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9918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41
本申请提供一种烹饪装置,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该烹饪装置包括:壳体具有用于容纳食物的中空的烹饪腔,烹饪腔的高度小于预设值;烤盘组件与壳体固定连接并设置在烹饪腔下方与烹饪腔相邻,以承载食物;光波管与壳体连接并设置在烹饪腔上方,以热辐射加热食物;光波管包括沿弧形延伸的第一光波管和分别设置在第一光波管两端的两个第二光波管;其中,第一光波管内的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光波管内的第二容纳腔连通形成用于容纳加热丝的容纳腔,位于第一容纳腔的加热丝和位于第二容纳腔的加热丝均缠绕设置。本申请的烹饪装置可以有效提高对食物加热的均匀程度。对食物加热的均匀程度。对食物加热的均匀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烹饪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家用电器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烹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烹饪装置是将电能或其他能源转变成热能以对食物进行加热的装置。根据加热方式的不同,烹饪装置有多种烹饪类型,包括煎、炸、蒸以及各种组合。相关的烹饪装置采用光波对食物进行烘烤加热,相关的烹饪装置的光波照射装置设置在承载食物的烤盘上方,但是对食物加热的均匀性不佳,导致食物的加热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烹饪装置,以解决如何提高烹饪装置对食物加热的均匀程度的技术问题。
[0004]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壳体,具有用于容纳食物的中空的烹饪腔,所述烹饪腔的高度小于预设值;烤盘组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并设置在所述烹饪腔下方与所述烹饪腔相邻,以承载所述食物;光波管,与所述壳体连接并设置在所述烹饪腔上方,以热辐射加热所述食物;所述光波管包括沿周向延伸且不封闭的第一光波管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光波管两端的两个第二光波管;其中,所述第一光波管内的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光波管内的第二容纳腔连通形成用于容纳加热丝的容纳腔,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加热丝和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加热丝均缠绕设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光波管的单位发热功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波管的单位发热功率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二光波管的单位发热功率。
[0008]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二光波管单位发热功率相同。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加热丝的单位发热功率相同。
[0010]进一步地,沿所述光波管的长度延伸方向,所述加热丝在所述容纳腔内往复多排设置,每一排的加热丝沿所述光波管的管径方向的延伸距离与相邻排的加热丝之间的距离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0011]进一步地,所述加热丝设置有连接相邻排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为弧形。
[0012]进一步地,相邻两排的加热丝形成锯齿形,所述加热丝在所述光波管的管径方向的延伸长度与所述光波管的管径的比值小于第三阈值。
[0013]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二光波管的延伸方向基本平行。
[0014]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二光波管的延伸方向基本为直线,并且两个所述第二光波管靠近所述第一光波管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所述第二光波管远离所述第一光波管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
[0015]进一步地,所述预设值为10cm。
[0016]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盖,所述光波管与所述上盖的内壁面连接;下盖,所述烤盘组件与所述下盖的内壁面固定连接;其中,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铰接连接以开闭所述烹饪腔;所述第二光波管相对所述第一光波管靠近所述上盖的铰接处设置。
[0017]进一步地,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反射罩,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光波管的上方以反射所述光波管发出的光波。
[0018]进一步地,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隔热罩,设置在所述反射罩与所述壳体之间,以减少热量从所述反射罩传递至所述壳体。
[0019]进一步地,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隔离件,位于所述反射罩和所述烹饪腔之间,用于隔离所述光波管组件和所述烹饪腔。
[0020]本申请实施例的烹饪装置包括壳体、烤盘组件和光波管。光波管包括沿弧形延伸的第一光波管和分别设置在第一光波管两端的两个第二光波管,其中,第一光波管内的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光波管内的第二容纳腔连通形成用于容纳加热丝的容纳腔,位于第一容纳腔的加热丝和位于第二容纳腔的加热丝均缠绕设置。本申请通过将两个第二光波管设置在第一光波管的端部,即,第二光波管设置于第一光波管的光源冷区,并在第二光波管的容纳腔内设置缠绕的加热丝,使第二光波管具有发热功率,并向光源冷区辐射光波,从而使光源冷区对应的辐射冷区能够接受到来自第二光波管发出的光波照射,缩小辐射冷区与其余区域的温度差,有效改善烤盘组件上食物受热不均的情况,提高烹饪装置对食物加热的均匀程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相关烹饪装置的光波管俯视图;
[0023]图3为烹饪装置的烤盘组件的热密度分布示意图;
[002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剖视图;
[0025]图5a为烹饪装置的一种壳体示意简图;
[0026]图5b为烹饪装置的另一种壳体示意简图;
[0027]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光波交叠区示意图;
[0028]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光波管结构示意图;
[0029]图7b为另一种光波管结构示意图;
[0030]图8a为一种加热丝的缠绕方式示意图;
[0031]图8b为另一种加热丝的缠绕方式示意图;
[0032]图8c为另一种加热丝的缠绕方式示意图;
[0033]图9a为相关技术的烹饪装置无第二加热丝的光波分布示意图;
[0034]图9b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烹饪装置有第二加热丝的光波分布示意图;
[0035]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加热管的一种布置方式示意图;
[0036]图11a为第二加热管的另一种布置方式示意图;
[0037]图11b为第二加热管的另一种布置方式示意图;
[0038]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上盖组件爆炸图;
[0039]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上盖组件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上盖组件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41]附图标记说明:
[0042]1‑
烹饪装置,10

壳体,10A

第一种类型的壳体,10B

第二种类型的壳体,11

烹饪腔,12A

箱体,12B

上壳,13A

封闭门,14

上盖,15

下盖,20

烤盘组件,21

烤盘,22

加热元件,30

光波管,31

第一光波管,32

第二光波管,33

容纳腔,331

第一容纳腔,332

第二容纳腔,34

加热丝,341

第一加热丝,342

第二加热丝,35

电极端子,40

反射罩,50

隔热罩,60

隔离件,70

散热件,71

进风口,72

出风口,S1

光源冷区,S2

辐射冷区,S3

交叠区,L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具有用于容纳食物的中空的烹饪腔,所述烹饪腔的高度小于预设值;烤盘组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并设置在所述烹饪腔下方与所述烹饪腔相邻,以承载所述食物;光波管,与所述壳体连接并设置在所述烹饪腔上方,以热辐射加热所述食物;所述光波管包括沿周向延伸且不封闭的第一光波管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光波管两端的两个第二光波管;其中,所述第一光波管内的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光波管内的第二容纳腔连通形成用于容纳加热丝的容纳腔,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加热丝和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加热丝均缠绕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波管的单位发热功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波管的单位发热功率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二光波管的单位发热功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光波管单位发热功率相同。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的单位发热功率相同。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光波管的长度延伸方向,所述加热丝在所述容纳腔内往复多排设置,每一排的加热丝沿所述光波管的管径方向的延伸距离与相邻排的加热丝之间的距离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设置有连接相邻排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为弧形。8.如权利要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亮许智波林秀宝肖伏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