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696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预制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包括叠合板主体,所述叠合板主体的顶端开设有第二装配槽,且第二装配槽的一侧安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装配槽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装配槽,所述叠合板主体的底端开设有第二固定槽,且第二固定槽的一侧安置有第二装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叠合板主体和顶端的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三者一体由混凝土和钢筋浇筑而成,第一固定块开设的第一装配槽,与叠合板主体开设的第二装配槽,同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组合成A部装配卡合结构,能够与B部组件相互卡合,达到稳定性和支撑力,整体由混凝土构造进一步提高耐久度。整体由混凝土构造进一步提高耐久度。整体由混凝土构造进一步提高耐久度。

A prefabricated concrete laminated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


[0001]本技术涉及预制混凝土
,具体为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建设工程中施工与材料的进步越来越快,随着现代BIM技术的日益成熟,在我国装配式建筑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既可以避免过度的环境污染,也能够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建设部建筑节能减排十三五规划中更是将装配式建筑作为重点发展对象提出,所以装配式材料将是未来的一大热点。
[0003]但是一般的装配式叠合板连接处常出现不稳固的情况,需要工人进行二次加工,降低了劳动效率,在运输吊装过程中也比较费事费力,对此,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对于连接处常出现不稳固的情况,需要工人进行二次加工,降低了劳动效率,在运输吊装过程中也比较费事费力的问题。
[0005]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包括:叠合板主体,所述叠合板主体的顶端开设有第二装配槽,且第二装配槽的一侧安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装配槽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装配槽,所述叠合板主体的底端开设有第二固定槽,且第二固定槽的一侧安置有第二装配块,所述第二装配块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一装配块,且第一装配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固定槽。
[0006]优选的,所述叠合板主体与第二固定块粘合连接,且叠合板主体与第一固定块粘合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装配块与第二装配块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槽贯穿于第一装配块的内部,同时第一固定槽与第一固定块之间构成扣合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块与第二固定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所述第一装配槽和第一装配块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叠合板主体的外壁连接有波楞钢板,且叠合板主体的顶端四角均开设有吊装孔,所述叠合板主体的内壁固定有底板,且底板的内部设置有钢筋支架,所述钢筋支架的壁侧安置有混凝土层,且混凝土层的内部固定有工字钢架。
[0010]优选的,所述叠合板主体与波楞钢板粘合连接,且叠合板主体与底板紧密贴合。
[0011]优选的,所述钢筋支架的结构为镂空网状结构,且钢筋支架与工字钢架焊接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通过设置叠合板主体和顶端的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三者一体由混凝土和钢筋浇筑而成,第一固定块开设的第一装配槽,与叠合板主体开设的第二装配槽,
同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组合成A部装配卡合结构,能够与B部组件相互卡合,达到稳定性和支撑力,整体由混凝土构造进一步提高耐久度。
[0014]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装配块、第一固定槽、第二装配块和第二固定槽组合成B部装配卡合结构,B部设置在叠合板主体的底部一侧,两块叠合板主体的A、B两部相对应,当两块叠合板主体相互连接时,第一固定块与第一固定槽、第一装配槽与第一装配块、第二固定块与第二固定槽和第二装配槽与第二装配块分别两两相交,且相互卡合,随后浇筑混凝土进行粘合,使得两组叠合板主体首尾相连,得到固定与连接。
[0015]本技术通过设置波楞钢板通过混凝土浇筑与叠合板主体连接,增强叠合板主体的支撑力,叠合板主体内部由底板进行立模,保持矩形形体,底板内部构架有钢筋支架,有效的提高叠合板主体的承载能力,钢筋支架焊接有工字钢架,能够进一步提高叠合板主体的承载能力和耐久系数,钢筋支架内部填充混凝土层,使得叠合板主体更具有稳定性和耐久程度,叠合板主体开设的吊装孔,能够让吊装绳索穿入并进行吊装运输,使得叠合板主体在运输吊装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第一装配块和第一固定槽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叠合板主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叠合板主体;2、第一固定块;3、第一装配槽;4、第二固定块;5、第二装配槽;6、第一装配块;7、第一固定槽;8、第二装配块;9、第二固定槽;10、波楞钢板;11、吊装孔;12、底板;13、钢筋支架;14、工字钢架;15、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图3,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包括:叠合板主体1,叠合板主体1的顶端开设有第二装配槽5,第二装配槽5的一侧安置有第二固定块4,第二装配槽5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2,第一固定块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装配槽3,叠合板主体1与第二固定块4粘合连接,叠合板主体1与第一固定块2粘合连接,叠合板主体1和顶端的第一固定块2与第二固定块4,三者一体由混凝土和钢筋浇筑而成,第一固定块2开设的第一装配槽3,与叠合板主体1开设的第二装配槽5,同第一固定块2和第二固定块4组合成A部装配卡合结构,能够与B部组件相互卡合,达到稳定性和支撑力,整体由混凝土构造进一步提高耐久度,叠合板主体1的底端开设有第二固定槽9,第二固定槽9的一侧安置有第二装配块8,第二装配块8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一装配块6,第一装配块6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固定槽7,第一装配块6与第二装配块8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槽7贯穿于第一装配块6的内部,同时第一固定槽7与第一固定块2之间构成扣合结构,第二固定块4与第二固定槽9之间构成卡合结构,第一装配槽3和
第一装配块6之间构成卡合结构,第一装配块6、第一固定槽7、第二装配块8和第二固定槽9组合成B部装配卡合结构,B部设置在叠合板主体1的底部一侧,两块叠合板主体1的A、B两部相对应,当两块叠合板主体1相互连接时,第一固定块2与第一固定槽7、第一装配槽3与第一装配块6、第二固定块4与第二固定槽9和第二装配槽5与第二装配块8分别两两相交,且相互卡合,随后浇筑混凝土进行粘合,使得两组叠合板主体1首尾相连,得到固定与连接。
[0023]请参阅图1和图4,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包括:叠合板主体1的外壁连接有波楞钢板10,叠合板主体1的顶端四角均开设有吊装孔11,叠合板主体1的内壁固定有底板12,底板12的内部设置有钢筋支架13,钢筋支架13的壁侧安置有混凝土层15,混凝土层15的内部固定有工字钢架14,叠合板主体1与波楞钢板10粘合连接,叠合板主体1与底板12紧密贴合,钢筋支架13的结构为镂空网状结构,钢筋支架13与工字钢架14焊接连接,
[0024]波楞钢板10通过混凝土浇筑与叠合板主体1连接,增强叠合板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叠合板主体(1),所述叠合板主体(1)的顶端开设有第二装配槽(5),且第二装配槽(5)的一侧安置有第二固定块(4),所述第二装配槽(5)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2),且第一固定块(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装配槽(3),所述叠合板主体(1)的底端开设有第二固定槽(9),且第二固定槽(9)的一侧安置有第二装配块(8),所述第二装配块(8)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一装配块(6),且第一装配块(6)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固定槽(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板主体(1)与第二固定块(4)粘合连接,且叠合板主体(1)与第一固定块(2)粘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块(6)与第二装配块(8)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槽(7)贯穿于第一装配块(6)的内部,同时第一固定槽(7)与第一固定块(2)之间构成扣合结构。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钊龙王卫祥薛来章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鲁班源房屋营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