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林植物幼苗种植培养用根茎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9745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山林植物幼苗种植培养用根茎保护装置。所述山林植物幼苗种植培养用根茎保护装置包括:外筐;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外筐的底部内壁上;内筐,所述内筐设置在所述外筐内,所述内筐的底部与两个所述固定块紧密接触;两个扇形槽,两个所述扇形槽均开设在所述外筐的内壁上;两个第一凹槽,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扇形槽上;两个第二凹槽,两个所述第二凹槽均开设在所述外筐的顶部;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内筐的外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山林植物幼苗种植培养用根茎保护装置具有可调节生长空间含水量、可根据植物幼苗不同生长阶段调节固定件间距的优点。物幼苗不同生长阶段调节固定件间距的优点。物幼苗不同生长阶段调节固定件间距的优点。

A rootstock protection device for planting and cultivating seedlings of mountain forest pl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林植物幼苗种植培养用根茎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植物根茎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山林植物幼苗种植培养用根茎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根茎是指延长横卧的根状地下茎,有明显的节和节间,节上有退化的鳞片叶,前端有有顶芽,旁有侧芽,向下常生有不定根。根吸收土壤小的水分和矿物质,而茎干暴露在光和大气中,在根和茎干之间存在物质的运输。茎尖与根尖类似,具有无限生长的能力;茎尖不断生长,陆续产生叶和侧枝,除少数地下茎外,共同构成了植物体地上部分庞大的枝系,根茎同属营养器官,茎与根具有类似的一般结构,适应于输导和支持两大主要功能。山林植物幼苗在种植培养时依靠根茎输导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
[0003]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山林植物幼苗种植培养用根茎保护装置在育苗时,对露天苗圃内部的水分控制不方便,水分多了根茎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会腐烂无法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水分少了根茎会干枯,因此水分控制不当均会导致山林植物幼苗发育不良重至死亡,且传统根茎保护装置不能根据植物幼苗的直径进行调整,幼苗快速生长后保护装置上的固定件会在植物表皮产生勒痕,同时遇到狂风暴雨天气,树苗被刮歪会使树苗的根茎被拉动,不利于植物幼苗生长。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山林植物幼苗种植培养用根茎保护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节生长空间含水量、可根据植物幼苗不同生长阶段调节固定件间距的山林植物幼苗种植培养用根茎保护装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山林植物幼苗种植培养用根茎保护装置包括:外筐;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外筐的底部内壁上;内筐,所述内筐设置在所述外筐内,所述内筐的底部与两个所述固定块紧密接触;两个扇形槽,两个所述扇形槽均开设在所述外筐的内壁上;两个第一凹槽,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扇形槽上;两个第二凹槽,两个所述第二凹槽均开设在所述外筐的顶部;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内筐的外壁上,两个所述限位块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内并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凹槽滑动连接;两个第一出水孔,两个所述第一出水孔均开设在所述内筐的外壁上;两个第二出水孔,两个所述第二出水孔均开设在所述内筐的底部;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内筐的顶部;两个长杆,两个所述长杆分别贯穿两个所述固定板并与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两个套管,两个所述套管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固定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上,两个所述长杆分别贯穿两个所述套管并与所述套管滑动连接;两个固定栓,两个所述固定栓分别螺纹安装在两个所述套管上;两个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长杆相互靠近的一端;两个
缓冲垫,两个所述缓冲垫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弧形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多个排水孔,多个所述排水孔均开设在所述外筐的底部。
[0007]优选的,所述长杆上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凸块,两个所述凸块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所述限位槽内并与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套管的顶部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固定栓的外壁上开设有一端外螺纹,所述固定栓贯穿所述内螺纹孔并与所述内螺纹孔的内壁相旋合。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长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推板。
[0010]优选的,所述缓冲垫是橡胶材质。
[0011]优选的,所述两个所述套管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锥形块,两个所述锥形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山林植物幼苗种植培养用根茎保护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山林植物幼苗种植培养用根茎保护装置,通过外筐、固定块、内筐、扇形槽、第一凹槽、第二凹槽、限位块、第一出水孔、第二出水孔和排水孔的设置,达到控制内筐内的含水量的目的,避免内筐内的水分过多或过少影响内筐内的植物幼苗生长;通过固定板、长杆、套管、固定栓、弧形板和缓冲垫的设置,达到对内筐内的植物茎干进行固定的目的,通过调节两个弧形板之间的距离避免了在树苗幼茎上产生勒痕,同时可防止狂风暴雨等恶劣环境下树苗根茎被拉动而影响树苗健康生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山林植物幼苗种植培养用根茎保护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所示的内筐和外筐在俯视状态下的装配示意图;
[0017]图4为图1所示的长杆、弧形板和缓冲垫在俯视状态下的装配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1、外筐;2、固定块;3、内筐;4、扇形槽;5、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7、限位块;8、第一出水孔;9、第二出水孔;10、固定板;11、长杆;12、套管;13、固定栓;14、弧形板;15、缓冲垫;16、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山林植物幼苗种植培养用根茎保护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内筐和外筐在俯视状态下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长杆、弧形板和缓冲垫在俯视状态下的装配示意图。山林植物幼苗种植培养用根茎保护装置包括:外筐1;两个固定块2,两个所述固定块2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外筐1的底部内壁上;内筐3,所述内筐3设置在所述外筐1内,所述内筐3的底部与两个所述固定块2紧密接触;两个扇形槽4,两个所述扇形槽4均开设在所述外筐1的内壁上;两个第一凹槽5,两个所述第一凹槽5分别开设在两
个所述扇形槽4上;两个第二凹槽6,两个所述第二凹槽6均开设在所述外筐1的顶部;两个限位块7,两个所述限位块7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内筐3的外壁上,两个所述限位块7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所述第一凹槽5内并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凹槽5滑动连接;两个第一出水孔8,两个所述第一出水孔8均开设在所述内筐3的外壁上;两个第二出水孔9,两个所述第二出水孔9均开设在所述内筐3的底部;两个固定板10,两个所述固定板10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内筐3的顶部;两个长杆11,两个所述长杆11分别贯穿两个所述固定板10并与所述固定板10滑动连接;两个套管12,两个所述套管12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固定板10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上,两个所述长杆11分别贯穿两个所述套管12并与所述套管12滑动连接;两个固定栓13,两个所述固定栓13分别螺纹安装在两个所述套管12上;两个弧形板14,两个所述弧形板14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长杆11相互靠近的一端;两个缓冲垫15,两个所述缓冲垫15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弧形板14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多个排水孔16,多个所述排水孔16均开设在所述外筐1的底部。
[0021]所述长杆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林植物幼苗种植培养用根茎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筐;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外筐的底部内壁上;内筐,所述内筐设置在所述外筐内,所述内筐的底部与两个所述固定块紧密接触;两个扇形槽,两个所述扇形槽均开设在所述外筐的内壁上;两个第一凹槽,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扇形槽上;两个第二凹槽,两个所述第二凹槽均开设在所述外筐的顶部;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内筐的外壁上,两个所述限位块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内并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凹槽滑动连接;两个第一出水孔,两个所述第一出水孔均开设在所述内筐的外壁上;两个第二出水孔,两个所述第二出水孔均开设在所述内筐的底部;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内筐的顶部;两个长杆,两个所述长杆分别贯穿两个所述固定板并与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两个套管,两个所述套管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固定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上,两个所述长杆分别贯穿两个所述套管并与所述套管滑动连接;两个固定栓,两个所述固定栓分别螺纹安装在两个所述套管上;两个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长杆相互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双张秀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普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