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锅调味料生产用炒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966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火锅调味料生产用炒锅,包括支架和架设于支架上的锅体;支架包括两个压力缸;压力缸的活塞杆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锅体的锅口处通过连接柱转动连接连接座;锅体锅口处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的端部延伸至支撑板的下方;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锅铲;连接架下方的转轴上设置有螺旋搅拌叶;螺旋搅拌叶位于上下开口的提升筒内;锅体的中空结构内设置有加热盘管;加热盘管固定连接于锅体的上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翻炒装置水平方向的旋转翻炒,很难上下翻炒,造成锅底的原料翻炒不均匀,甚至发生焦糊,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A frying pan for hotpot seasoning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锅调味料生产用炒锅


[0001]本技术属于食品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火锅调味料生产用炒锅。

技术介绍

[0002]调味料,也称佐料,是指被用来少量加入其他食物中用来改善味道的食品成分,它包括各种酱油、食盐等单一调味料及鸡精调味料等复合调味料。调料有以下几种:咸味调料、甜味调料、酸味调料、辣味调料、鲜味调料等。从来源上,多数直接或间接来自植物,少数为动物成分或者合成成分例如味精。
[0003]调味料生产需要经过翻炒,传统的翻炒装置,通常是水平方向的旋转翻炒,很难上下翻炒,从而容易造成锅底的原料翻炒不均匀,甚至发生焦糊,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火锅调味料生产用炒锅,可用于解决传统的翻炒装置水平方向的旋转翻炒,很难上下翻炒,造成锅底的原料翻炒不均匀,甚至发生焦糊,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火锅调味料生产用炒锅,包括支架和架设于所述支架上的锅体;
[0006]所述支架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压力缸;所述压力缸的活塞杆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锅体的锅口处通过连接柱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座;所述锅体的锅口处,沿所述锅体锅口的径向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沿所述锅体锅口的径向的两侧铰接有锅盖,以封闭所述锅体锅口;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端部贯穿所述支撑板,延伸至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锅铲;所述锅铲远离所述连接架的一侧贴合于所述锅体的内壁;所述连接架下方的转轴上设置有螺旋搅拌叶;所述螺旋搅拌叶位于上下开口的提升筒内;所述提升筒通过加强筋固定连接于所述锅体底部的上方;所述锅体为两层的中空结构;所述锅体的中空结构内设置有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固定连接于所述锅体的上层。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转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套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连接柱的端部延伸至所述传动箱的内部,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转杆位于所述传动箱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锅盖的顶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外面包覆有防滑套。
[0009]进一步地,所述锅体的锅口处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为圆弧状结构。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底部。
[0011]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底部的四个角位置上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0012]本技术提供一种火锅调味料生产用炒锅,包括支架和架设于所述支架上的锅体;所述支架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压力缸;所述压力缸的活塞杆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
述锅体的锅口处通过连接柱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座;所述锅体的锅口处,沿所述锅体锅口的径向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沿所述锅体锅口的径向的两侧铰接有锅盖,以封闭所述锅体锅口;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端部贯穿所述支撑板,延伸至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锅铲;所述锅铲远离所述连接架的一侧贴合于所述锅体的内壁;所述连接架下方的转轴上设置有螺旋搅拌叶;所述螺旋搅拌叶位于上下开口的提升筒内;所述提升筒通过加强筋固定连接于所述锅体底部的上方;所述锅体为两层的中空结构;所述锅体的中空结构内设置有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固定连接于所述锅体的上层。本技术采用上述装置,解决了传统的翻炒装置水平方向的旋转翻炒,很难上下翻炒,造成锅底的原料翻炒不均匀,甚至发生焦糊,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火锅调味料生产用炒锅的主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火锅调味料生产用炒锅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火锅调味料生产用炒锅中锅盖的俯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火锅调味料生产用炒锅中传动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支架,11、压力缸,12、连接座,13、传动箱,131、转杆,132、第一锥齿轮,133、第二锥齿轮,134、手轮;2、锅体,21、连接柱,22、支撑板,23、锅盖,24、转轴,25、连接架,26、锅铲,27、螺旋搅拌叶,28、提升筒,29、加强筋,201、出料口,221、电机,231、把手;3、加热盘管;4、底座,41、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部分提供一种火锅调味料生产用炒锅,包括支架1和架设于支架1上的锅体2;
[0021]如图2和图3所示,支架1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压力缸11;压力缸11的活塞杆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2;锅体2的锅口处通过连接柱21转动连接连接座12;锅体2的锅口处,沿锅体2锅口的径向设置有支撑板22;支撑板22沿锅体2锅口的径向的两侧铰接有锅盖23,以封闭锅体2锅口;支撑板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21;电机221的输出轴的端部贯穿支撑板22,延伸至支撑板22的下方;电机2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24;转轴24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5;连接架25远离转轴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锅铲26;锅铲26远离连接架25的一侧贴合于锅体2的内壁;连接架25下方的转轴24上设置有螺旋搅拌叶27;螺旋搅拌叶27位于上下开
口的提升筒28内;提升筒28通过加强筋29固定连接于锅体2底部的上方;锅体2为两层的中空结构;锅体2的中空结构内设置有加热盘管3;加热盘管3固定连接于锅体2的上层。
[0022]本技术提供的火锅调味料生产用炒锅在使用时,压力缸11的活塞杆收缩,锅体2下降,便于添加火锅调味料的原料。打开锅盖23,将火锅调味料的原料倒入锅体2的内部,合上锅盖23,启动电机221和加热盘管3,电机221的输出轴驱动转轴24转动,进而带动连接架25和锅铲26在锅体2内部转动,锅铲26将火锅调味料的原料在水平方向搅动,螺旋搅拌叶27在转轴24的带动下,将火锅调味料的原料从提升筒28内提升至提升筒28顶部,再从提升筒28顶部下落。提升筒28下方的火锅调味料原料不断的上升再下落,实现了火锅调味料原料上下翻炒,避免锅底的火锅调味料原料翻炒不均匀,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火锅调味料原料翻炒完成后,压力缸11的活塞杆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锅调味料生产用炒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和架设于所述支架(1)上的锅体(2);所述支架(1)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压力缸(11);所述压力缸(11)的活塞杆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2);所述锅体(2)的锅口处通过连接柱(2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座(12);所述锅体(2)的锅口处,沿所述锅体(2)锅口的径向设置有支撑板(22);所述支撑板(22)沿所述锅体(2)锅口的径向的两侧铰接有锅盖(23),以封闭所述锅体(2)锅口;所述支撑板(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21);所述电机(221)的输出轴的端部贯穿所述支撑板(22),延伸至所述支撑板(22)的下方;所述电机(2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24);所述转轴(24)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5);所述连接架(25)远离所述转轴(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锅铲(26);所述锅铲(26)远离所述连接架(25)的一侧贴合于所述锅体(2)的内壁;所述连接架(25)下方的转轴(24)上设置有螺旋搅拌叶(27);所述螺旋搅拌叶(27)位于上下开口的提升筒(28)内;所述提升筒(28)通过加强筋(29)固定连接于所述锅体(2)底部的上方;所述锅体(2)为两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静波林泉豆朝锋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于味鲜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