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起重机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0626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移动式起重机的系统和方法。具体地,提供了用于以下移动式起重机的系统和方法,该移动式起重机设计成能够在轨车上容易地运输至作业现场和从作业现场运输。该移动式起重机有助于在运输构造与工作构造之间快速改变,使得能够提高生产率。移动式起重机构造成模块化的,并因此构造成包括各种提升特征和物体操纵特征,如具体应用场合所需求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起重机系统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18/013880,国际申请日为2018年1月16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申请号为201880016449.3,名称为“移动式起重机系统和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1]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月13日提交的题为“Mobile Crane Systems and Methods(移动式起重机系统和方法)”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445,968号、于2017年1月18日提交的题为“Mobile Crane Systems and Methods(移动式起重机系统和方法)”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447,766号、于2017年7月7日提交的题为“Mobile Crane Systems and Methods(移动式起重机系统和方法)”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529,899号、以及2017年11月9日提交的题为“Mobile Crane Systems and Methods(移动式起重机系统和方法)”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583,658号的优先权。上述每个临时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为了所有目的而以参见的方式纳入本文。关于联邦赞助研发的声明
[0002]不适用。

技术介绍

[0003]本专利技术总地涉及移动式起重机,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铁路、桥和/或轨道应用的移动式起重机的系统和方法。
[0004]龙门起重机和/或水平变幅起重机通常用于例如架设和拆卸铁路和桥。然而,龙门起重机和水平变幅起重机都存在许多缺点。例如,龙门起重机通常不适合现场构造,并且需要多个轨车将龙门起重机运输至作业现场。在操作中,水平变幅起重机在装载后经受侧向旋转,这可能引起不平衡的力,这种不平衡的力可能克服由起重机的托架和机械甲板提供的压载物,并且可能导致倾翻。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提供了移动式起重机系统以及使用移动式起重机系统的方法。具体地,提供了用于以下移动式起重机的系统和方法,该移动式起重机设计成能够在轨车上容易地运输至作业现场和从作业现场运输。此外,移动式起重机有助于在运输构造与工作构造之间快速改变,使得能够提高生产率。进一步地,移动式起重机设计成以增加的重量和长度操纵物体(例如,铁路轨道组件、桥接组件等),这使得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递送和安装新物体。此外,移动式起重机可以是模块化的,并且可以构造成包括各种提升特征和物体操纵特征,如具体应用场合所需求的。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起重机设备。该起重机设备可以具有第一桁架组件,该第一桁架组件包括具有纵向轴线的第一主桁架。第一主桁架可以联接于第一轨车端部组件。该起重机设备还包括第二桁架组件,该第二桁架组件包括与上述纵向轴线间隔开并大致平行于纵向轴线延伸的第二主桁架。第二主桁架联接于第一轨车端部组件,并
且第一主桁架和第二主桁架彼此间隔开以限定内部空间。上龙门架组件可旋转地联接于第一桁架组件的上支承梁和第二桁架组件的上支承梁。该上龙门架组件具有第一桥梁和第二桥梁,该第一桥梁和第二桥梁彼此间隔开并且横跨第一桁架组件与第二桁架组件之间的内部空间延伸。第一桥梁和第二桥梁可在形成于第一桁架组件的上支承梁中的导轨内以及形成于第二桁架组件的上支承梁中的导轨内平行于纵向轴线滑动。
[0007]在其它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起重机设备。该起重机设备包括第一桁架组件,该第一桁架组件包括具有纵向轴线的第一主桁架。第一主桁架联接于轨车端部组件。第二桁架组件也联接于轨车端部组件,该第二桁架组件包括与上述纵向轴线间隔开并且大致平行于纵向轴线延伸的第二主桁架。第一主桁架和第二主桁架彼此间隔开以限定内部空间。还包括下龙门架组件,该下龙门架组件联接于第一桁架组件的下支承梁和第二桁架组件的下支承梁。下龙门架组件可沿着第一桁架组件的下支承梁和第二桁架组件的下支承梁平行于纵向轴线可滑动地调节。
[0008]在一些方面,提供了一种替换铁路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起重机设备定位在已安装的铁路桥轨道上方。例如,可以使用根据本公开内的任一附图的起重机。该方法包括使用联接于上龙门架组件的一个或多个吊升机组件在已安装的铁路桥轨道上设定新的铁路桥轨道。然后,吊升机组件与新的铁路桥轨道分离,使得它们可以联接于已安装的铁路桥轨道以及铺设在已安装的铁路桥轨道上的新的铁路桥轨道。接着,该方法包括提升已安装的铁路桥轨道和新的铁路桥轨道以从铁路桥移除已安装的铁路桥轨道和新的铁路桥轨道,以在铁路桥内形成铁轨间隙。然后,吊升机组件可以与已安装的铁路桥轨道分离,然后用于从已安装的桥轨道提升起新的铁路桥轨道。然后可以使用吊升机组件将新的铁路桥轨道设定在铁路桥间隙内的铁轨间隙内。
[0009]还提供了一种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起重机设备替换铁路轨枕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下龙门架组件的轨枕抓持组件联接至已安装的铁路轨枕。然后,轨枕抓持组件可以从内部空间垂直于纵向轴线向外平移,以从两个轨道下面撤出已安装的铁路轨枕。然后,轨枕抓持组件可以联接于新的铁路轨枕,并且通过将轨枕抓持组件朝向内部空间垂直于纵向轴线向内平移,新的铁路轨枕可以定位在两个轨道之下。
[0010]在本公开的其它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支承铁轨的铁轨支承结构。铁轨支承结构包括主梁,该主梁具有定位孔,该定位孔穿过主梁形成,并沿着主梁的中心线布置。第一夹具可枢转地联接于主梁的第一端,并且可相对于主梁绕枢轴在解锁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旋转。第二夹具可枢转地联接于主梁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并且可相对于主梁绕第二枢轴在解锁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旋转。第一夹具通过沿第一方向绕枢轴旋转而旋转到锁定位置,并且第二夹具通过绕第二枢轴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而旋转到锁定位置。
[0011]在一些方面,提供了一种桥减振装置。桥减振装置包括第一压载物保持凸缘和第二压载物保持凸缘,该第一压载物保持凸缘和第二压载物保持凸缘彼此间隔开并且远离壁延伸以限定轨道表面。桥减振装置还包括地面保持凸缘,该地面保持凸缘沿与第一压载物保持凸缘和第二压载物保持凸缘相反的方向远离壁延伸。
[0012]本公开的其它方面包括一种起重机设备。该起重机设备可以具有第一桁架组件,该第一桁架组件包括具有纵向轴线的第一主桁架。第一主桁架可以在第一主桁架的第一端处联接于第一轨车端部组件。该起重机设备还包括第二桁架组件,该第二桁架组件包括与
上述纵向轴线间隔开并大致平行于纵向轴线延伸的第二主桁架。第二主桁架在第二主桁架的第一端处联接于第一轨车端部组件,并且第一主桁架和第二主桁架彼此间隔开以限定内部空间。桁架延伸部枢转地联接于第一桁架组件的第一端并且可在展开构造与收起构造之间旋转,其中,在展开构造中,桁架延伸部与纵向轴线同轴地延伸,并且在收起构造中,桁架延伸部包含在内部空间内,并大致平行于纵向轴线且与纵向轴线间隔开地延伸。
[0013]在另外其它方面,公开了一种起重机设备。该起重机设备可以具有第一桁架组件,该第一桁架组件包括具有纵向轴线的第一主桁架。第一主桁架可以在第一主桁架的第一端处联接于第一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设备,所述起重机设备包括:第一桁架组件,所述第一桁架组件包括具有纵向轴线的第一主桁架,所述第一主桁架联接于第一轨车端部组件;第二桁架组件,所述第二桁架组件包括与所述纵向轴线间隔开并大致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延伸的第二主桁架,所述第二主桁架联接于所述第一轨车端部组件,所述第一主桁架和所述第二主桁架彼此间隔开以限定内部空间;以及上龙门架组件,所述上龙门架组件可旋转地联接于所述第一桁架组件的上支承梁以及所述第二桁架组件的上支承梁,所述上龙门架组件具有第一桥梁和第二桥梁,所述第一桥梁和所述第二桥梁彼此间隔开并且延伸穿过所述第一桁架组件与所述第二桁架组件之间的所述内部空间,所述第一桥梁和所述第二桥梁能够在所述第一桁架组件的所述上支承梁中形成的导轨内以及在所述第二桁架组件的所述上支承梁中形成的导轨内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滑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吊升机组件和第二吊升机组件由所述第一桥梁和所述第二桥梁可滑动地支承,所述第一吊升机组件和所述第二吊升机组件均包括吊升机支承结构、联接于所述吊升机支承结构的支承缆线以及联接于所述支承缆线的吊钩,所述吊钩和支承缆线在所述第一桥梁与所述第二桥梁之间共同向下延伸到所述内部空间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桁架延伸部旋转地联接于所述第一主桁架的第一端,并且第二桁架延伸部旋转地联接于所述第一主桁架的第二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桁架延伸部能够在所述内部空间内的存储位置与和所述第一主桁架的所述纵向轴线基本同轴的展开位置之间绕联接于所述第一主桁架的枢轴旋转。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三个上龙门架组件联接于所述第一桁架组件和所述第二桁架组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第一桁架组件的所述第一上支承梁中的所述导轨沿着所述第一主桁架的整个所述纵向轴线延伸。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轨车端部组件,所述第二轨车端部组件与所述第一轨车端部组件相对地定位。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车端部组件和所述第二轨车端部组件在联接于所述第一桁架组件的下支承梁和所述第二桁架组件的下支承梁的同时能够运动,并且以可调节的长度彼此分开地定位。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支承梁从所述第一轨车端部组件向外延伸,以支承所述第一桁架组件和所述第二桁架组件。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承梁可运动地被接纳在所述第一轨车端部组件内,所述多个支承梁构造成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平移,以调节所述第一桁架组件和所述第二桁架组件之间的距离。11.一种起重机设备,所述起重机设备包括:第一桁架组件,所述第一桁架组件包括具有纵向轴线的第一主桁架,所述第一主桁架联接于轨车端部组件;
第二桁架组件,所述第二桁架组件包括与所述纵向轴线间隔开并大致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延伸的第二主桁架,所述第二主桁架联接于所述轨车端部组件,所述第一主桁架和所述第二主桁架彼此间隔开以限定内部空间;以及下龙门架组件,所述下龙门架组件联接于所述第一桁架组件的下支承梁和所述第二桁架组件的下支承梁,所述下龙门架组件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桁架组件的所述下支承梁和所述第二桁架组件的所述下支承梁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滑动地调节。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龙门架组件包括第一龙门架支承梁和第二龙门架支承梁,所述第一龙门架支承梁和所述第二龙门架支承梁彼此间隔开,并且在所述第一桁架组件的所述下支承梁与所述第二桁架组件的所述下支承梁之间横向延伸。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龙门架支承梁和所述第二龙门架支承梁联接于第一吊运车和第二吊运车,所述第一吊运车围绕所述第一桁架组件的所述下支承梁的一部分被接纳并可滑动地联接于所述部分,并且所述第二吊运车围绕所述第二桁架组件的所述下支承梁的一部分被接纳并可滑动地联接于所述部分。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马达联接于所述第一吊运车,以沿大致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的方向沿着所述第一桁架组件的所述下支承梁平移所述第一吊运车。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马达具有联接于齿轮的驱动轴,所述齿轮与联接于所述第一桁架组件的所述下支承梁并且大致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延伸的链条啮合。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龙门架组件包括轨枕抓持组件。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抓持组件部分地被接纳在由第一龙门架支承梁和第二龙门架支承梁形成的通道内,所述第一龙门架支承梁和所述第二龙门架支承梁彼此间隔开,并且在所述第一桁架组件的所述下支承梁与所述第二桁架组件的所述下支承梁之间横向延伸。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抓持组件包括在连杆的远端处的轨枕抓持夹具,所述连杆能够在所述通道内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选择性地移动,其中所述轨枕抓持夹具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比在所述第一位置中从所述通道侧向向外延伸得更远。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可枢转地联接于抓持支承件,所述抓持支承件可滑动地被接纳在所述通道内。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致动器定位在所述抓持支承件与所述轨枕抓持夹具之间,所述致动器构造成选择性地使所述轨枕抓持夹具在第一抓持位置与第二抓持位置之间运动,所述轨枕抓持夹具在所述第二抓持位置中比在所述第一抓持位置中远离所述第一桁架组件的所述下支承梁向下延伸得更远。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是活塞—缸致动器。。22.如权利要求11

21中任一项所述的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龙门架组件与控制器电连通。
23.如权利要求11

22中任一项所述的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板联接于支承梁结构的远端,所述支承梁结构远离所述下龙门架组件延伸,所述调节装置板在所述第一桁架组件和所述第二桁架组件下方延伸,以犁通所述起重机设备下面的区域。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板在所述第一桁架组件与所述第二桁架组件之间大致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延伸。25.如权利要求11

24中任一项所述的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操作者座椅组件联接于所述下龙门架组件。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起重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者座椅包括远离所述下龙门架组件延伸并向外超出内部空间的操作者座椅组件。27.一种替换铁路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权利要求1

10中任一项所述的起重机设备定位在已安装的铁路桥轨道上;使用联接于所述上龙门架组件的一个或多个吊升机组件在所述已安装的铁路桥轨道上设定新的铁路桥轨道;将所述吊升机组件与所述新的铁路桥轨道分离;将所述吊升机组件联接于所述已安装的铁路桥轨道和放置于所述已安装的铁路桥轨道上的所述新的铁路桥轨道;提升所述已安装的铁路桥轨道和所述新的铁路桥轨道以从所述铁路桥移除所述已安装的铁路桥轨道和所述新的铁路桥轨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
申请(专利权)人:桥梁和轨道起重机有限责任公司以瑞凯恩名义营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