿3的内侧壁中下部上固定设置有一圈凸沿18,玻片5固定于凸沿18上。内皿3的中上部侧壁上开设有内倾倒口6,滤膜7覆盖于内倾倒口6上且与内皿3内壁粘贴设置。
[0025]外皿4与内皿3间隔设置,其上端为开口结构,下端侧壁与内皿3的下端侧壁一体连接。外皿4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外倾倒口8和竖直开口9,竖直开口9为竖直设置的长条形结
构,顶部开到外皿4的顶部,底部开到低于玻片5高于下安装口13的位置,外倾倒口8与内倾倒口6内外重叠设置,内倾倒口6和外倾倒口8之间形成倾倒通道,倾倒通道上插接可拆卸的倾倒嘴17或者注射器,分别用于倾倒废液或改变内皿3内压强。
[0026]在具体实验中,可根据过滤目的、实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孔径的滤膜。一般来说,原核细胞直径平均1

10μm,真核细胞直径平均3

30μm,某些不同来源的细胞大小变化很大,人卵细胞直径0.1mm,而常见的气体分子直径是He 0.26nm,H
2 0.289nm,NO 0.317nm,CO
2 0.33nm,O
2 0.34nm,N
2 0.364nm,因此能够通过细胞的滤膜,也可以通过常规气体。所以,可直接在覆盖有滤膜的倾倒通道内,注射气体来改变内皿内压强。一般来说,0.1μm能去除样品中的支原体;0.2μm可以去除99.99%的细菌微生物,达到GMP或者药典的除菌要求,还可以去除样品、流动相中极细微的颗粒,0.45μm能滤除大多数细菌微生物,对常规样品、流动相等的过滤,能满足一般色谱和共聚焦要求。0.2μm及以上可以过滤较大颗粒的杂质或者难处理、浑浊样品的预处理,经预处理后再选择相应滤膜进行过滤。GVS是世界上品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共聚焦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双层塑料套皿,所述双层塑料套皿包括内皿和外皿,所述内皿套设于所述外皿内,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结构,其顶部设有可拆卸的顶盖,所述内皿内中下部横向固定设置有玻片,所述内皿的中上部侧壁上开设有内倾倒口,滤膜覆盖于所述内倾倒口上且与所述内皿内壁粘贴设置,所述外皿与所述内皿间隔设置,其上端为开口结构,所述外皿下端侧壁与所述内皿的下端侧壁一体连接,所述外皿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外倾倒口和竖直开口,所述外倾倒口与所述内倾倒口内外重叠设置,所述竖直开口为竖直设置的长条形结构,线圈和恒温水管的一端均从所述竖直开口的下部穿入到所述内皿与外皿之间的间隔位置,并缠绕于所述内皿上多圈后从所述竖直开口的上部穿出,所述内皿与所述外皿之间对称插设两个电极板,两个所述电极板均设置于所述线圈和所述恒温水管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共聚焦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皿的下端外侧壁上设置有内凹的下安装口,所述下安装口对应的所述外皿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内皿的上端内侧壁上设置有外扩的上安装口,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琴张斌周薪月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